佛教故事:生活故事:父母与儿女是一场背影渐行渐远的修行!

纪伯伦说过: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

多么好的话,它诠释了生命是自由,是独立,爱与生命一样,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然后才会实至名归。

而生命中有许多人,固执地认为爱该是轰轰烈烈的,海枯石烂的永恒,他们极度地渴求爱,抓住爱,误以为爱是占有,爱是自私,爱是非你不可的偏见。

当我上小学时,渐渐地开始学习独立。母亲喜欢抱着我坐她膝上,而我常常挣扎着逃开。母亲有些生气地说:儿子长大了,就不要妈妈了。我厥着嘴,觉得自己成大了。

母亲后来有了对付我的办法,她说,我是从乞丐手中捡来的。她说这话时一板一眼,我一下愣住了,她见我害怕,又咧着嘴笑,好似一个轻松的玩笑。

那时的我的确很害怕,说不清是恐惧,还是悲伤,只是一下子觉得我的世界好像裂变出另一个空间,这个空间一无所有。我一遍一遍地求证母亲是否在开玩笑,可是,她依旧骄傲着以胜利者的姿态,笑着补充各种细节。

我开始想:我是捡来的。我甚至开始想像,我的乞丐父母在哪?我要如何找到他们。另一方面,我十分难过,我觉得一只看不见的手一下掐紧了我和父母的关系,那关系是一根线,细在空气中,我必须小心翼翼地拉拢我们的距离。

这件事后来不了了之,其实是母亲的一个玩笑。多年后,当我回忆起这个玩笑,依旧有些愤怒,母亲不会想到那几个日日夜夜,我是怎样在极度不安与难过中捱过。我知道母亲为何如此,她想证明她的儿子是如何依赖她,离不开她,她不想让他的儿子独立,她想拥有她的儿子,或许母亲自己都不知道这点。

这不能完全怪她,中国有太多的父母觉得孩子是他们的占有品,当孩子们渐渐羽翼丰满,想要展翅高飞时,想要囚禁他们,抓紧他们的就是他们的父母。他们想要和孩子成为连体婴儿,尽管他们没人会承认。

人们觉得孩子离不开父母,其实很多时候,恰恰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长大以后,每每远行(其实也远不到哪),母亲总很舍不得,她总叫我多留几天,好在家给我补补,她总是打电话来,反复叨念,想和我多说说话。我知道这是爱,但同时也是失去东西的落寞。

母亲不会承认有时候她的爱是占有,她觉得爱就该如此:舍身付出,赴汤蹈火。如果爱应该分离,应该独立,应该自由,她会觉得爱是不可思议的魔鬼。这些,我都理解,人要破除我执,谈何容易,放下即是得到,可是又有几人能够潇潇洒洒地放手?

所以,当我看到宋丹丹写给儿子巴图的信时,我十分感动和钦佩。

她写到:没有孩子天天愿意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孩子当然愿意跟年轻人在一起,所以我说,巴图,你如果不是真的想我,千万不要给我打电话,你妈自己玩得挺好,呵呵。你好好自己玩,如果你真的想我了,你可以给我打电话。我相信等他有一天会明白,他妈妈有多爱他。我希望给我的孩子最大的空间。我生了他,他就是自由的,不束缚他。

就像每个父母都是自由的,每个孩子都应该是自由的。

父母应该与孩子分离,而且注定要分离。龙应台在《目送》中说,父母儿女就是一场背影渐行渐远的修行,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我们必须承认,尽管承认这样是痛苦的:人生注定孤独,爱注定要承受这份孤独与不舍。但是,不要害怕,不要难过,正应如此,我们才要珍视当下,不问过去,不想未来,安静自由地过好当下每一天的生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出家人能否对在家人顶礼?为什么?

索达吉堪布:出家人能否对在家人顶礼?为什么?

索达吉堪布:出家人能否对在家人顶礼?为什么? 问:出家人能否对在家人顶礼?为什么? 答:一般出家人是不许给在家人顶礼的,像《梵网经》中云:“出家人不礼拜国王、父母等在家人。”《涅槃经》第六卷中亦如是...

佛教名词:抑郁_抑郁症

佛教名词:抑郁_抑郁症

抑郁症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供养钱财掂量再三,怎会三业相应?真诚的供养什么样子?

供养钱财掂量再三,怎会三业相应?真诚的供养什么样子?

供养佛菩萨、供养圣师是佛弟子应该做的,真诚的供养会享受到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加持。那么,真诚的供养什么样子?是金银财宝吗?是好好修行吗?是三业相应吗?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佛菩萨来我们这个世界的...

大量运动后别立刻洗热水澡

大量运动后别立刻洗热水澡

运动停止后,血液的流动和心率虽然会放慢,但仍会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渐渐趋于平稳,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如果这时立即就去洗澡,机体受到热水刺激后,会导致肌肉和皮肤的血管扩张,使流向肌肉和皮肤的血液进一步续...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8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8

八、显益1、三十三身(圣身)【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前面的开头,是起问关于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和因缘,释尊的回答是称名、常念、礼...

高山杉:一代儒将前台湾国防部长俞大维将军皈依佛法的因缘始末

高山杉:一代儒将前台湾国防部长俞大维将军皈依佛法的因缘始末

高山杉:一代儒将前台湾国防部长俞大维将军皈依佛法的因缘始末 一代儒将 前台湾国防部长 俞大维将军 皈依佛法的因缘始末 ( 经文纬武奇男子,特立独行大丈夫) 1954-1965年 任职台湾国防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