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墨家、道家的饮食观

墨子、老子和孔子的饮食理论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

在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涌现出许多学派,它们的代表人物或著书立说,或开展争辩,以百家争鸣的方式阐述与自己学派的学术思想相关联的饮食理论。其中有代表性的学派主要有墨家、道家和儒家,其学术代表人物分别是墨子、老子和孔子,他们的饮食理论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

墨子崇尚俭朴的生活,提倡“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他的学生,吃的是藜藿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与一般平民无异。为了解决社会上“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的“三患”问题,墨子除了提倡社会互助外,又提出积极生产和限制消费的主张,反对人们在物质生活上追求过高的享受,认为只求吃饱穿暖即可。他反对不劳而食,自以夏禹为榜样,甘愿吃苦,昼夜不息。而且提出一条圣王制定的饮食之法,即“足以充虚增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墨子.节用》)。也就是说,墨家不求食味之美、烹调之精,饮食生活维持在低水平。

哲人老子则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言,认为治国与烹饪原理是一样的。老子以为发达的物质文明没有什么好结果,倡导永远保持极低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老子提倡“节寝处,适饮食”的治身养性原则,比起墨家来,似乎倒退的更远。老子学派的门徒末流既有变为法家的,也有变为阴谋家的,更有变为方士的,他们以清虚自守,服食求仙,梦想长生。

儒家的食教比起道家和墨家的刻苦自制更易为常人所接受,尤其易为统治者所利用。儒学即礼学,孔子所创立的儒学,主要内容为礼乐与仁义两部分。礼实际是统治阶级所规定的一切秩序,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是礼的根本,由此制定出无数礼仪,用以区别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确定每一个人应受的约束,不得逾越。乐则是从感情上求得人与人相互间的妥协和中和,使之各安本分。礼用以辨异,分别贵贱的等级,食养的意义。儒家的饮食理论注重礼仪礼教,讲究饮食的艺术和卫生。

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饮食和食教的内容,以《乡党》篇的记述最为集中。从这些记述来看,孔子对饮食非常讲究,可谓是“食不厌粗,脍不厌细”,要求饭菜做得越精细越好;“色恶,不食;臭恶,不食”,烹饪不得法,菜肴颜色不好,气味不正,孔子是不会吃的;“食不语,寝不言”,吃饭睡觉不能说话,为的是吃得卫生,睡得安稳。儒家的饮食观与墨家正好相反,墨家指责儒家“贪于饮食”,就是针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饮食的过于讲究。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3)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3)

前六句是总标,先标见性与外之明暗虚空为同一体,为非同体,或同或不同,或异或非异等六义,以便向下逐一破之。前后六大,皆显无生,今此根大,但破因缘和合之情执;前十番辨见,是广破因缘,今此根大,是广破和合...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身出家和心出家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身出家和心出家

身出家和心出家早晨,阳光正对着大地明媚的照耀着,佛陀来到河边上散步。这时,远处一位青年向佛陀奔来,口中还不住叫着我苦啊!我苦啊!的声音。青年人走近了佛陀站的地方,佛陀用慈悯的眼光看着他,他也用怀疑的...

寂静法师:生命归何处?生命靠什么?

寂静法师:生命归何处?生命靠什么?

生命归何处?生命靠什么?【编者注:本文开示于中国救苦救难第一道场——广东化州南山寺2013年春节佛七第八天下午。值得佛门内外每一个人阅读。】很多人说自己皈依了,其实只是拿了一个皈依证,是形式上的、名...

金刚经精华十句,让你我在这红尘俗世中沉静下来

金刚经精华十句,让你我在这红尘俗世中沉静下来

金刚经精华十句,让你我在这红尘俗世中沉静下来原标题:金刚经精华十句,让你我在这红尘俗世中沉静下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读懂其中精华十句话即可读通此经,开悟人生唐咸通九年刊刻《金刚般...

女友心累了还能挽回吗  这几个方法帮你解决烦恼

女友心累了还能挽回吗 这几个方法帮你解决烦恼

很多男生咋分手的时候还会指责是女生的错,是因为女生的无情自才会被抛弃。这样的思想真的是很危险的,你们分手肯定是有原因的,以为的指责对方只会让对方对你反感,厌烦。那么,男生子在面对分手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达真堪布:身体有缺陷,能否打坐,是否影响临终往生净土?

达真堪布:身体有缺陷,能否打坐,是否影响临终往生净土?

达真堪布:身体有缺陷,能否打坐,是否影响临终往生净土? 问:我有点驼背,打坐时脉能否拉直?想请问上师怎样练习才能纠正?驼背会影响到达极乐世界吗?另外我的腰椎4、5节及骶椎有间盘突出,这样可不可以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