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崇静尚简

中国茶道是美的哲学,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中国茶艺美学的最高原则,虽然中国茶艺集儒家“中和”之美、佛家“空灵”之美以及道家“自然”之美于一炉,但是“道法自然”是茶艺美学理论的基石我们强调“道法自然”,这就要求通过修习茶艺使人性得到彻底解放,从精神上追求自由,反对心为物所役,从人格上追求精行俭德,率性任真,本色做人。在修习茶艺时,要求动如行云流水,静如苍松屹立,笑如春花烂漫,言如山泉絮语,一举手一投足都纯任自然,发自心性,毫不造作,至真至诚。中国茶艺倡导“道法自然”,能培养茶人自由旷达、潇洒不群、超然洒脱的个性,造就茶人淡定从容、自尊自信、不卑不亢的气质。养成茶人率性任真、不饰造作、真诚处世的人格。

“崇静尚俭”是中国茶艺的人文追求。这里所说的“静”不是外部的安静,而是内心的虚静。“虚”是指心不被妄想和奢望所充斥,“静”是指心不因外部的干扰和诱惑而躁动。

中国茶艺学倡导的“崇静”思想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历代儒家文士都把“静”视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基础。陶渊明追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王维宣称“吾生好清静,蔬食去情尘”;白居易的座右铭是“修外以及内,静养和与真”;苏东坡对静的论述更加独到而深刻,他认为“夫人之动,以静为主,神以静舍,心以静充,志以静宁,虑以静明,其静有道”。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都是在静中证道悟道,在静中明心见性,同时也在静中寻求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尊。

佛教则把“戒定慧”三学作为修持的基础。戒是止恶修善,依戒资定;定是息缘静虑,依定发慧;慧是破惑证真,依慧成佛。定即是静,足见静是佛教修成正果,达到大彻大悟的不二法门。儒、释、道三教对静的理解在茶艺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美须静悟”、“道须静修”的理论和实践。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茶艺学中所强调的“静”不是“不动”,更不是“死寂”,而是要求茶人通过修习茶艺,最终做到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心如止水”。

“尚俭”是中国茶道的人文追求。陆羽在《茶经》中提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文中的“精行”指行为至诚,“俭德”指有道德修养,善于约束自己。在当前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中国茶艺学倡导道法自然,崇静尚俭,不仅对于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没有证悟之前,能消除杂念吗

达真堪布:没有证悟之前,能消除杂念吗

达真堪布:没有证悟之前,能消除杂念吗 问:没有证悟之前,能消除杂念吗? 上师答:没有证悟之前肯定有杂念。证悟之后也会有杂念的,你保持状态的时候可能没有,失去状态的时候还会有很多杂念。修到八地或最后...

很基础的居家风水微调 让你的运势蹭蹭涨 看完你就懂了

很基础的居家风水微调 让你的运势蹭蹭涨 看完你就懂了

其实很多时候如果不幸搬到了一个风水不好的房子,是没有办法从房子的基本框架去调整的,因为那样要花费很多的钱和时间,那么应该怎样调整居家风水呢?其实还可以通过在家中摆放一些寓意吉祥的植物花卉、玉石摆件,...

素食营养菜谱 缺什么就照着吃

素食营养菜谱 缺什么就照着吃

给吃素的朋友提供一个营养食谱,缺什么就照着吃!吸收足够营养,提升生命力,最好多多吃:瓜菜(红萝卜、青瓜、菠菜),五谷(糙米、小米、小麦),水果(苹果、香蕉、梨),豆(芽菜、豆腐、红豆),同时也吃一些...

李师师的故事

李师师的故事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师师。过了一年,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又邻...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读书为什么(上)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读书为什么(上)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读书为什么(上) 【教孩子的学问】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上) 读书为什么班主任:老师好。陈老师:大家好。【孩子要有好老师】这个特别节目进行到这一集,大家都非常关心一个...

即便八十岁老娘已痴呆,我却依然是她心中的宝

即便八十岁老娘已痴呆,我却依然是她心中的宝

母爱从来都在,只是有时,我们忘了用心去体会,就像我们在竭尽所能爱护自己的孩子时,忽略了我们同样的被父母爱着。我的老娘今年正好八十岁了。近几年,老娘脑梗、小脑萎缩越来越严重,一阵清醒一阵糊涂,常常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