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隽永故事:执着的念佛人

执着的念佛人

文/噶玛天津仁波切

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每天持诵观世音菩萨名号,以为将来若有苦难时,菩萨一定会伸援手拯救。

一天,他去溪边拔菜,忽然山洪爆发,大水汹涌,溪水急剧地上涨,不到片刻功夫已深及膝下了。但是,这位信徒却不担心,他只在心中不断的诵念,祈求观世音菩萨来救他。

此时有一艘独木舟驶了过来,舟上有一位当地居民,居民正想伸手救他,但这位信徒却摇头拒绝。

溪水持续的上涨,逐渐深达胸前了;这时又来了一艘救生艇,艇上的救生员要救他,这位信徒又拒绝了。他仍是持续的诵念,相信观世音菩萨会来救他。

溪水仍不断上涨,眼看着已经将淹到颈部了,这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一架直升机,从飞机上垂下了一根绳子,要救这位信徒,但是他还是拒绝了。

这时飞机上的驾驶员终于开口说话了,他说:「你一直在等待着菩萨来救你,但是菩萨已经出现三次来救你了,你却还不接受;看来你与佛无缘,只有淹死了。」

这位信徒虽然虔诚礼佛,遇到危机时,菩萨也确实伸出援手;只因为信徒执着于菩萨的相貌,不了解信佛的真意,所以还是错失了拯救自己的机会。

将修行窄化到只是诵念佛号,是落入管窥蠡测的误陷之中。佛法,并不是法术,绝对没有办法让你念个咒语,然后,考试就不用准备,可以考得很好。也没有法术,能让你身体健康,让你长寿不死。

做个浅显的比方,设若要进大学,总也是要经过一连串的学习;对于老师所说,或者你没有用心去学习,或者你不相信,或者你无法理解,这都将使你无法跨进大学之门。相同地,假如今天大家想在自性上去获得、去了悟,想在生死轮回里,去得到究竟的解脱,那么,你们就必须要依止一位具有传承的上师。藉由皈依,而后,必须受戒;在戒与信心坚固的基础上,学习上师给予的心地法门,照着去做,你才有办法去芜存菁,慢慢见到自己的心性本质。

对于自性,在市面上的确有很多参考书籍,但是,在没有正确的老师指导之下,如果大家去看,也许能懂,但是,所懂的,绝对仅是字面上的意义,无法真正体会到「自性的活泼」。佛法,是一条究竟的大道,它告诉我们,人生是苦,苦在何处?如何能离苦得乐?如何能超越二元相对的自我?如何能趋入绝对的真理?循向这条真理的大道,将丰富我们的人生,并且启发我们本有的般若智慧。智慧,不是在外面制造一个叫智慧的智慧,把它放到内心里。因为,般若智慧是一切众生本具的,无需如此。

然而,当我们说大家都具足佛因、佛性时,也许你们会怀疑。就如同当我们拿一把芝麻给你,告诉你,它富含油脂,你不见得会马上相信;但只要你用手去搓热它,就能感觉到油渗透出来。只要大家真的遵循上师的指示,有次第性的修持,慢慢的,你就会发现经典所说的奥义:空性。

请诸位切记:所有的启示,所能给大家的,只是认知上的概念;它无法让你成佛,就像释迦牟尼佛没有办法让众生即刻成佛一样。成佛需要靠自己努力。佛说:众生皆具佛性。为什么佛还是佛,而我还是众生?这个差别到底在那里?以一句非常简单的话来形容它,就是认知上的差别。因为,我们一直都以为,这个幻化的世界是实有的;而我们都生活在远离实相的相对现象之中。

佛说:「此世界盲瞑。能见此者少。如鸟脱罟网。鲜有明眼者。」佛经常将智慧譬喻为眼,无明眼盲喻为愚痴者。

诸位,看自己,莫寻他人过。往内观,实无一物可见。能见所见,无非妄念。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在家复谷注意事项 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不然就惨了

在家复谷注意事项 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不然就惨了

一些人并没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去专门辟谷的地方集中辟谷,他们只能在家中自行辟谷,在家中辟谷,因为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辟谷的效用容易受影响,因此对于在家复谷他们要更加注意,复谷工作的好坏直接关乎整段辟谷的...

日常家居布局禁忌与化解方法 打造家居新气场 让你运气爆棚

日常家居布局禁忌与化解方法 打造家居新气场 让你运气爆棚

在我们的居住环境中,不仅要讲究美观、舒适,并且还需要讲究风水问题,家居风水好,那么气场就吉祥,则能够有助于居住者运势。接下来给大家讲讲日常家居风水注意事项与化解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打造家居吉祥气场...

孩子们玩耍踩蚂蚁,一个四岁男孩说了一句话令全场愕然

孩子们玩耍踩蚂蚁,一个四岁男孩说了一句话令全场愕然

有一天,一位姥姥带她四岁的小外孙在楼下广场玩。广场上已经有一群孩子在玩耍,它们看到草地上蚂蚁和小虫子都不停地去踩,踩完后还高兴的和看护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炫耀战利品。为了哄孩子开心,这些不明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身体变成光,光再恢复成身体,物质与能量互相转化

净土法门法师:身体变成光,光再恢复成身体,物质与能量互相转化

现在这个社会之乱,全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没有出现过这么样乱的社会,不是一个地区,全世界。为什么这么乱?中国人把老祖宗的教诲丢掉了,《弟子规》是我们老祖宗的教诲,从尧舜禹汤一直到清朝末年,每个人都学...

伽罗呵的故事_2

伽罗呵的故事_2

伽罗呵的故事从前,在伽尸国的波罗奈城,有位弗卢醯婆罗门,他的门下有五百名弟子,是位人人敬重的国师。弗卢醯家中有位佣人,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迦罗呵。迦罗呵从小天资聪颖、记忆力佳,凡是听过的法,都能忆持不...

达真堪布:出家和在家的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达真堪布:出家和在家的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达真堪布:出家和在家的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出家人和在家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达真堪布解答:学佛修行不是必须要出家,也不是必须要在家,这要看缘分。成家生孩子,这是一种缘分;在庙里诵经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