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图说138:掳掠致富


经文:掳掠致富。

【原文】

杀人放火逞强梁,被掳之家最可伤。

谁料天公巧报复,全家授首足相偿。

注:掳掠,专指劫夺而言,或用兵之时恣意放抢,或盗贼去后借端焚杀,或岁当饥馑之余,或地值水火之厄,强凌弱,众暴寡,草窃奸宄,皆是也。夫人之致富,或承先世之遗,或谋什一之利,或躬耕力田,或牵车服贾,任劳受值,求以道,得以义,自然长久受享。若掳掠致富,出尔反尔,岂能免于天殃乎!

案:明末盗寇四起,乡村僻壤多有土贼,有司无力查拿,任其掳掠。村民赵四,负膂力习武艺,乘乱结党作匪,放火杀人,流贼中绰号“一条龙”者是也。鼎革后,大赦天下,凡失身为盗者,俱许自新。赵得以漏网,携其向日掳掠之资,至杭州城隍山下,买房置产,开张油店,俨然富翁矣。其子不肖,专习枪棒,交结匪类。时四月八日佛诞之辰,子约无赖多人,至净慈寺游戏。见某绅家一女,美艳非常,子流盼不舍,是晚约众明火执杖,打开某绅大门,觅寻其女,女因外祖母垂危,往看病,得免淫污,遂尽劫资财而遁。次日报官缉拿,一一被获,抄其家得枪刀军仗。时天下方平,不许民间私藏兵器,乃引谋叛律,全家俱斩。赵四掳掠致富,天道不容,终不免身首异处云。

【译文】

注:“掳掠”专门指抢劫掠夺而说,或者率领军队时恣意放纵抢劫,或者盗贼逃去后借机放火杀掳,或者正当年岁逢上饥荒之时,或者遭受水灾、火灾的危难之时,凭借强大欺凌弱小,人多欺负人少,草莽贼寇,奸邪坏人都是这一类人。人能得到富贵,或者继承了先辈的遗产,或者谋求薄利,或者勤勉的耕作,或者车马劳顿,从事商业,任劳任怨,以求得价值,从正道上求取,从正义上得到,自然长时间受到享用。如果靠抢劫掠夺取得富贵,出尔反尔,怎么能逃避上天的灾殃呢!

案:明朝末年强盗贼寇四处涌现,乡村和偏僻的地方多有当地的贼寇,官府没有力量查办捉拿,任意让他们掳掠。村民赵四拥有强壮的体力,练习武术,乘世道混乱结成一伙做土匪,放火杀人,流贼中绰号叫做“一条龙”的就是他。国家变革(清朝建立)后大赦天下,凡是不得已做了强盗的人,都允许他们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赵四因此逃脱了法网。他带着以前抢劫掠夺的资金,来到杭州的城隍山下,买下房子,添置了产业,开了一家油店,俨然成了富翁。他的儿子品行不好,专门使枪弄棒,和坏人交往勾结。当时四月八日正是佛祖的诞辰,他儿子相约许多无赖,来到净慈寺游玩嬉戏。看到某位乡绅家的女儿非常美丽明艳,赵四的儿子不停地顾盼。这天晚上,他约定众人举着火把,拿着棍杖,打开某绅士的大门,寻找他的女儿。绅士的女儿因为外祖母病势危险,去看望病人得以避免被奸污,赵四儿子于是全部抢劫了乡绅的财物,而后逃跑了。第二天,绅士向官府报案,缉拿犯人,全部被抓获了。查抄赵四的家产,得到枪刀军杖。当时,天下刚刚平定,不允许民间私自隐藏兵器,于是根据谋反叛乱的法律,将赵四一家全部斩首了。赵四凭借掳掠得到富贵,天道不能宽赦,最终不免落得身首异处的结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我在为别人服务的时候,心里起了烦乱,如何对治?

达真堪布:我在为别人服务的时候,心里起了烦乱,如何对治?

达真堪布:我在为别人服务的时候,心里起了烦乱,如何对治? 问:我在为别人服务的时候,心里起了烦乱。虽然我很耐心,也让他们都达到了满意,但我觉得我的心是烦乱的。请问上师,如何对治?达真堪布答:这还是菩...

黄念祖居士:黄念祖佛学文集:《谷响集》3

黄念祖居士:黄念祖佛学文集:《谷响集》3

黄念祖居士:黄念祖佛学文集:《谷响集》3 谷 响 集三昧耶戒佛弟子黄念祖敬答客问答信摘抄(七)答E老居士 一、答(一)大经经文来历,(二)修持内容,(三)临终情况 承询夏师所会《无量寿经》经文来历,...

索达吉堪布:如何迅速断除自己的执著心?

索达吉堪布:如何迅速断除自己的执著心?

索达吉堪布:如何迅速断除自己的执著心? 问:如何迅速断除自己顽固的执著心? 索达吉堪布答: 一是我们若以理智来观察色声香味等六境,则不难了知此等诸法都是虚妄无实的本性,故断定此为迷乱显现,从而励力断...

李子宽:预知父亲死亡日期(观世音菩萨感应故事)

李子宽:预知父亲死亡日期(观世音菩萨感应故事)

我生于儒家,自高曾祖以至我的父亲,皆业儒。家中所藏的书籍,皆经、史、子、集,及时文、试帖等类,佛经一部未见。我家正堂龛中,供观世音菩萨。幼读书于私塾时,喜欢读《阴骘文》、《劝善书》、各种通俗小说,更...

八百年来兴盛不衰的家族:宋朝名相范仲淹

八百年来兴盛不衰的家族:宋朝名相范仲淹

八百年来兴盛不衰的家族宋朝名相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年青时极穷,生活艰难,心想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苦者。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 年轻时念书没有东西吃。在...

作中流砥柱具备的条件

作中流砥柱具备的条件

《世法哲言》(八)雄才之料必当内充其实也,华其外而碎其内弗可大器而登堂,心空之竹终非栋梁之材。凡是具有雄才大略、才华横溢而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必须既具有充实的内心世界,深厚的道德修养,又必须具有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