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王施主的画

王施主的画

有位来寺里进香的施主久闻程老施主制作的竹雕,几次去镇里都没有买到,很是失望。这位施主那几日住在我们寺里,和智惠师父说起这事情,希望我们帮他个忙,看到了竹雕就先代购了,下次他来寺里的时候取,智惠师父答应了他。有次戒嗔外出的时候,师父们便让戒嗔顺道去程老施主家一趟。

程老施主居住的地方在茅山的对岸,戒嗔要从平湖上坐船过去。平湖边住着一位四十多岁的王施主,他几年前从城里搬来平湖边上住着,在平湖边建了一座大房子。戒嗔和他认识,是因为他经常在三重瀑旁边拿着画板画画。有时候戒嗔和师弟们也会成为他画中的人物。

平湖附近的房子比茅山还要贵,曾经有施主想来天明寺出家,可是寺里地方太少,也建不起新房子,只能作罢。

王施主家境不错,他的房子是平湖边上最大的。王施主行为有点怪怪的,家里有一条小船,并不是什么小游艇,而是一条很小的木船。平湖上现在载客都是游艇了,湖上老梢公退休前,王施主买下了他的船,大概只能坐3-4个人的小木船。周围的居民都笑话他,买了这条破船来做什么?

王施主却不以为吃了亏,每次去平湖附近的地方都是自己划船而去。每个人的心境都不一样,你眼中的怪异行为,对别人而言实际上再正常不过。

王施主知道戒嗔要去对岸便主动说愿意载戒嗔过去,戒嗔很愿意和王施主一起,因为施主很有学识,虽然说出的话,戒嗔并不能完全懂,不过每次都有领悟的感觉。

王施主把小船从岸边的草丛中拖了出来,由于船已经很久没有下水了,船底部干裂了一条小缝,刚下水时,湖水从船底缓缓的向里面冒进来。王施主一边划船,而戒嗔则一边往船外泼水,直到船底的木头被湖水漫漫浸泡涨大后,水才不再进入。

船上有画夹,戒嗔拿在手中翻看,原来是王施主近期在茅山中所做的画。奇怪的是,在他的画中,戒嗔永远都只是背影。戒嗔笑着问王施主,为什么不肯画戒嗔的脸呢?

王施主笑着回答说,人的脸是最难画的东西,也最没有必要画出来,因为人人心中早已有了不同的影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坦尼沙罗法师:业力

坦尼沙罗法师:业力

业力[作者] 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有些词我们是不译的,karma(业)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基本含义很简单——行动(action) ——但由于佛陀的教导中关于行动的阐述占据了相当的比重,karma这...

达真堪布: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达真堪布: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达真堪布: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问: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答:我们并不会包容,甚至对别人生起嗔恨心,有伤害他人的行为,其实这些都是在自寻烦恼,自找痛苦。其实,就...

隆莲法师:三皈依观初修略法

隆莲法师:三皈依观初修略法

隆莲法师:三皈依观初修略法三皈依观初修略法 释隆莲法师 (一)何故修定 一。一切成佛功德,皆由定生。二,不修定不能生智慧,一切佛法知见,皆成与世间学问知识无异,不能断烦恼,对境临事,不能起作用。三,...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七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七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七阿弥陀经讲记(七)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金轮王的金轮有多大,金轮的轴心有四十里,这里所说的池中莲花大如车轮,不是世间上的车轮,是跟金转轮王的金轮那么大,有一由旬。小的由旬四十里...

日常的佛心行禅:一步步莲花开

日常的佛心行禅:一步步莲花开

一步步莲花开一行禅师当艺术家或雕刻家完成一幅或一尊佛陀端坐在莲花上的佛相时,它不仅只表达了他对佛陀的敬仰,而是尽其所能地来表达佛陀端坐时其内心的状态:一种完全平和、无上幸福的状态。我们一天都禅坐了好...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贪吃的比丘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贪吃的比丘

贪吃的比丘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优波笈多尊者继承了佛陀教化的事业,继续在摩陀罗国的那哆婆哆寺弘扬佛法,度化众人。寺中有一位比丘,已经修行了很久都无法得道。其实他没有其他的毛病,就是贪吃贪喝,别人吃一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