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贵贱之分

贵贱之分

有天,智恒师父叫戒嗔去宝光寺一趟,带封信给那里的法师,另外再借两本书回来。

坐上27路公交车,去宝光寺,车上认识戒嗔的人居然有好几个,有位戒嗔忘记了姓名的大婶还特意塞着戒嗔一个水蜜桃,戒嗔推辞不掉,只得道谢收了。

努力想也想不出大婶的姓名,也许下回见到的时候,戒嗔就会记得她是那位给戒嗔水蜜桃的大婶了。

去马家镇的人并不太多,27路车车次却多,平日坐这趟公交车的人是比较少的,有时候整个车只有56个人,可是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居然已经坐满了人。

路程还有一阵子,戒嗔坐在窗边,向窗外遥望。远远望着茅山方向,有种奇怪的感觉,总觉得生活了十年的茅山并不那么熟悉。

山顶有棵奇形怪状的树,平日经常在下面闲坐,一直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现在却分外醒目,似一个张牙舞爪的小鬼。

是否任何事情把眼光放远一点,就会有不同感觉?

去马家镇的路程虽然远,中间却没有车站,居民们想搭车,只要在路边招手就可以了。

车子的班次也不少,总有些人把时间算得很准在此等待。

车停了下来,上来一个老施主,戒嗔认识他,他就是那个儿子在城里工作的陈老施主,以前经常拉着戒嗔说故事听。

车上人恰好坐得满满的,戒嗔正想起来给陈老施主让座,结果已经有好几位施主站了起来,看来陈老施主人缘还是挺好的。

戒嗔坐回座位,陈老施主向戒嗔笑笑便和旁边的人大声说笑起来。

又过了一会,车又停了一下,又上来一位老施主。这位老施主戒嗔不认识他,他穿得很破旧,手中拎着两个大麻袋。他费力地把麻袋拖到车子中间,车里却没有人站起来了。戒嗔起身帮他一起搬东西,他轻声地道谢着,我请他坐我的位置,他不肯,只是把其中一个麻袋横倒在地上,他坐在上面。

车上人热情地给陈老施主让座,却忽略了另一个老施主,在做善事的时候心中有了贵贱亲疏之分,或许会让我们的行为微微变味。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别让自己更孤独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别让自己更孤独

傍晚,我站在台北办公大楼的门前,看见一辆公共汽车驶过,有个黑人正从后排的车窗向外张望,我突然兴起一种感伤,想起多年前在纽约公车上见到的一幕:一个黑人妈妈带着不过四五岁的小女儿上车,不用票的孩子自己跑...

这个世界没有随便的成功,修行从自律开始

这个世界没有随便的成功,修行从自律开始

(1)前两天和朋友吃饭听他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一个小男孩见到了上帝,问上帝:“一万年对于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于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像一元钱”...

素食的善益与功德

素食的善益与功德

1、蔬食是健康食品,吃素就是走向健康(健康食品)古人云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类所得之大部分的疾病是由饮食而引起。所以人们若能节制并平衡饮食,就可以减少许多生理疾病。正如聪慧法师所言 以往人们把吃素...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三十五、已婚妇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三十五、已婚妇

三十五、已婚妇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两位大施主平时关系非常密切,他们都认为两家关系一直很和睦,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加强。一个施主说:「你我两家关系很好,以后应继续保持下去。」另一位说:「那,我们做亲家...

初级佛学教本:第一、二、三课、综合指要

初级佛学教本:第一、二、三课、综合指要

第一、二、三课 综合指要1.佛的境界甚深,凡夫谈佛,如坐井论天,不特所见甚陋,甚至可以说:完合不对。因为垂迹者,并非真佛,真佛不可说故。2.佛有三身,只有法身,才是真佛,而法身无相,不可说示,非语言...

索达吉堪布:唯物论者否认前世后世,并没有有力的证据

索达吉堪布:唯物论者否认前世后世,并没有有力的证据

索达吉堪布:唯物论者否认前世后世,并没有有力的证据 问:我是科技大学理学院的。佛家讲“生死轮回”、“前世后世”,但我从小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不知道该怎么理解这些道理? 答:其实,即便是现在的科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