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少林故事:一苇渡江

一苇渡江

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是天竺国佛教禅宗第27代祖师般若多罗的嫡传弟子。

有一天,达摩问师傅般若多罗大师:我得法以后,应该到什么地方去传法?般若多罗回答说:去震旦(中国)。达摩遵照师傅嘱托,东行来到中国。首先在南朝都城金陵晋见了梁武帝萧衍。两人观点不同,话不投机。达摩不辞而别,渡江北上到魏都洛阳去。

走到长江岸边,达摩看到江面宽阔、水深流急,没有船只,正愁着无法渡江,他见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位老婆婆,她身边放着一捆芦苇,达摩便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你是准备用这捆芦苇渡江吗?老婆婆抬起头来看看,见来者态度十分诚恳,她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达摩心想,一个年迈老人可以踩苇过江,我为何不能呢?于是便恭恭敬敬请求说:老人家,请赐一苇渡我过江。老婆婆仍然没有说话,顺手抽出一根芦苇递给达摩。达摩双手接过,告别老人后来到江边把芦苇往江面上放,轻轻踏上芦苇,顺顺当当过了长江。

当时北魏都城洛阳龙门香山寺有个和尚名叫神光,听说天竺国高僧菩提达摩在南朝都城金陵弘扬大乘禅法,便前去会唔。当他来到金陵打听时,发现达摩已经渡江北上。神光没有停没有片刻休息,在后边紧追。当他来到江边时,看见达摩正脚踩一根芦苇过江,而且平平安安登上对岸。神光环顾四周,发现一位老婆婆坐在江边,身边放着一捆芦苇。他心想:达摩一定是用老婆婆的芦苇渡过江去的。神光急急忙忙跑到老婆婆的身旁,不请求主人的允许便抱起芦苇跑到江边扔在水中,之后一个箭步猛地跳上那捆芦苇。芦苇不仅不向前进,反而连打几个波浪,把神光掀入江中。好在江边水浅,神光喝了几口水,尚且没有生命危险。神光浑身湿透,涉水上岸后又走到老婆婆跟前问道:前边那人用一根芦苇渡过江去,而我拿你一捆芦苇,为什么险些命丧江中?老婆婆说:那人是以礼化取,我当然应该渡他过江;你是无礼抢要,我怎能无缘助你呢!神光自知失礼,赶忙向老人家道歉说:老人家,方才我是急于追赶那人,忙中失礼,冒犯施主,请老人家原谅,渡我过江。老婆婆看神光有了转变,遂答应施苇相助。神光扭头,不知老人去向。就在这时江面风起,飘浮在江面上的芦苇捆,又慢慢地荡回到江边。神光望着老人原来坐的位置深施一礼说:多谢施主指点,小僧去也!说罢,他慢慢登上芦苇捆过了长江。当他登上长江北岸时,暗暗自愧地想:唉!我实在不如人家啊!

神光心悦诚服地紧步赶上达摩,合十施礼请求说:请大师到嵩山少林寺弘扬大法!达摩跟神光来到魏都洛阳,不久又来到嵩山少林寺,他一看这里山青水秀,便就在五乳峰的山洞中落迹面壁,一坐就是九年。九年功到业成,大乘禅法传开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日本人的蘑菇情结

日本人的蘑菇情结

日本人对蘑菇情有独钟,特别是对松茸,几乎到了“崇拜”的地步。每到松茸上市的季节,所有的超市或者大型百货店的食品销售层都会为松茸辟出最抢眼的位置,招徕顾客。尽管摆在那里的松茸价格昂贵,但日本人仍然乐此...

贪睡比丘

贪睡比丘

海涛法师编著一位贪睡的男子,因为听说了佛法的殊胜,心中十分仰慕。于是,他辞别了父母,跟随优波笈多尊者出家学习佛法。但是虽然出家了,却依旧不改贪睡的本性,他时常因为睡觉而错过了优波笈多尊者的讲经集会,...

钟茂森:道义救危机 中华商业伦理世纪重建之路

钟茂森:道义救危机 中华商业伦理世纪重建之路

钟茂森:道义救危机 中华商业伦理世纪重建之路首届商亦载道精神启示论坛 2009年10月16-17 中国上海 转自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91026/2101...

索达吉堪布:吃素就是利益众生

索达吉堪布:吃素就是利益众生

索达吉堪布:吃素就是利益众生 问:我知道吃素可以防三高等,对身体很好,但它对心性的提升是否也有好处? 索达吉堪布答:吃素对身体健康确实有利。不了解的人以为,吃素是佛教或某种宗教的特殊行为,其实不是...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故不可说自己没有错误缺点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故不可说自己没有错误缺点

《世法哲言》(十六)凡出语之余无非也,谓词似为非也,言无失者乃以词夺理之失,故为非也。凡是喜欢说自己没有错误和缺点的人,实际上其本身的行为已经具备了错误和缺点,因为他这种语言就是一种错误、缺点。“人...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损友导淫精尽丧命谢君,台湾省台北县人,个性内向、乖巧,是个孝顺父母的孩子。平时努力工作,省吃俭用,又把省下来的钱,供奉父母,就连当兵时,他也能把节余的少数钱寄回家。后来,受了朋友的影响,迷上了钓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