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法师文集:当下自在

当下自在

法云法师

在繁忙的工商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失掉内心的安宁与自在。一行禅师(著名的诗人、和平主义者)倡导《正念分明,当下自在》,蜚声欧美,视为显学。

禅师讲起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当年他赴印度旅行,与导游先生同坐旅游巴士上,因为导游出生于印度社会遭受歧视达千年之久的种性,当禅师醉心于窗外美景时,却发现导游非常紧张,他是在为如何安排好行程,使禅师开心而发愁,于是禅师安慰他说:请放松一点,一切都很好,我已经在享受旅行的乐趣了。

他靠到座背上笑了。可是,没出几分钟,他又紧张起来了,禅师悲悯地发现,从他内心深处,仿佛看到那持续几千年的阴影,有关种性的,及个人奋斗的种种负面的习惯力量,使他一秒钟也难以放松。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认识的人们,大多数都是整日奔忙,生活得很累。

好比有事出门,奈何天降大雨,人们便开始担忧家里的门窗有没有关好,小孩恐怕忘记带雨伞?忧心如焚地赶回家时,往往一切风平浪静。

更有甚者,远赴风景如画的名胜度假,依傍绿水青山,而内心却念念计较商场上的得失,一心盘算下山之后的拼搏,岂不大煞风景?

正如那位导游,当禅师一直愉悦地活在当下,他却还在苦苦思虑如何才能让禅师开心,岂不冤枉?陷于长期负面情绪所养成的习惯势力,难以自拔,何能自在?

记得英国前首相邱吉尔,答记者有关烦恼提问,他幽默地说:如果我碰到烦恼,就会想起,一个老人临终时所说的话,他说他大半辈子都活在烦恼之中,可是大部份烦恼的事都从未发生过。

一行禅师的教学,给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喜乐之门,所谓正念分明,活在当下。即把过去的阴影一扫而光,而以目前真实的心,去面对现实,心的清净,会让我们的人生显发出全新的价值。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二、供佛斋僧 众丐飞空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二、供佛斋僧 众丐飞空

十二、供佛斋僧 众丐飞空诗曰:祗陀斋供说明先,不请贫儿众半千;佛令新僧神力往,北洲取食美如天。世尊示昔因缘事,五百厨头奉圣贤;日久咸生诸厌恶,发心忏悔福遭愆。释迦世尊在印度祗园精舍说法的时候,每日都...

佛教故事:少年僧的故事——离开

佛教故事:少年僧的故事——离开

春去春又来(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Again)少年僧的故事 -- 离开少女把行李都放上船,却犹豫着不马上离开。少女回过头,看见少年僧依然背着...

人生的春天与镜台山的春天,竟是两重天

人生的春天与镜台山的春天,竟是两重天

编者按:如今虽是夏日炎炎,但作者给我们分享了和煦的春光,灵动的畅想,自在的游访以及修行的方向……阳春三月的一天,风和日丽。清晨,我沿着镜台山曲径而上,越到高处视野愈加开阔。镜台山是天然的氧吧,空气清...

鼎力鬼王“野外手”的故事

鼎力鬼王“野外手”的故事

在王舍城与毗舍离这两个国家中心,出现了一伙五百人的响马,两国的国民对此都又恨又怕。于是,王舍城的国王发出书记招募勇士,只要能收伏这些响马,将重重有赏!书记发出后,果真出现了一位自告奋勇的鼎力士,这个...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四十三·故起犯戒心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四十三·故起犯戒心戒

第四十三故起犯戒心戒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皆骂言。佛...

心存坚定的意念,切勿轻易动摇

心存坚定的意念,切勿轻易动摇

心存坚定的意念,切勿轻易动摇有一个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无论是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还是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自在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小沙弥走着走着,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