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法师文集:乐道安贫

乐道安贫

一位担任高级工程师的朋友来访,闲聊中,谈起最近与日本代表团进行交流切磋,有一件事令她感愧良深。

会议期间,这位高工等中国同胞与日本友人共进午餐,食堂用餐盘为每人配好一份丰盛饭菜。

我这友人按平时喜好,专拣可口好吃的菜,不喜欢吃的,就顺理成章的剩下,其它中国同胞也是如此。可是反观日本友人,每位饭菜都吃得干干净净,无一点浪费,餐具摆放得整整齐齐,颇具修养。

此小事一椿,却令高工朋友反思良久。

她检讨自己:这不是一时疏忽,而是文化修养方面的欠缺。

长期以来,内地吃喝歪风,时有听闻。甚至报载,记者探访灾情,到生灵涂炭的洪涝区,地方官员竞设宴大吃大喝,盘盘美食多达二十余味,思之令人浩叹。

实际上,勤俭惜福,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孔子的学生中,颜回确实是一位好学深思,安贫乐道的笃诚学子。

孔子时常赞美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的贤达高尚,在孔门弟子中,确实首屈一指,他居住简陋的小巷子里,在饮食上,他只一筐饭,一瓢水,就什么都满足了。如此简朴清贫的生活,别人简直无法忍受,可是颜回却安之若素,依旧不改他原有的快乐。

这是一般心无所寄的人们难以理解的,其关键是他心里安放着一个道义,唯有乐道,才能安贫。

也只有安贫乐道,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中,化荆棘为坦途,活得超尘脱俗,心安理得。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吴老人儿媳们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吴老人儿媳们

吴老人儿媳们清代江苏省崇明县,有一位吴姓老人,生了四个儿子,因为家中赤贫如洗,把儿子都卖掉,以求眼前的生活。那四个儿子都在富人家中当奴仆,长大以后,都赎身自立,各人娶了妻子,大家同住在一起。起初,他...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尊胜由来—佛陀波利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尊胜由来—佛陀波利

尊胜由来佛陀波利唐朝时,北印度有一位佛陀波利,是罽宾国人。他怀着为教殉道的精神,到处探寻灵异的圣迹,由于听说震旦(中原)有文殊大士的道场,特地长途跋涉,渡过沙漠,要来礼拜参见,经过千山万水,到了仪凤...

不计较的人生,天更广,路更宽

不计较的人生,天更广,路更宽

朱自清在《匆匆》一文里写到:“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是的,人生短短数十载,昼夜交替,四季轮回;这一刻的时...

遇到有人伤害,管吧可能挨白眼,不管又不忍心,怎么办呢?

遇到有人伤害,管吧可能挨白眼,不管又不忍心,怎么办呢?

当遇到身边的人伤害生命,或者亲人朋友当着我们的面请客点活鱼活虾,是勇于制止呢,还是顾虑自己的面子或者怕惹麻烦而漠然处之呢?前几天,一个同事拿他小孙子过生日的视频给我看,他兴奋地说:“你看,这些美味佳...

自从建了佛堂,一家人都改变了!神奇吧?

自从建了佛堂,一家人都改变了!神奇吧?

生活中,我习惯对丈夫、孩子指手划脚,眼睛盯着他们的过错,嘴里苛责他们的举止言行,却对自己无限宽容。丈夫平时看似事事不与我计较,可他想做的事,即使知道是错的,无论你怎么说,他表面答应下来依然我行我素,...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朋友的巴掌与帮助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朋友的巴掌与帮助

朋友曾经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吵了一架,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个人一巴掌。那个人很伤心很伤心,于是他就在沙里写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写完后,他们继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