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佛心行禅:父亲的“绯闻”

父亲的绯闻

我与姐姐是听着同一个故事长大的。这个故事的大致情节如此:父亲在读中学时爱上了一个叫张菊花的女孩,后来发生了意外,张菊花被倒塌的危房砸伤。在她快死时,父亲当着很多老师和同学的面,拼命地、一声声地呼喊自己的爱情:我喜欢张菊花!张菊花,我喜欢你!在那保守的年头,父亲的举动无异于袖珍型的唐山大地震,早恋的他被赶出学校,并受到了全村人的讥笑

需要补充的是,这个伤感的故事却有个美好的结局:母亲是父亲的同班同学,在听到父亲吼叫般的爱情表白后,惊呆了,但又暗暗佩服父亲作为一个男人的勇敢。张菊花死后第四年,母亲做了父亲的新娘。

父亲的绯闻在邻居口中不停传来传去,一直到我与姐姐逐渐长大,我们还能听到这个令我们姐妹俩无地自容的故事。领居们说说倒还罢了,母亲也会时常提起。他们吵架时,气急的母亲会挂着泪朝父亲嚷:我知道,你喜欢的是张菊花,你从来不喜欢我。一听到这句话,父亲马上无话可说,只能尴尬地笑笑,然后低声下气地劝慰母亲,把所有家务承包下来哄母亲开心;而父母一旦甜蜜蜜时,母亲又会开玩笑:哦,你还想你的张菊花吗?说说看,张菊花有什么好?此时,父亲也还是尴尬地笑,他从不与母亲正面交锋。

说实话,那些年我恨死了父亲,因为他的浪漫多情,使我在小伙伴面前受尽了嘲笑,相信姐姐也有同样的感受。因此,我们拼命读书,终于如愿考取大学,逃离了令我们姐妹出尽洋相的家乡。

去年,是母亲60岁大寿,久不见爸妈的我终于回了趟老家。酒过三巡,姐姐快10岁的孩子突然问:外公,听说你小时候不爱外婆,你爱另外一个女孩,是真的吗?一屋子的热闹突然凝滞了,我们都尴尬地望着父亲。真想不到,父亲的绯闻要跨世纪地流传到我们的下一代去。

父亲这次没有尴尬地笑,而是轻轻抿了一口酒说:其实,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那个张菊花。父亲把脸转向母亲,继续说,丽香(母亲的名字),你记得不,那时张菊花的父母是现行反革命分子,被关起来了,剩下她与奶奶相依为命。她长得好看,但因为家庭出身问题,大家都瞧不起她,不愿跟她同桌。其实我也不愿意跟她交往,但我是班长,老师和我谈话,要我帮助后进同学,就安排我跟她坐一条板凳张菊花的爸妈其实不是什么反革命,都是大学问家,他们被抓起来后,张菊花才被赶到乡下来的。她家有不少书,有一天,她把一本书偷偷带到学校来看,指给我看一段外国人写的文字。那里面写着,人的一生里,最大的三个遗憾是:小时候没有父母的爱,长大没有恋人的爱,年老没有儿女的爱张菊花泪汪汪地告诉我,她的三大遗憾怕会全部凑齐的。后来,有一天下大雨刮大风,我们的破教室直摇晃,大家惊慌失措地往外跑,几十个学生争先恐后往外挤。你也知道,那门本来就破,哐的一声门框竟然倒了,上面的砖头就塌下来了五六个同学被压着了,张菊花的伤最重。那天晚上,医生对着一屋子围坐的老师同学和乡亲们摇头时,我们都吓坏了。也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起她说过的人生三大遗憾,一下子傻住了,就情不自禁地朝她喊了几嗓子张菊花,我喜欢你。其实,我并不喜欢张菊花,她没人照顾,有点邋遢,身上总有股味道。当时,我只是想让她少一点遗憾而已

我们都呆住了,为父亲流传了多年的绯闻背后的真相。一屋子人久久无言。

评:非亲非故,却为人受了一生的委屈。有时候的一念之善,不知道要你付出多少代价。但是,你一定要坚持。

(坚定)

美德是生命之树的根基,总有一天,会从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知义法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不是能成?

知义法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不是能成?

知义法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不是能成? 一般人只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贵,而不知道一切众生的生命可贵,更不知道慧命更为可贵!也就是说,只知道屠刀能杀害生命,却不知道心刀能杀害慧命!因为众生的识心善于分...

佛陀教你不生气:醒悟

佛陀教你不生气:醒悟

醒悟做人时时要有居安思危的态度。安逸的现状不见得稳固,如果不善加维护,随时保有一种岌岌可危的状态,那安逸的环境便容易变成困境;反之,尽管身处非常困苦的境地,也可能摆脱困境。自性即佛性,与自己的身体,...

佛教故事:因果日记:杀生减寿现世报

佛教故事:因果日记:杀生减寿现世报

杀生减寿现世报我要讲的是一个真实杀生减寿的事,是发生在我母亲身上的,那天是2008年12月8日,我已学佛二年了,我妈也跟着我敬香还不明佛理,那天我和妹都回家了,妹爱吃鱼,我妈很开心买回三条鲫鱼在水池...

乌龟报恩

乌龟报恩

烏龜報恩人性本善,即使受後天環境影響而養成種種習氣,清淨本性仍然存在。大部分的人看到善行義舉,都會有所感動,看到虐待生命的殘酷景象,則會感到不忍心,這就是慈悲本性的展現。有一則寓言故事──有位年輕人...

达真堪布:皈依时为什么要把怨敌观想在父母前面?

达真堪布:皈依时为什么要把怨敌观想在父母前面?

达真堪布:皈依时为什么要把怨敌观想在父母前面? 皈依时为什么要把父母观想在身边,却把怨敌观想在前面? 达真堪布解答:观修皈依的时候,观想自己跪在皈依境面前,左边是今生的父亲,右边是今生的母亲,前面是...

略说因果业报

略说因果业报

       什麽叫做因果?因果即是佛法,佛法即为因果。因为佛法包括宇宙间一切有为无为的真谛,释迦佛陀在娑婆世界说法四十九年,说了八万四千法门,总括起来,不离因果二字,也就是佛法。简单的说,宇宙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