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私心杂念,多作自我批抨,争论自然无存

《世法哲言》(三十)

久执之争,是为双错,原何也,互见其过兮,互识自优兮,久之误重,则弗见其对恼耳,由是无争于执也。

双方长时间互相执着的一种争斗,相互说长道短的一种争执,实际上是大家都有错,而不是某一方面的错误。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大家互相之间,都只看到自身的优点,总觉得自己有理,而没有注意各自的缺点、各自的不足、各自的错误,你说我的过错,我说你的过错,双方争执不下。其实相互不让争强斗胜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私心杂念的表现。而时间越久错误就越重。这时候如果我们反过来想一想,你在指责对方时,他痛不痛苦、烦不烦恼?我们在说他的时候,对方一定会很烦恼、很痛苦的。所以,如果我们把私心杂念去掉了,就不会去一昧的责怪对方的不是了,而多作自我批抨,这样,自然就没有争论可存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拉珍文集] 所知之障 害人至深

[拉珍文集] 所知之障 害人至深

所知之障 害人至深作者:拉珍愚昧的缔造者是无知吗?不尽然。例如当我们第一次置身于言语不通的异国他乡,扑面而来的所有知识你都会像抓救命稻草一样紧握不放,那时,对于那个陌生的环境,你彻底无知,但你求知,...

虚空藏菩萨经浅释(六)

虚空藏菩萨经浅释(六)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善男子,若灌顶刹利王有自在力,犯五根本罪,先所修习皆悉烧然,失安隐处远人天乐堕于恶趣。何等名为五根本罪?善男子,所谓灌顶刹利王,领国土有自在力,取兜婆[1]物及四方僧...

路怒症行人学佛后的心路历程

路怒症行人学佛后的心路历程

开车近二十年,我也算一名老驾龄司机。面对他人加塞、胡乱变线、强行超车等不良行车行为,我一直嗔心甚重。说有路怒症吧一点也不为过,我曾在行车途中看别人不顺眼,还与人动过手,为此在头上留下了纪念的“勋章”...

在家学佛女众的模范人物

在家学佛女众的模范人物

佛陀在世的时代,女子学佛而成为伟人圣者的,也真不知有多少?像摩河波阇提、莲花色尼、耶输陀罗、末利夫人、妙龄童女,以及华严经中的休舍优婆夷、慈行童女、婆须蜜多、自在主妇,法华经里的龙女八岁成佛,难摩经...

生存游戏

生存游戏

1942年的冬天,盟军的两支部队分别从红海东岸和地中海沿岸,向驻扎在北非的一个德***营挺进,任务是从那里的纳粹集中营里救出被关押的500多名英***人和北非土着。执行任务的是一支英***队和一支美...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

一个男孩在求学路上屡遭失败和打击。在确认他不适合在校读书后,他母亲很伤心。她将孩子领回家,准备靠自己的力量把孩子培养成才。可是这孩子无论如何都记不住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在妈妈眼中,这男孩是一个不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