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日常修行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

修行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人间,就没有修行可言。

日常中怎么修行呢?以下提出四点:  

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念佛有殊胜的功德,因为佛号可以驱逐我们虚假分别的安心。尤其当心烦意躁时,一心一意称念佛号,念到心无染着,自然就能放下身心挂碍的世界。念到“佛即是我,我即是佛”,念到自己佛性出来,那就达到念佛的目的了。

  

第二、以数息来呼吸顺畅:

要对治妄念,可以用念佛法门;对治散乱,则可用数息的方式。 《六妙法门》云:“于数息中,证空静定,以觉身心,寂然无所缘念。”数息就是数自己的息,呼气、吸气,这一呼一吸称做一息。呼吸要长短出入皆分明,缓慢的一进一出。调至呼吸平稳,气息不粗喘,慢慢的,平常生活、诗人处事中,也就能不慌不忙,气定神闲了。  

第三、以感恩来惜福爱物:

常怀感恩心,是做人处事重要的修行。感恩是美德,感恩是富有。因为感恩,所以能懂得惜福爱物,不致浪费。匮乏的人,总想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富有的人,却是心存感谢,寸寸想要施与别人。这个世界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东西要能与人共有共享,才能共荣共存。能够懂得感恩、惜福爱物,分享布施的人,就是人生最大的富有者。  

第四、以忏悔来反省言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最怕的不是犯了过失,而是犯了过失仍然不知道悔改。好比陷入错误的泥潭里,若能及时回头,仍可得救;如果一意孤行或自怨自艾,耽溺于过失中不肯自拔,则将愈陷愈深,终致灭顶。

所谓“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当无明烦恼生起现行时,只要察觉并懂得忏悔,仍然是个清净善良的人。个人常常忏悔,言行就会进步;人人都有惭愧忏悔的心,人我之间就没有争执,这个社会就会“共生吉祥”。  

修行是实践的功夫,是从身心行仪里流露出来的道德、涵养。有修行才有福德,人生也才会圆满。日常生活中要如何修行?  

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  

第二、以数息来呼吸顺畅,  

第三、以感恩来惜福爱物,  

第四、以忏悔来反省言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宜默不宜喧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宜默不宜喧

灵树院有一年夏安居的时候,五代时的后汉刘王坚持礼请云门禅师及其寺内大众全体到王宫内过夏。诸位法师在宫内接受宫女们礼敬问法,莺莺燕燕,热闹非凡。尤其刘王虔诚重法,故禅修讲座,无日无之。寺中耆宿也都乐于...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十九、八不缘起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十九、八不缘起

十九、 八不缘起˃第456 (335)经﹙上p414﹚ 不生不灭﹙有业报无作者﹚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

祈竹仁波切关于鬼神、非人、报梦、附身等一些问题的答问

祈竹仁波切关于鬼神、非人、报梦、附身等一些问题的答问

祈竹仁波切关于鬼神、非人、报梦、附身等一些问题的答问 问:先人回来报梦或附身,是真有其事吗?(大藏寺祈竹仁波切,下同)答:在先人往生后顶多七周,他的心识及中阴身早已依随业力而投生于六道的其中一道了,...

清谷道长是真是假,让我来告诉你吧

清谷道长是真是假,让我来告诉你吧

年轻男女,总是容易被感情困扰,有些人处理得好,就能继续和恋人在一起秀恩爱,而有些人处理不好,就会和恋人面临分手的危险。于是有人就开始在网上寻找一些可以帮助他们挽回感情的道家秘术和合符,但是他们总是在...

学佛了,还倒霉,我该抱怨谁?

学佛了,还倒霉,我该抱怨谁?

前段时间,一位每天烧香拜佛,貌似很虔诚的佛弟子,因为家人生了重病,觉得信佛没有用处,就把气撒在了佛菩萨身上,毁坏了家中的佛堂,扔掉了供奉的佛像。这真是令人痛心的一件事,又深感其愚痴和可怜。殊不知,这...

性天真佛

性天真佛

性天真佛有一位朱慈目居士,是一个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一天特地去拜访佛光禅师道:禅师!我念佛拜佛已经二十多年了,最近在持佛号时,好像不太一样。佛光禅师问道:有什么不一样呢?朱慈目道:我过去在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