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日常修行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

修行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人间,就没有修行可言。

日常中怎么修行呢?以下提出四点:  

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念佛有殊胜的功德,因为佛号可以驱逐我们虚假分别的安心。尤其当心烦意躁时,一心一意称念佛号,念到心无染着,自然就能放下身心挂碍的世界。念到“佛即是我,我即是佛”,念到自己佛性出来,那就达到念佛的目的了。

  

第二、以数息来呼吸顺畅:

要对治妄念,可以用念佛法门;对治散乱,则可用数息的方式。 《六妙法门》云:“于数息中,证空静定,以觉身心,寂然无所缘念。”数息就是数自己的息,呼气、吸气,这一呼一吸称做一息。呼吸要长短出入皆分明,缓慢的一进一出。调至呼吸平稳,气息不粗喘,慢慢的,平常生活、诗人处事中,也就能不慌不忙,气定神闲了。  

第三、以感恩来惜福爱物:

常怀感恩心,是做人处事重要的修行。感恩是美德,感恩是富有。因为感恩,所以能懂得惜福爱物,不致浪费。匮乏的人,总想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富有的人,却是心存感谢,寸寸想要施与别人。这个世界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东西要能与人共有共享,才能共荣共存。能够懂得感恩、惜福爱物,分享布施的人,就是人生最大的富有者。  

第四、以忏悔来反省言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最怕的不是犯了过失,而是犯了过失仍然不知道悔改。好比陷入错误的泥潭里,若能及时回头,仍可得救;如果一意孤行或自怨自艾,耽溺于过失中不肯自拔,则将愈陷愈深,终致灭顶。

所谓“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当无明烦恼生起现行时,只要察觉并懂得忏悔,仍然是个清净善良的人。个人常常忏悔,言行就会进步;人人都有惭愧忏悔的心,人我之间就没有争执,这个社会就会“共生吉祥”。  

修行是实践的功夫,是从身心行仪里流露出来的道德、涵养。有修行才有福德,人生也才会圆满。日常生活中要如何修行?  

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  

第二、以数息来呼吸顺畅,  

第三、以感恩来惜福爱物,  

第四、以忏悔来反省言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赵朴初:什么是因果相续?

赵朴初:什么是因果相续?

问:什么是“因果相续”?答: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类有种种无量的差别。...

素松白玉

素松白玉

来源:资料图原料: 白萝卜条、冷冻毛豆仁15克、红甜椒10克、香菇1朵、玉米笋(罐)1支、马蹄(荸荠)2个、素火腿10克、西芹10克、香椿酱1大匙、熟松子5克、芹菜叶适量、盐适量、香菇粉适量、海带粉...

观世音菩萨在太平洋维多利亚港口的感应事迹

观世音菩萨在太平洋维多利亚港口的感应事迹

观世音菩萨在太平洋维多利亚港口的感应事迹作者: 慈爱之心神迹感应故事,各宗教都有。至于它们的真实性,有时未必是可以用人类思维来想象得到的。佛教把超越已知科学,或者超越思维逻辑的感应事迹,称为不可思议...

地藏菩萨感应录:病来山倒谁不惧,虚惊一场当惜福

地藏菩萨感应录:病来山倒谁不惧,虚惊一场当惜福

各位师兄,说来惭愧,我在1993年就知道《地藏菩萨本愿经》了,当时诵过几部,也在十斋日里吃素,但家人不理解,说我很瘦,光吃素,怎么受得了!于是,我就放弃了,佛经放在书柜里,一放就是好几年。但是,我觉...

面粥三器施食,治愈重大疾病及鬼神病

面粥三器施食,治愈重大疾病及鬼神病

面粥三器施食,治愈重大疾病及鬼神病 一、面粥三器施食,治愈重大疾病及鬼神病 若复有重罪恶业累障难可除断者。每日咒乳粥以施饿鬼。满足七日。一切罪障悉灭无余。 又复一法。若人遇大重病及诸鬼病等。当作面...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46-250)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46-250)

246、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青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个孩子。他忙于生活,又忙于看家,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因而他训练了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孩子,咬着奶瓶喂奶给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