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佛法: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学佛就是要你认识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

慧律禅师

人这一生最难做到的就是认识自己,所以古希腊的智者在太阳神阿波罗的神庙门上留下了这样的警训:人啊,认识你自己!

不自知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活不明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活着,不明白人活着有什么意义。人生在世,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该干什么;活了一辈子,不知道自己究竟干了些什么,更谈不上幸福、成功。

自知,其实就是一个人生定位的问题,很多人活得够用心、够努力,活得忙碌,活得辛苦,但就是活得不快乐、不幸福、不成功,因为他们就是不知道什么该坚持,什么该放弃,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人活一世,必须要对自己有一种清醒的认识,才能活得明白,活得真实。西方有一句谚语: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整个世界都会为之让路。

佛法里面有一个词叫觉悟,什么是觉悟呢?著名学者于丹对这个词有过这样一番解析:觉是■字头,下面一个看见的见,悟是竖心旁加一个吾,所以觉悟本初的含义就是见我心,也就是有能力看见自己的心。

有一个学僧慕名求见著名的智常禅师。当时,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中刚好跑出一条蛇,禅师举锄便斩。

学僧见此情景,不以为然地嘲讽道:小僧久仰此地慈悲道风,可到了这里来,却只看见一个粗人。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不服气地问: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

学僧楞了一下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学僧愈发奇怪了,道: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就反问道:先不要管什么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

学僧毫不客气地道:当下。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你当下不见到自己,却来见我斩蛇做什么?

学僧终于有所省悟。

学僧是悟了,你是不是也像那个学僧一样有所启发呢?

上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篇古文,其中有这么一段话: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人们总是喜欢关注别人,却忘了花点儿时间去审视自己,所以才会有很多的烦恼。其实,人这一生应付自己就够头疼的了,更何况把别人的烦恼也加诸自己身上呢!

我们处在一个正在发生巨变的大时代,各种社会元素都在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也更复杂。当我们面对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一天都会比过去更迷惑,因为我们要面对的东西越来越多,可抉择的东西也更繁复。

当我们开始每一天的生活时,面对未知的人生,我们需要更多的觉悟,更需要去认识自己,以生活为依据,从佛法中找到一点儿简单的真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宽运法师:为什么要福慧双修_一个有关“福慧双修”的公案

宽运法师:为什么要福慧双修_一个有关“福慧双修”的公案

为什么要福慧双修?由于末世众生愚痴太坚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无法从中得到真正的利益与受用,所以现在修行人也好、念佛人也好,真正能得道的,就好像凤毛麟角毛一样,越来越少。因此我们今天有机会听闻佛法...

得 道 失 道

得 道 失 道

很久以前,在波罗奈国里,有座深山。山上古木参天,奇花遍地,人迹罕至。只有潺潺的溪水和偶尔的鸟鸣,才会打破这份宁静。  在这座深山里,住着一老一小两位仙人。老仙人是位得道者,面容清瘦,精神矍铄,雪白的...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泡沫的雪山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泡沫的雪山

泡沫的雪山海边有片广大的树林,里头住了五百只猕猴。有一次,海上聚起数十丈高的泡沫,皓皓如雪山,随潮浪而来,停顿在岸边。猴子们见了,互相讨论说:「哇!好大的雪山,我们到那雪山去玩玩,一定很快乐。」说完...

“百问百答”意味着什么?有人能做到吗?

“百问百答”意味着什么?有人能做到吗?

百问百答是什么概念?小时候,我们知道有《十万个为什么》,装着千奇百怪的提问与回答,好像知识的“万花筒”。可等我们长大了,才发现那些知识只不过是宇宙里的一粒粒微细的沙子。曾几何时,我们习惯了有问题上百...

老饲养员

老饲养员

老饲养员美国的天堂动物园里,新去了一个喂河马的饲养员。老饲养员给他上的第一堂课,让他有点接受不了。听起来也确实有点离奇。老饲养员告诉他,不要喂河马过多的食物,不要怕它饿着,以免它长不大。新去的饲养员...

雪庐老人净土选集-述学语录

雪庐老人净土选集-述学语录

雪庐老人净土选集-述学语录 李炳南居士主讲 弟子徐醒民敬记 净宗简介 念佛断障 预知时至 托梦 生处转熟 说信 真了生死 念佛妙法 恶知识 终日不忘弥陀 造境 须去险心 因地二力 庄严世界 清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