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你不生气:源自内心的新气象

源自内心的新气象

新年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贴上了新的春联,每个人都穿上了新衣,大家见面的时候都会互相恭贺新喜、新年大吉,这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时刻,世界充满了新气象。不过,贴新春联、穿新衣,这些就是新的真正含义吗?

有一位虔诚的女士,在自家屋后开辟了一片花园。她每天都勤于修理,所以枝繁叶茂、花香袭人。这位居士常将这些清雅的花,送到寺院去供佛。

寺院的住持禅师很欢喜地说:你每天都来插花、换水,以花供佛,一定能生生世世得庄严。

女士说:只是每天剪下花朵,送到寺院供佛,我的内心就得到宁静与清凉,这是我每天喜欢来供佛的原因。

禅师说:是啊!心中应无所求,当下就是清净。

女士又说:但是回到家我就会有烦恼,心不得安宁!我要用什么方法,让我的心清净呢?

禅师说:花瓶里的花,如果不护理,很快就会雕谢。你知道该怎样让花保持新鲜吗?

女士说:要时常换水。因为花茎浸在水中容易腐烂,无法继续吸收水分,花朵就容易雕谢。所以必须要每天换水,并且剪掉烂掉的梗及茎,这样就能保持花的新鲜。

禅师说:花的新鲜与我们身心清净的道理是相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常常自我净化、改进自新,才能保持身心清净啊!

新应该是改过,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更新,所谓新衣新面不如新其心。对于想要彻底改变心有怒气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向外是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潜伏于我们的内心。

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不快乐的事情,不能和自己的家人沟通也是一件不快乐的事情。有一个年轻人,他的问题是不能和自己的父亲沟通,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五年之久,五年中,他没有和自己的父亲说过话。

后来,这个年轻人接触了佛教,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决定使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变,而且,他想要的,是一种彻底的改变。

一段时间里,他努力改变自己。他的内心安静下来,他开始给自己的父亲写信,把自己每天的经历告诉父亲。他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一直是心平气和的,他的信中写了自己感受到的快乐,每一个点滴,他都告诉了自己的父亲。有一天他要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了,他告诉自己,要冷静,他确实也做到了。由于他的父亲不支持他清修,所以在电话里说了这样的话:你究竟在做什么?成天打坐修行呆在一起,你能得到什么呢?你对自己的将来就没有什么打算吗?面对这样的责问,年轻人没有生气,他是这样回答的:父亲,你知道吗?关于我自己的将来,我确实没有想太多,这是因为,目前我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自己的将来,而是我与你的关系,我很想亲近你,也很想和你交谈,我十分希望我们父子能够恢复正常的关系,如果我们的关系改善了,我会非常高兴。如果我们还像现在这样无法正常交谈,我是不会开心的,即便我拥有一个辉煌的未来,我也仍然不会开心。

年轻人的父亲有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当他开口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你说的没错,我和你一样很看重我们的关系。实际上,在年轻人禅修的六个月里,他给父亲写的信已经化开了父亲的心,父亲对他的感情,已经不单单是愤怒了。信里的那些美好事物,已经悄悄地改变了这位父亲,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样,都平和下来了,心里的正面种子也发了芽。从这之后,这位父亲几乎天天给儿子打电话,自不用说,他们的父子关系已经恢复正常了,而且,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快乐的感情。

要寻找快乐,你必须回到自己的内心,在你身体之外的地方,是不会有快乐的,尽管花费了很多钱买快乐,但最后你还是会发现,你买到的不是真正的快乐。关键的是,更新心灵,也意味着时时自省,涤除心内的污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做人的佛法:生命经不起等待

做人的佛法:生命经不起等待

生命经不起等待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禅语一个人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是什么?不是昨天的辉煌,也不是明天的希望,而是现在。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禅师在烈日下晒香菇,住持道元禅师看到以后,忍不住说...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巴利语汇解 六、道果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巴利语汇解 六、道果

巴利语汇解 六、道果弟子:巴利语svaka,直译作声闻,意谓通过听闻佛陀音声言教而修行、证果的弟子。如果依胜义谛,只有证悟道果的圣弟子(四双八辈)才能称为声闻;但若依世俗谛,则包括只要受了三皈五戒的...

使用结婚择吉日法 选择合适吉日 举行婚嫁

使用结婚择吉日法 选择合适吉日 举行婚嫁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对于人们来说,结婚都是一件大事。就像人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所以,人们重视婚嫁也在情理之中。人们重视结婚的表现在于,不会轻易定下结婚日期,而是...

星云法师:如何对待子女

星云法师:如何对待子女

父母,除了教育子女以外,还要对子女未来前途有一番帮助。如何对待子女呢?有五点意见: 一、教育子女不可为恶:我们教育子女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要让他做坏事。他讲坏话了,告诉他不要讲坏话;他有不当的行为,告...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偷米的人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偷米的人

偷米的人一对穷困的夫妻,过着清苦的生活,三餐都是吃甘薯度日,很少吃到米饭。有一天,太太回娘家,几天都没有回来,先生很是着急,就跑到岳父家,想把太太接回来。一进岳父家大门,看见几个工人正捣米,他就顺手...

高级佛学教本:第廿五课、真言宗(三)

高级佛学教本:第廿五课、真言宗(三)

第廿五课 真言宗(三)八、六大缘起地水火风空识六者,体性广大,周遍法界,名为六大。自有情的身心,乃至无情的山河器物,凡坚硬者,皆属地大,流湿者,皆属水大,光热属火,动转属风,间隔属空,知觉属识,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