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持虚空藏菩萨名号的殊胜利益

称念归依虚空藏菩萨

名号

第一:可以往生净土

第二:可以消灾避难

第三:现获大功德

第四:若有愿求 如官位、财富等都可以满愿

若欲渡海,欲求伏藏,欲求仙道,若系闭,若有别离,若怨憎会,若水若火,若刀若毒,若病蛊道,师子、虎、狼、毒蛇、盗贼等,种种怖畏及所须之物,是人应当称虚空藏菩萨名礼拜供养,应于彼起大慈父想,说如是偈:

“愍我愍我大悲称, 利益世间虚空藏,

 愿以大悲谛观我, 救我如是诸怖畏。

 大德施我功德利, 我今苦逼最贫穷,

 归依我尊大寂静, 愿得现乐及来世。”

尔时,虚空藏菩萨或现自身,或现他身,种种形色而安慰之令得解脱,所须之物亦悉具足

“复次,善男子,若有众生,闻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

或造形像,或设供养

是人现世无诸灾患,水不能漂,火不能烧,刀不能伤,毒不能中,人及非人无能为害,亦无囹圄、盗贼怨家、诸恶疾病、饥渴之苦,随寿长短必无夭横

临命终时

,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闻香,舌不知味,身不觉触,手足诸根不能为用,唯余微识及身温暖。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随彼众生所事之神而现其身,或转轮圣王身,或提头赖吒身,或毗沙门身,或毗楼勒迦身,或毗楼博叉身,或余天身,或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在其人前而说偈言:“‘四圣谛义, 智者应观, 若解了者, 能离生死。’

“善男子,时彼众生于命临终,既见其昔所事之神,又闻为说如此要偈,既终之后不堕恶趣,因斯力故速免生死。又善男子,若有众生心乐佛法,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于其临终而现佛形,为说偈言:

“‘佛智真实, 度生死海, 速求佛智, 得尽诸苦。’

“善男子,

时彼众生得见佛身,又闻此偈至心观察,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命终之后得生净国,永不更在五浊世界,

常获亲近彼佛如来,又闻妙法,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随彼众生临终之时,应闻妙法及应见僧,亦皆普示。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此不可思议方便智慧。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揭秘!我们没有前世的记忆原因竟如斯

揭秘!我们没有前世的记忆原因竟如斯

《六度集经》中记载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良久良久以前有一位国王,名叫察微王。他品行正直,志向高远,一心归依,禀赋好学,奉行佛教。因为他深刻领会了四大聚集。众缘无常,轮回六道,无我寂静的事理,所以经常给...

达真堪布:念虚空藏咒能增强记忆力吗?

达真堪布:念虚空藏咒能增强记忆力吗?

达真堪布:念虚空藏咒能增强记忆力吗? 念虚空藏咒能增强记忆力吗?达真堪布答:一讲这些咒语的功德,很多人都非常感兴趣,“我应该念这个、念那个,能祛病,能消业,能增长智慧,还能发财……”咒语确实是有这么...

净宗法师:《净宗略讲》之二

净宗法师:《净宗略讲》之二

一、序 讲讨论佛法判断一个法门是不是正法,是要以佛经和祖师的教言为依据,所以,教理是基础,是方针。莲友们讨论得很热烈,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所谓「闻、思、修」,听闻佛法,心中思惟,抉择正确的修学方针,...

星云大师:有缘人

星云大师:有缘人

有缘人洪师姐自从女儿满学法师在西来寺出家以后,就到寺里帮忙寺务,由于服务热心,态度亲切,深得大家喜爱,久而久之,她的本名已被遗忘,大家都喊她「学妈妈」。学妈妈有一项为人所钦佩的本领--虽然她一句英文...

觉海文集:唯心净土

觉海文集:唯心净土

《维摩经》中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此段经文是佛说唯心净土的真理。意思是说,一切行菩萨道的菩萨想得到严净佛土,应当先清净自己的内心,通达我法二空,舍离一切执着,随着自己...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今天又是十余位同学小聚的日子。沿着石子小路,踏过溪上小桥,隐约中听到了熟悉的谈笑声,看来我是来晚了。进入包间,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向我,异口同声笑道“说曹操曹操到“。“你们说我什么呢?”我问。小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