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你不生气:守财让我们变得疲惫

守财让我们变得疲惫

在我们的生活中,财富可谓是我们不愿舍弃的甜蜜负担。它总是有一种难以想象的魔力,使人服服帖帖地把生命交给它。

创造财富只是一种生命的冲动,而我们却把自己创造出的第二性的东西,人为地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意义,用来约束、奴役自己的生命,最终导致了价值的丧失,人性的堕落。

面对得与失,我们很难有平常心,常常会在患得患失中寝食不安。我们到底需要什么?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最需要、最不能失去的呢?

一个小职员,没什么钱,偶尔也会做一个发财的梦,梦想虽然没有成真,却依然过得很快乐。后来他真的拣到了一大笔钱,这些钱足够让他过上富裕无忧的生活。但自从拣到这笔钱后,他反倒每天都生活在痛苦和不安中,他想过把钱交给警察归还失主,又舍不得这笔自己一辈子都可能赚不到的巨款;他决定把钱留下,又觉得放在什么地方都不安全,生怕哪天这笔钱不翼而飞。每时每刻,他都在为那笔钱担心,并承受着良心的谴责。后来,他终于认识到,梦想的东西得到了,也不见得是好事。

另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定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获取财富。为此,他开始经商,做各种各样能赚钱的生意。他拒绝了一切其他爱好,从未读过一本小说,也从未进过影院和剧场,为了一百块钱,他和家人反目,被当地人认为是最没心肝的人。他一心赚钱,冷漠多疑,认识他的人没有一个人喜欢他。三十岁的时候,他成了一个百万富翁,五十岁的时候,他已经富可敌国。

在他赚钱的道路上,所有人都是他的敌人。尽管他也知道顾客是上帝,但除了想方设法掏空顾客的钱袋,他从未真正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想过。五十五岁那年,由于长期的烦恼和高度紧张,强大的他被疾病击垮了,他敛聚的大量钱财似乎也救不了他。重病期间,他开始反省自己的一生,认识到以亲情、友情、爱情和健康为代价来换取金钱,是一件多么荒唐的事。他一直都想要赢,表面上也赢了,其实却是一个最大的失败者。他开始思考如何用自己的钱来为他人造福。他资助穷人,参与公益事业,还成立了一个基金会,致力于消灭世界各地的疾病和文盲。当他的慈善事业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重和爱戴,他的心情也变得开朗起来,身体也奇迹般地康复了,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谢世。

我经常告诉自己,钱多了,我就要用更多的时间来吧它们花掉,那么这段时间我岂不是会把自己弄得很忙碌吗?除此之外,我还会没有时间坦然地读一段安静的文字,更不会在一片温暖的阳光里静静地坐坐。你有没有尝试过一动不动地看着一束阳光从一个角落移动到另一个角落?那是多美妙的时刻啊,你呼吸着阳光,注视着阳光,渐渐地,你似乎也变成了一束美丽的阳光,你的身上散发出动人的光彩,这时候,钱对你来说又有什么用呢?它们可是买不到阳光的啊。如果你说你要买一套带阳台的大房子,然后坐在阳台上晒太阳,那么,如果这个愿望不是那么容易实现,你要怎么办呢?沮丧吗?气愤吗?很紧张地守着自己不多的存款吗?请放轻松一些吧,不管对富人还是穷人,阳光都不会吝惜的啊。

有一个作家,一次花了一元钱买了张彩票,不料中了大奖。用这笔钱,他买了一栋豪华的别墅。可是,住进这栋别墅里之后,他变得离群索居,朋友们也很少来找他。在空荡荡的客厅里,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一天,他终于呆不下去了,便出门去寻访友人。出门前,他不小心把烟头弄掉在了地毯上,引发了火灾。一个小时后,他的别墅就化成了灰烬。友人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后,都来安慰他。重新获得友谊的作家却说道:没什么,我只不过损失了一元钱。

我们出生的时候,都是身无分文,无论是中彩票,还是劳动所得,钱财的获得都只是机缘巧合而已,和我们的心灵无关。我们劳动,关键不在于能获得多少钱财,而是在于通过劳动我们能锻炼自己的身心,能获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明白这个道理,钱财的失去就不会伤害我们的身心。

有一位老者,他的一生都过得不快乐,因为他预定的众多人生目标,几乎一个都没有实现。如今他老病缠身,自知在人世的日子已经不多。在这个时候,他才认识到,无论是为了什么崇高的或世俗的目标,都不应该以牺牲自己的好心情为目标。一个目标如果是好的,那么无论为此要付出多少代价,付出的人都应该是快乐的。为此,他希望世上的所有人,都不要像他一样以虚无的未来来糟蹋身在其中的现在。临死前,他想好了一段文字,亲自把它刻在了自己的墓碑上:

我本来可以成为世上最快乐的人,但我没有做到。我是愚蠢的!我的一生也碰到不少坎坷艰难,但我已明白,这些坎坷艰难并不足于将我摧毁。而我却因这些不重要的原因而一生不快,我希望活着的人不要在重蹈我的覆辙。不要总是自寻烦恼,自寻烦恼是人生最大的自我冤枉。记住,不要自己冤枉自己。做到这一点,你就可以成为世上最快乐的人。

老人没有想到,他的这段墓志铭,给人们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每年清明,他的墓碑前都会有很多献花,那是看了老人的墓志铭后重新变得快乐的那些人送来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养生】食物“断食” 身体更健康

【素食养生】食物“断食” 身体更健康

美味并不是健康的大敌,至少对于懂得科学进食的人来说,确实是这样的。美国Everyday Health网站所推荐的10种断食食物,不仅美味,还能帮助身体燃烧卡路里、排除多余废弃物,可以让身体得到更好的...

星云法师:轻声慢步

星云法师:轻声慢步

走遍世界各地,不管旅游也好,公务洽商也好,你会发现,华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讲话声音很大。 坐在飞机上、火车里,如果你听到某一个区域的声音特别大,你不必去分辨,那一定是华人;你在那一个观光区欣赏风...

行医济世,得道飞升

行医济世,得道飞升

晋朝的时候,有个人姓董名奉,住在庐山。他精通一些道法手术,替人家医治疾病,不收取金钱。严重的病患医治好了的,就叫他们种五株杏树;轻微的病患医治好了的,就叫他种一株杏树。过了几年,那地方就变成了很大的...

圣空法师:有幸遇到佛法就不要迷信

圣空法师:有幸遇到佛法就不要迷信

现在的人到寺院,烧烧香、拜拜佛,保佑我发财,保佑我开智慧,你说佛怎么这么倒霉啊?佛就是干这个的?愚痴到了极处了!我们现在做到的话,当下就是了。烧香,烧这么一个又大又粗的香,我不说嘛!干脆!你烧人民币...

糖醋素排

糖醋素排

材料:大豆蛋白素肉块、圣女果、香菜、洋葱; 调味料:盐、冰糖、素易鲜、植物油、酱油、米醋、姜片、生抽、老抽酱油、淀粉;方法:1、素肉块浸泡、洗净、焯烫、挤干水分,加入调味料腌制;其它菜洗净、改刀;...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 四念处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 四念处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 四念处四 念 处 菩 提 分------------一乘道------------「诸比丘!有此一乘道,能使众生清净、超愁悲、灭苦忧、证得正理、现证涅槃,谓四念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