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态度决定宽度

态度决定宽度

态度决定我们对事物的热爱程度。如果我们对自己所干的事业没有高度热忱的话,那就最好别去做这件事。态度是人生行动的温度计。好比生铁要放在一定温度的熔炉时才能达到融化的效果一样。

态度是可以改变的,但我们最好是在要去做这件事物之前,改变我们对事物的漠视,让态度把我们的激情充分调动起来,激情是人生的催化剂,用激情去做事,再艰难的事物也会被激活的。

态度是用认真作骨架的。改变态度,就必须始终把认真贯彻到底,任何有价值的态度改变,都不会脱离认真的胚胎。

我们应该明智地看到这一点:改变态度,是我们在遭遇到曲折的时候,需要认真面对现实,所选择的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论怎样,态度应该是积极的,当你热衷于去做好这件事的时候,这件事的成功率就非常大。

态度取决于我们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意识。每每当我们心灵受到刺激的时候,态度就会转变。这时候的转变往往有两个方向;一是重新开始,振作精神,另辟蹊径;二是就此消沉,麻木不仁。

改变对事业的态度,我们应该纠正三心二意的心态。我们必须执著在一个点上,持之以恒发展下去,结果终有厚报。

燕子以自己辛勤态度,衔泥筑巢,它成功了;而浮云终不能遮蔽天空,它始终过着流浪的生活。这是自然物象形成的两种不同态度的结局,人生也是这样。

我们必须闯过态度的狭隘关口。人生须豁达、大度。可是我们这种豁达和大度的心境并不为许多人长时间拥有。因此,我们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一直有着好的心态去处理每一件事,态度是有起伏的。但是我们人生的主基调必须牢固,即使有波荡起伏,只要我们态度的根基还纯正,那么事情终究是会做好的。

懒惰的态度,造就邋遢的事业;勤奋的态度,创造美好的事业。

改变态度,在你忧郁时,注入希望;在你犹柔时,注入果断;在你得意时,注入谦逊;在你苦难时,注入奋进。态度决定你生存;生存,取决于你的态度。

态度是一种本能的情绪。但这种本能的情绪是被我们人生的基本素质所左右的。态度每每向外界透露出我们心灵的观念。这种心灵的观念是我们思想修炼的结果。所以,态度取决我们的人文素养。高尚的人有高尚的态度,卑劣的人有他卑劣的态度。态度决定着我们人生选择的方向。

带着情绪去做事情,所做的事物就必须打折扣。情绪在主导着我们态度的本身。有很多人在没有去做事情时,首先就被自己的态度给打倒了。这样就会把原本简单的事变得复杂化,当我们与自己的心态纠缠不清的时候,即使眼前的事物很明朗,我们的视线也会变得模糊不清。

用认真的态度去做一件事,我们的精神会高度集中。工作的精力全神贯注集中在一个点上,智慧的能量就能够充分爆发出来。如同阳光下放大镜,把光集聚到一个点上,就会让火柴头瞬刻燃烧起来!由此可见,态度的能量爆发,是调动优秀思维的驱动器。不要放弃我们高度热忱的态度,良好的态度维系着创造事业的生命力。

态度是绷紧我们做好每一件事情的神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一场戏让这位皇帝对修行人彻底改变了看法

一场戏让这位皇帝对修行人彻底改变了看法

以前,梁武帝很尊重佛教,拜志公禅师为国师,皇帝对师父相当恭敬,有一天他告诉国师说:“今天我请你看戏,什么、什么人唱得很好。”皇帝的话当师父的不听也不可,以前的君和臣嘛,所以志公禅师就准许他了,说:“...

佛教人物故事:愚路尊者

佛教人物故事:愚路尊者

在佛陀时代,印度舍罗伐城的地方,有一位婆罗门种族的居士,他的太太虽然为他生了好多孩子,但是每次生下不久,就死亡了,这使他烦恼非常。有一次,他的太太又怀孕了,并且快要临盆了,这又使他焦急起来,他想他是...

海涛法师:意外流产的因果

海涛法师:意外流产的因果

海涛法师:意外流产的因果 结婚后怀孕过三次,但是三次的胚胎发育到心跳的时候就停止生长,请问这是什么因果?我该如何改变,并帮助流产的小孩? 海涛法师开示 经典大概有提到吧!过去世喜欢吃小动物或是鸡蛋...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十五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十五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十五集) 让我们先合掌恭敬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及念开经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放生文库:杀食生灵是自我戕害和践踏人性

放生文库:杀食生灵是自我戕害和践踏人性

圣雄甘地说过:一个民族的伟大与其道德上的进步程度,可以从他们如何对待动物来判断。──这正是保护动物的意义所在:减少动物在人类手里所承受的痛苦,也就是减少残忍与野蛮心态对人类自身的贬抑和戕害;保护动物...

索达吉堪布:出家人能否对在家人顶礼?为什么?

索达吉堪布:出家人能否对在家人顶礼?为什么?

索达吉堪布:出家人能否对在家人顶礼?为什么? 问:出家人能否对在家人顶礼?为什么? 答:一般出家人是不许给在家人顶礼的,像《梵网经》中云:“出家人不礼拜国王、父母等在家人。”《涅槃经》第六卷中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