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大德故事:拥有选择与回旋的余地

拥有选择与回旋的余地

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

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

「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

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

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

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还是从山坡上面滚落到原地。慧明稍事休息了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接着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是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

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然后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尘元的去向。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

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尘元向同修们解释:

「寺后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下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

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的啊。」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

「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 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

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然后高僧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元,

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堪验你们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世间痴情之人,执着于勇气和顽强者不在少数,但是往往却如故事中的慧明一样,

并不能达到心中向往的那个地方,只是摔得鼻青脸肿,最终一无所获。在己之所欲面前,我们缺少的是一份低头看的淡泊和从容。低头看,并不意味着信念的不坚定和放弃,

只是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回旋的余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实相念佛”——蕅益大师

“实相念佛”——蕅益大师

逆来顺受,2009(出自蕅益大师选录《净土十要问答撷录》) 非心非相门者。婆沙论明新发意菩萨,先念佛色相,相体相业相果相用,得下势力,次念佛四十不共法心,得中势力。次念实相佛,得上势力。不著色法二身...

李氏

李氏

李氏唐雍州鄠县,有李氏女,素持斋奉佛,甚具信心。家中供养木塑地藏菩萨像,高一尺六寸,颇具灵异。李氏有婢,年五十有余,邪见不信正法,一日,俟李氏他出,移像投诸宅外荒野中,李氏还家啼哭寻求,忽见像在野放...

简体注音|僧伽吒经结诵仪(莲唤恭诵)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佛教故事:杀生故事:妻因杀妾而堕落为羊

佛教故事:杀生故事:妻因杀妾而堕落为羊

妻因杀妾而堕落为羊刘道原,本来在四川省蓬溪县担任县官,后来辞官归乡。有一天,他住宿在朋友秦先生的家中,夜间梦见一个妇女对他哭诉说:我是秦先生的妻子,生前曾经谋杀我先生的姨太太,因而死后堕落为母羊,现...

达真堪布: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

达真堪布: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

达真堪布: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问: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答:无论我们诵经也好,念咒也好,都要有三个殊胜的摄持: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首先,念佛、诵经、念咒的目的是什么?然后,...

佛教故事:金刚经故事:演员陈坤:我每天都读《金刚经》

佛教故事:金刚经故事:演员陈坤:我每天都读《金刚经》

最近连续两次邂逅陈坤。本月12日乘一早的航班飞香港,去酒店的路上,听同行的人说,在行李提取处看见陈坤了。于是,给坤儿发短信,果然我们坐的同一架飞机抵港。他是来为电影《花花刑警》试装的。17日晚,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