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大德故事:拥有选择与回旋的余地

拥有选择与回旋的余地

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

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

「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

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

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

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还是从山坡上面滚落到原地。慧明稍事休息了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接着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是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

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然后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尘元的去向。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

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尘元向同修们解释:

「寺后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下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

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的啊。」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

「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 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

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然后高僧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元,

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堪验你们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世间痴情之人,执着于勇气和顽强者不在少数,但是往往却如故事中的慧明一样,

并不能达到心中向往的那个地方,只是摔得鼻青脸肿,最终一无所获。在己之所欲面前,我们缺少的是一份低头看的淡泊和从容。低头看,并不意味着信念的不坚定和放弃,

只是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回旋的余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老人高血压离不开这五大“食疗方”(图文)

老人高血压离不开这五大“食疗方”(图文)

 老人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不是眼睛花就是耳朵背,要不就是三高的现象出现。而对于老人所出现的这么一种毛病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并且及时的进行治疗才是最为关键。而我们现在就先来了解老人听力出问题了要如何判...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看经本第一百零三面,倒数第二行,从最后一句开始看起...

名人成长故事: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的成功故事

名人成长故事: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的成功故事

现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并不出身名门望族,这位黑人显贵原本家道寒微。鲍威尔年轻时胸怀大志,为帮补家计,凭借自己壮硕的身体,从事各种繁重的工作。有年夏天,鲍威尔在一家汽水厂当杂工,除了洗瓶子外,老板还要他...

达真堪布:学佛人不要装

达真堪布:学佛人不要装

达真堪布:学佛人不要装 修行人不能虚伪,不要伪装,要实实在在,自己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自由自在的多快乐啊!但我们这些人都是为别人活着的,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看别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不会自在的...

挽回婚姻:这些事千万不能做

挽回婚姻:这些事千万不能做

在婚姻生活中,一旦出现了危机,或者已经快要面临分离的阶段,这个时候,往往有许多争吵的矛盾随之发生。在争吵的过程中会让脆弱的女人变得更加的难过,作为女人,在挽回婚姻的过程中,这些事千万不能做。一:不能...

海涛法师:有什么方法可以消除我心中极度的悲伤?

海涛法师:有什么方法可以消除我心中极度的悲伤?

海涛法师:有什么方法可以消除我心中极度的悲伤? 问:儿子到美国读书十二年,却在毕业的时候舍报往生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方法可以消除我心中极度的悲伤?答:这除了他个人的业报之外,可能是你欠他的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