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常见的拜法

常见的拜法

每一个人,在孩童时期,最喜欢的一个节日,就是过年。凡是新年一到,孩子们都欢天喜地,不但有吃的、玩的、穿的,还可拿压岁钱;如向亲友长辈「拜年」,还能得个红纸包,里面包的,当然是人们最喜欢的-钱,这叫「拜年」。

记得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出外工作的时候,又要向亲友恭恭敬敬的辞别,这叫「拜别」 。

还记得,祖父、外祖、伯公、叔公他们老人家的生日,有很多亲戚朋友们来祝贺,长辈的是作揖,晚辈的要叩头,这叫「拜寿」。

长大出门,到了一个地方,如系去当官的,还得去拜望地方上的士绅、长者、前辈,这叫「拜客」。

在旧式的婚姻,新娘过门到了男方家中,在堂上举行婚礼,夫妻交拜,叫「拜堂」。

邻居及亲戚朋友们,有喜庆的事,要去他们府上,恭敬道贺,这叫「拜贺」。

三国时代,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白马祭天,乌牛祭地,结为异姓兄弟,这叫「拜把」。因人心不古,今天这种方式已经没有了。

从前在大陆民间,亦有求神拜鬼,向鬼神作揖、叩头问卜,以祈保佑平安的迷信举动,叫「拜鬼求神」。那是少数人的事,没有像台湾这样铺张浪费。

在道教有礼斗之法,乃是礼拜天上的北斗星球,以求保佑平安,纳福迎祥,叫「拜斗」。

在基督教,于每星期日,聚信众于教堂,举行祈求,对上帝作祷告的仪式叫「礼拜」。

按中国民间风俗,于每年的清明节,由长辈率晚辈祭祀先人的坟墓,叫「墓祭」,亦叫「扫墓」,简称为「拜扫」。

佛教在佛前举行仪式,讽诵经典,勤求忏悔,以冀消除业障,这叫「拜忏」。

佛教之拜佛,又叫「礼佛」,又叫「礼敬」。 净土论所说:「五念门」之一,皈命即是「礼拜门」。

佛教之「礼拜」又叫「和南」,乃恭敬之意。内心之恭敬,表现于身体致敬之仪法有九:

一、发言慰问。

二、俯首示敬。

三、举手高揖。

四、合掌平供。

五、屈膝下跪。

六、长跪合掌。

七、手膝踞地。

八、五轮俱屈。

九、五体投地。

经查徧许多典籍,在辞源、辞海、辞典、以及佛教大辞典里,都查不出「拜拜」这个名词,可见「拜拜」不是中国的固有文化,自不是中国固有的礼法,更不是佛教和道教的教法。

曾有人问我拜拜是什么教法?

我则答说是老太太们的教法。但回忆幼儿时期,祖母教我「拜拜」,供品也无非都是香花水果,绝没有杀生害命的罪过事情,如今见人拜拜,实在有些莫明其妙的感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51-155)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51-155)

151、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贫,后来贵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

番茄柠檬汁

番茄柠檬汁

基本特点 排毒美白,对预防色斑很有功效基本材料 番茄2个、柠檬2个、蜂蜜适量、冷开水50cc夏天最消暑怡人的美白方法,莫过于冲调一杯美味又有美白肌肤作用的鲜果汁了。柠檬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有抑制黑色...

法云法师文集:无伪的温情

法云法师文集:无伪的温情

无伪的温情法云法师朋友讲起了一则感人的故事。他家住乡村,门前那条小巷,一入夜就昏暗,虽然邻里早就提出要装路灯,但总是说过便算了,并未真正付诸行动,因为在人们心目中,都认为这是众人的事,自已何必强出头...

【素食养生】菊花茄子

【素食养生】菊花茄子

原料:主料:长茄子300克。配料:胡萝卜5克,面粉30克,色拉油750克,湿淀粉约8克。调料:番茄酱25克,碘盐5克,味精4克,白糖25克,姜末3克。制作方法:1、把茄子去蒂洗净去皮,切4厘米高的墩...

女性多吃黄色食物

女性多吃黄色食物

对于女性来说,黄脸婆一定是杀伤力最大的词!不想成为黄脸婆,多吃这7种黄色食物就够了,省钱又有效。菊花消肿安神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大,许多人常失眠,眼袋消不掉,皮肤还越来越粗糙,这些问题喝些菊花茶就...

省了一元钱,却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丑,太亏

省了一元钱,却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丑,太亏

有一次出门遇到邻居大姐,寒暄几句后,她得知我的目的地距离她很近,诚心邀我一同前往。她的热情,让我无法拒绝。我们边走边聊,很快到了公交站。我正准备掏零钱买车票,大姐赶忙把我包包的拉链拉上,说车费早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