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做人的技术含量

做人的技术含量

学会为人我们首先要研究人。人以善良为生存之根本,大多数人都在围绕着善良的本性进行工作、生活。但也有极少数的人改变了自己做人的本性,将善化为恶;恶的表演,是极为简单而残忍的,因而,我们在为人处世时,必须时刻警惕善的恶化,为人的技巧,务必懂得保护自己。

与周围的世界相处得很好的人,往往都是些老好人。老好人正是运用了圆滑的为人技巧,不动声色地将万物的矛盾化解在心里,以此寻找获得荣誉的机会。学会做一个老好人,有助于磨练自己的耐心。但做一个真正合格有益的老好人,应该善于去化解矛盾,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得到做人的新知,从而赢得人们的尊敬。

为人应学会识别人的真伪。我们要有得罪小人的勇气,同时也要有改变小人的策略;处理小人的矛盾,不能激化,要用缓和的方法,慢慢削弱他的锐气,然后利用时间去疏远你认为不可改变恶劣秉性的小人,让他忘记你的存在。

真诚是为人的基础。学会自始至终以真诚待人,你终会得到真诚的回报的。

为人有一个重要的法则:那就是把结交人的尺度时刻放在心上,把握好与人相处的距离;对于陌生人,我们应该牢牢记住,不要在第一时间轻易相信他,你要学会否定,即使摆在你面前利益,也不要为之心动;对于相处和睦的人,亲密的时间不宜过长,应有一定时间距离的间隔,距离才能使保持亲密的关系长久;而对形成壁垒的人,疏远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应在适当的时候,缩短隔阂的界线。这就如同流动的水一样,为人的成功技巧始终是在美妙的循环和律动中进行着的。而像死水一样固守的为人法则,时间一久会变味的。

把为人做得很成功的人,每每都要付出一定的利益。利益换人心,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但不能频繁用利益换取他人的信赖,因为利益是十分脆弱的,稍有不慎,你抛出的利益便是他人攻击你人格的砝码。

为人的基本要素在于你如何处事,把握为人处事的原则,关键要看你处理事情的能力和水平,事情处理的好,能力和水平得到充分释放,这样最易赢得人们的信赖。

为人意在自己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定出你为人的准则。

虚伪的人为人技巧总爱在热闹的场合恭维别人;诚实的人为人则以行动验证自己的忠诚。

在人的范围中间,我们会发现许许多多世界观的改变,因此,为人使我们真正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为人就是用对人的分析来解剖我们的心灵,由此也就产生了许多正确的为人技巧。

做人难,为人更难。最好的为人方法就是无私地舍去属于自己的利益。

世上只有产生完美的为人道理,而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为人境界。

忠诚的服务,利益等价交换,是为人的基本公式。为人有远近亲疏之分,掌握为人的分寸,留有为人的余地,这样,才不会使我们陷入短期的为人境地。

处世之道在很多方面是摸着石头过河。该拐弯时,就得拐弯,千万不要守住死理不放。我们看到灵巧的羚羊在躲避猎豹的追击时,运用巧妙的急拐弯,甩掉了穷凶极恶的猎豹。

人,过于谨慎会变得胆小;过于大胆会变得狂妄;过于谦虚会变得虚伪;过于善良会变得软弱;过于软弱会变得委琐。

舍得利益的人,才会得到处世的真果。这就好比鲜艳的花朵,在她牺牲自己短暂生命的时候,真正意义的果实便从它牺牲的位子上悄然诞生了。

跟聪明人沟通,是会带来烦恼的;跟小人沟通,是会带来是非的;跟傻瓜沟通,是会带来无奈的;只有学会跟自己沟通,跟自然沟通,才是有益于身心的。

在一个领导面前,你只有绵羊的本领;在两个领导面前,你开始显露狐狸的本领;而在同事面前,你只要具备黄牛的本领就足够了。

好冲动的人,并不是他性格直爽。是他的素质有缺陷,心灵空虚,沙土就会垮塌下来,冲动就产生了。冲动的后果,是我们时常感到后悔的事。

好心真的没有好报吗?这要看你的好心施舍给谁?给贪婪的恶人,他会穷凶恶极;给占便宜的小人,他会得寸进尺;给不明事理的穷鬼,如果今后你稍有照顾不周,他会立刻跟你翻脸;我们只有把好心给那些知恩图报的大量度的人,好心才有真正好的结果。

做一件好事很容易;做一件错事却有一定难度。为什么?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想把事情往好处做。往好处做的人多了,事情就越来越变得容易做。而做错事的人,却在不断总结经验,卧薪尝胆。因而,做错事的人取得的成就,往往很了不起,很奇特。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6.神奇的旃檀树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6.神奇的旃檀树

16.神奇的旃檀树从前有一位商人,他做完生意,准备走山路回家,却不小心在山中迷失方向。当时下着雪,道路全被大雪淹没,商人眼见回程的路已经断绝,前进的道路也没有了,他不知如何是好,便仰天大哭了起来。山...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四十四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四十四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四十四集) 尊敬的各位法师,同修大德,大家好。阿弥陀佛!我们继续来看《无量寿经》第六品第十九愿的经文,我们上午这一段经文讲到一半,只讲到:「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

圆慈法师:四无量心的修习

圆慈法师:四无量心的修习

慈的瑜伽行者,当观察恚的过患及忍辱的功德。如长部中说贤者!若为恚所战胜,为恚而夺取其心者,则杀害生物。初修慈的人,为了避免贪欲的生起,不应对异性修慈;为了避免起忿怒,则不应对仇敌修慈;为避免疲倦的生...

跪行绕佛的,深山古刹苦修僧

跪行绕佛的,深山古刹苦修僧

跪行绕佛的,深山古剎苦修僧 深山里,有一个普通僧人,一个虔诚佛弟子。他严守清规,日中一食,一句佛号不断,跪行绕佛,日日如此。他居住简陋,百年石窑,无暖、无电、无好饭,吃水自己担,柴火自己砍。他是谁...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狐狸的鬼话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狐狸的鬼话

在森林里的一块空地上,食肉动物们正在进行四年一度的首领选举。条件当然是根据猎杀的本领和平时的威望。狮子和老虎理所当然地当上了一、二把手(注1)。正当豹和鬣狗准备竞争第三把交椅时,狐狸举手问道:我能当...

阿凡提的故事:不好意思的事

阿凡提的故事:不好意思的事

阿凡提有一位朋友,常向阿凡提借一些零钱不还。一天,他又来向阿凡提借零钱。阿凡提问他:朋友,你向我借这点零钱,到时我不好意思向你张口索要是吗?对!朋友回答。那么你又不缺胳膊、不缺腿,不好意思向我借整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