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布施法要

布施法要

「布施」这个名词,是从印度语「檀那」或「陀那」翻译过来的。檀那与陀那的意思,即为布施。凡以自己的财物分布给他人名为「布」,以人之忧为忧,戚人之苦为苦,人饥己饥,人困己困;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克己待人谓之「施」。行布施的人,称为「施主」或「檀越」。檀者即施也,若人行布施,福报所感,来生得超越贫穷苦报,获得福乐善报,故名为越,是名「檀越」。梵语又称檀越为「陀那钵底」,因为陀那是施,钵底是主,合起来就是「施主」的意思。

自佛教文化传入中国,慈悲喜拾,乐善好施的美德,即遍布于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合流,形成了世界上更为优美的文化。几千年来,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少光辉灿烂的史迹,同时也造成了中国民富国强的世代。后来因人心不古,道德沉沦,无我利他的精神,渐渐消失,自私自利的不良现象,日渐产生,因此人们亦逐渐贫困了。虽然仍有许多乐善好施的人,但大多数心中,多多少少总因贪心所使,先是自己有所祈求,因而求利,进而贪名。凡修桥筑路要留名,布施建寺要留名,塑造佛像要留名,做了点慈善公益要留名,僧尼向他化缘要留名,帮助别人之穷困也要留名心中总存着一种希求福报的观念。有些甚至于稍微布施一点,做了些微善事,也要向人宣扬,有的连一点布施心都没有,拿着三枝香摇摇拜拜,硬求佛祖菩萨,天公神鬼保佑平安大赚钱。世人如此,不但得不到保佑增福;相反的,有许多常行布施的人,家道日渐穷困衰颓,甚至灾难横生。有些人觉悟到,这可能是另有业报,但有的竟愚痴到怨天尤人,责怪有求不应,因此不信善有善报之说;有的竟认为,为善恶报,久而久之,连一点布施心都没有了,反而还要在穷人身上打主意,共业所感,当然会造成了不可收拾的灾报。究其原因,不是行善没有善报,乃是所为之善,不得其法,福田为贪欲的砂石所积,福报之种子不能长出茁壮的芽苗,那里还能谈得到开花结果呢!

布施有布施之道,人们应该如何布施,才是合法呢?依佛教所言,布施要「三轮体空」,才算如法。所谓三轮是指「布施者、受施者、所施物」。凡是布施行善的人,有这三种相存于自己的意识中,谓之「有相三轮」。而不能算是真正的「檀波罗蜜」之行(波罗蜜即究意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样不能算是真正究竟的布施。在心意中,应该消灭三轮之相,于无相而行布施。虽有布施之行为,但无任何希望与祈求的意愿和心念,这才称得「三轮清净」的究竟布施。这种无相布施,不但是物质的「财施」,且包括精神方面的「法施」与「无畏施」。金刚经上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是要把行施的这三种相,从自己心中除遣无余,使自己之心田,成为最清净毫无杂染的福田。心地观经上说:「三轮清净是檀那,从此修因德圆满。」唯有去此三种众生之轮相行施,久久不懈,不厌不恼,不生退悔颠倒之心,一旦善业所感,福报因缘成熟的时候,不但灾难远离,家门清吉平安,子孝孙贤,大富大贵,一切福德感报,水到渠成,自然圆满,不求而至。不特佛法如此教人,即中国亦相传「为善不欲人知」的美德圣训,就是西方的耶稣,也教人为善与奉献,「右手做的,不让左手知道。」由此可知,佛教三轮清净布施的重要性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迦叶宿命

迦叶宿命

从现在倒数上去,九十一劫之前,有毗婆尸佛出世,即是‘过去七佛’之第一佛。毗婆尸佛入涅槃后,他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造起宝塔来,用七宝庄严,供奉佛身舍利。渐渐年深月久,宝塔旧了,塔中原有佛...

达真堪布:地球是否有消失的那一天?

达真堪布:地球是否有消失的那一天?

达真堪布:地球是否有消失的那一天? 问:地球是否有消失的那一天? 答:地球肯定有消失的那一天。佛讲,内情众生和外器世界都是无常的。内情众生,指我们这些有情众生,离不开生老病死;外器世界,指这些山河...

净土法门法师:跟诸佛菩萨求感应用什么?用清净心

净土法门法师:跟诸佛菩萨求感应用什么?用清净心

我们要想跟这些诸佛菩萨求感应,用什么?用清净心。心里面有杂念,心里头有妄想,有分别执着,感应就没有了;心清净,没有这些东西,感应很明显。佛跟佛有感应,佛跟菩萨有感应,佛跟六道众生有感应,佛清楚,众生...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恶品·第九品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恶品·第九品

恶品第九品一位穷苦婆罗门的慷慨奉献行善要趁早,并且要制止心,不要去作恶,若迟疑,则心易于造作恶行。 (偈116)舍卫城里有一对夫妇,他们只有一件外套,所以夫妇两人无法同时外出。因此,太太白天去精舍,...

互联网+药师坛城+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15)“法施”分享

互联网+药师坛城+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15)“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药师七佛分别为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无忧最胜吉祥如来、法海雷音如来、法海胜慧...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6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6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6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 第二卷 发大誓愿第六【之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