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欲乐与法乐

世间上的人,种种的营求,都是为了追求快乐。快乐处处求,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欲乐,一种是法乐。

所谓欲乐,一般说,世间上有“五欲”——财、色、名、食、睡。

财——财富人人都想拥有;拥有财富固然可以为人带来快乐,但是“人为财死”。因此,有钱有财有时也会带来许多的灾祸,财富有时也会造成许多的不幸。

色——男女情爱固然可爱,但是“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爱得不当,往往增加许多无谓的烦恼,造成“欲海狂澜”,不可自拔。

名——善名美誉,人人喜爱;可是“誉之所至,谤亦随之”,爬得高,跌得也重。甚至“盛名之累”,有时候也会带来许多的不幸啊!

食——千奇百味的饮食,固然饱人口腹;但是多吃,肠胃消受不了。所谓“病由口入”,何况很多的罪业,有时候也是由吃所产生的。

睡——睡,本来也是一种享受,但是睡多了,成为懒散,被人讥为“好吃懒做”,自己的前途也难以有很好的开展。

所以,世间的五欲之乐,只能说是一半乐,一半苦,苦乐参半。因为,“欲乐”有染污性、有短暂性、有不确定性,所以一个人种种的辛苦,种种的勤劳所追求到的欲乐,原来里面也有危害健康的毒汁。

自古以来,圣贤都是教诫大家不可以纵欲。佛陀虽然不是完全教诫世人要禁欲,但是,欲需要疏导,欲海波澜,需要导之以正,所以要追求“善法欲”。

“善法欲”就是能带给人“法乐”,所以法乐就是精神上的快乐、真理上的快乐。例如行仁行义,就会为自己带来快乐;又如正知、正见、正念,也会给人带来法喜;甚至读书明理、听经闻法,都会带来法乐。禅坐里面的轻松自在、安祥和谐,自是一般的欲乐所不能比;蒲团上的虔敬谦虚,与圣贤接心、交流,其安乐更非世间的欲乐所能比拟。喜舍结缘,更能在大众里得到许多的法乐。

所谓“欲乐不可纵,法乐不可无”;聪明的人儿,在快乐之门里进出,你要那一种快乐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请您解释一下这三重境界

索达吉堪布: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请您解释一下这三重境界

索达吉堪布: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请您解释一下这三重境界 问:前些时候,我看到一段话:“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

佛教与素食的关系

佛教与素食的关系

世界上许多素食者都是基于宗教的因素而食素。佛教主张不杀生,佛教《涅盘经》:“佛说:吃肉的人断大慈悲种子”。另外在佛教的《楞严经》中还有“永断五辛”的说法,五辛是葱、蒜、洋葱、韭菜及兴渠,在佛教中认为...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三十六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三十六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三十六集)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经》,请大家打开经本第六品「发大誓愿第六」,这品的经文是全经的核心,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无量寿经》就是...

道家素食格言

道家素食格言

《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不得杀伤一切物命”(4), “不得渔猎伤煞众生” , “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 以及“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老君二十戒》:“勿食含血之物”;《老子化胡经》:“戒之不食...

想要挽回感情 就必须要去学习一些新招

想要挽回感情 就必须要去学习一些新招

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他们的感情也会有身体一切,对于真正相爱的两个人来说,他们的感情都会比较深,偶尔出现吵架的时候,可能他们就会说是要面临着分手的现象。很多的情侣可能有时候会因为一件小事吵架,但是吵架...

佛教故事:法音集:回头是岸

佛教故事:法音集:回头是岸

回头是岸守成法师著昔有外道婆罗门妇,名曰:提韦。因夫亡而家贫,自念孤苦穷窘,命途多舛。于是,欲自焚身,禁祀天神,愿求当来,福报胜今。时有沙门,名曰:辩才。见其愚痴无智,妄举轻身,遂教化提韦女曰:譬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