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欲乐与法乐

世间上的人,种种的营求,都是为了追求快乐。快乐处处求,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欲乐,一种是法乐。

所谓欲乐,一般说,世间上有“五欲”——财、色、名、食、睡。

财——财富人人都想拥有;拥有财富固然可以为人带来快乐,但是“人为财死”。因此,有钱有财有时也会带来许多的灾祸,财富有时也会造成许多的不幸。

色——男女情爱固然可爱,但是“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爱得不当,往往增加许多无谓的烦恼,造成“欲海狂澜”,不可自拔。

名——善名美誉,人人喜爱;可是“誉之所至,谤亦随之”,爬得高,跌得也重。甚至“盛名之累”,有时候也会带来许多的不幸啊!

食——千奇百味的饮食,固然饱人口腹;但是多吃,肠胃消受不了。所谓“病由口入”,何况很多的罪业,有时候也是由吃所产生的。

睡——睡,本来也是一种享受,但是睡多了,成为懒散,被人讥为“好吃懒做”,自己的前途也难以有很好的开展。

所以,世间的五欲之乐,只能说是一半乐,一半苦,苦乐参半。因为,“欲乐”有染污性、有短暂性、有不确定性,所以一个人种种的辛苦,种种的勤劳所追求到的欲乐,原来里面也有危害健康的毒汁。

自古以来,圣贤都是教诫大家不可以纵欲。佛陀虽然不是完全教诫世人要禁欲,但是,欲需要疏导,欲海波澜,需要导之以正,所以要追求“善法欲”。

“善法欲”就是能带给人“法乐”,所以法乐就是精神上的快乐、真理上的快乐。例如行仁行义,就会为自己带来快乐;又如正知、正见、正念,也会给人带来法喜;甚至读书明理、听经闻法,都会带来法乐。禅坐里面的轻松自在、安祥和谐,自是一般的欲乐所不能比;蒲团上的虔敬谦虚,与圣贤接心、交流,其安乐更非世间的欲乐所能比拟。喜舍结缘,更能在大众里得到许多的法乐。

所谓“欲乐不可纵,法乐不可无”;聪明的人儿,在快乐之门里进出,你要那一种快乐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黄秀芝老居士往生记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黄秀芝老居士往生记

黄秀芝老居士往生记居士念佛往生的故事时有听说,但你听说过到别人家里往生,又有二百多人从四面八方自发前来,为往生者轮班助念,并亲眼共睹往生者种种殊胜瑞相的事吗?笔者怀著一颗好奇而又敬仰之心应约前往拜访...

佛说能成为夫妻的原因

佛说能成为夫妻的原因

1.难为夫妇《分别功德论》译:这个故事是说有一对夫妻,女人先死,死后做了天女,用天眼看丈夫天天扫塔,于是就对丈夫说你加油扫塔,以后升天还来做我丈夫.她的丈夫于是很努力,这个天女又来说:你修的福报超过...

音不同含义也不同:诸佛有密语无密藏cang,般若波罗蜜多是秘密藏zang

音不同含义也不同:诸佛有密语无密藏cang,般若波罗蜜多是秘密藏zang

《大般涅槃经》云:诸佛世尊唯有密语无有密藏......如来实无秘密之藏《大般若波罗蜜经》云: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秘密藏中,广说一切无漏之法,声闻种性补特伽罗修学此法===============细心的读...

西天祖师与魔王的灰色幽默 魔使你成就

西天祖师与魔王的灰色幽默 魔使你成就

魔在磨砺着我们的信念和意志,使我们成就。禅门西天第四代祖师名叫优波毱多,吒利国人。他虽然出身低微,却聪慧过人,年十七岁时,碰到三祖商那和修尊者的点化而削发,事师三年,得尊者心印,号西天第四祖。商那和...

达真堪布:现在人每天工作什么的都很忙,没有时间学佛修行怎么办?

达真堪布:现在人每天工作什么的都很忙,没有时间学佛修行怎么办?

达真堪布:现在人每天工作什么的都很忙,没有时间学佛修行怎么办? 问:现在人每天工作什么的都很忙,没有时间学佛修行怎么办? 答:这里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什么是修行?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要在...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五十五节 童子睹异,老人免遭沉溺之灾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五十五节 童子睹异,老人免遭沉溺之灾

第五十五节 童子睹异,老人免遭沉溺之灾煮云法师著再说明朝有一个张老头儿,他是江苏苏州皋桥人,平常崇敬佛教,最喜斋僧。在万历辛亥年的春天,将往普陀山朝拜观音大士,携带了一个八岁的小孙子同行。张老头儿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