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初恋与失恋

初恋与失恋

这是我们爱恋最难忘的一分钟。当第一次目光交织出春天花蕾的时候,我们会对林荫道上斜阳拉长的影子说:初恋是如此美妙,它是我们把美好的记忆锁在心灵深处的语言。

初恋的执着,让人想象到这是来自于高山危崖上一股清澈透明的瀑布,既然全心投入,就会义无反顾奔向情感的汪洋。

一见钟情,这是少男少女们最容易犯下的一件美丽的错误。但这样简单的错误是美丽的,至少他们曾有过一秒钟让心灵动情的时光。

初恋是少女们翻开情感世界最美丽的一页,那双凝聚着纯情泪水的双眼,所写下的每一行字、每一句话、每一种神态,都在向你表明,爱是唯一的,不掺有任何杂质。

为什么初恋往往留给我们的只是一种美好的回忆?时光老人微笑着说:正因为它太完美无缺,所以不能长久。

早开的花朵容易凋谢。最初的恋情大多都不能长久。纯粹的激情容易让情感的目光看走眼,初恋美好但不完美。

动心而不动情,这是初恋鲜明的写照。

清醒时的初恋就像深藏在老窖里的美酒,时间越长,味道越甘甜醇厚。

初恋是人类情感最美丽的季节,它产生出来的珍贵资产是情真意切。

初恋所表现出的纯洁与人类的羞怯是一致的。害羞是进入初恋最显著的特征。

刻骨铭心的初恋往往隐藏着惨痛飞迸的影子。这是因为彼此年龄太幼稚的原因,毫无保留倾尽情感。结果,一旦恋情失血,情感的心灵就会显得格外苍白。

能深藏得住初恋的人,便是最容易得到幸福爱情的人。最初激情迸发,应该有一段冷却时间。就像出炉钢铁,只有冷却淬过火后,才更加坚硬、耐用。完美的初恋,需要这样一个淬火冷却的过程。

要捍卫初恋,就不要丧失培育初恋的权力。初恋的情感是很容易消耗殆尽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培育初恋,补充情感的养料,这样,初恋才能够延续持久,情感才会越加成熟起来。

学会珍惜初恋,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比它更珍贵,它只有一次,是你情窦初开、怦然心动的一次,是我们学会真爱的开始

初恋与失恋常常是一个因果关系。得到,并不一定拥有;拥有,并不一定长久。把初恋经营长久的人并不多,而饱尝失恋之苦的人却非常普遍。这说明,初恋只是一个简单地寻找情感的过程,而失恋却是真正拥有长久情感的开始。

单相思的失恋是一种清纯而简单的失恋。这种爱所激发的热情会日俱增。当爱遭到拒绝时,痛苦是暂时的;单相思的失恋是一种爱情经验的积累,它是初恋的一个分支,虽然短暂,却耐人寻味。

失恋是一种爱之权力的选择,它极容易转化为愤恨;当失恋转化为愤恨的时候,危险便把你推到悬崖峭壁上。宛如自然之风,当它柔和时,是在催生万木花朵;而当它暴怒化作狂风暴雨时,就自然转换成摧残万木花朵罪人。

当真爱的泪水失落在秋叶上的时候,飘零的秋叶和那猎猎的秋风会对你说:为真爱坚持住你情感的堤岸,莫让全部眼泪崩溃于秋天的堤岸,春在就在那枚秋叶覆盖着的土地下面呢。

失恋的心态是不稳定的。我们会为它坐立不安,它常常利用我们不稳定的心态,操纵我们的情感,为此,我们面对失恋需要保持一颗高贵的心和冷静的头脑。

失恋来自于多方面的因素,这正是我们直面人生、修正情感的一个好机会。

失恋的根源多来自于最初的浪漫,纯情的浪漫会掩盖许多情感的缺点,一旦浪漫的云雾消散开,情感真实的暴露,会使我们流下许多悔恨的泪水。

失恋也是一种对爱情执着的考验。情感事物往往都有一个考验期。双方一旦拉开距离,才会发现彼此的真美和真丑来。树木失去花朵,不一定都是坏事。为了果实的事业,花朵甘愿牺牲,而日后情感树木上却结出累累硕果。

失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爱情语言,那就是在你被拒绝后的苦恼中溢出心窝的脆弱眼泪。

失恋加深了我们对爱情的记忆,那是一笔书写在心灵边缘的财富。

失恋并不意味着我们失去了最珍贵的感情。相反,我们建立在失恋基础上的经验,会为我们赢取更有魅力和价值的爱情。失恋是一种特殊自我疗伤语言。情感难言的苦楚,往往只有自己知道。情感是保守的,同时也是放纵的,

失恋是培育成熟情感的作坊,我们任何人的初恋都带有幼稚童贞的影子。这是人生情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没有任何权力去阻止它自由生长。

没有真正失去,就没有真正得到,爱情也是这样。

初恋是情爱动情期,热恋是情爱昏迷期,失恋是情爱清醒期。不同时期始终是一个从幼稚到逐渐成熟转换过程。幼稚容易为情所动,昏迷容易为情而所痴,清醒才是感情大彻大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书房装修讲究安静 几个注意事项你不可不知

书房装修讲究安静 几个注意事项你不可不知

一些喜欢读书的家庭会单独的设立一个书房,或者是一个单独的办公区域,这个时候这个区域的风水也是需要注意的,以下的这几点书房装修风水禁忌,不知道你都留意道了吗?一、要安静书房需要很安静,因此,在选择区域...

慈善与佛教的渊源

慈善与佛教的渊源

佛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慈善家,《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典中慈悲助人、护生救苦的思惟与事例,比比皆是。佛陀于以前生中舍身饲虎、割肉喂鹰,于现世为彻底解决众生生老病死...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人往高处走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人往高处走

人往高处走有智慧的人处事能够高瞻远瞩,看得远,想得透,事情尚未发生,便能防患未然;路不敢走绝,事不敢做尽,人生留有转寰的余地。而愚痴人只看到近功短利,巧取豪夺,等到铸成大错,尝到恶果,只能徒呼奈何了...

净土法门法师:已经造了这些罪业,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师:已经造了这些罪业,怎么办?

欠钱的还钱,欠命的偿命,你说这个因果多可怕。你杀一个众生,你将来要还一条命,杀两个,你要偿两条命,你杀多少,你将来要偿多少命债。修行证果也不行,不能说修行证果就没事了,就可以欠帐不还钱,欠命不还命,...

稻田养鸭 稻香鸭肥生态美

稻田养鸭 稻香鸭肥生态美

吉林市丰满区前二道乡农民增收有道,在稻田里养起了鸭子。如今,不但鸭肥,而且米香,今年,水稻还没成熟,就被一家米业公司全部签了订单。在吉林市前二道乡记者看到,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里,三五成群的鸭子正在稻苗...

十修死想观,观观入道

十修死想观,观观入道

死想第一(人死时心脏和呼吸均告停止,其状可畏)有爱皆归尽,此身宁久长?替他空流泪,谁解反考虑?所爱竟长别,凄凉不忍看;识才离故体,屍已下空棺。夜火虚堂冷,秋风素幔寒;劝君身在日,先作死时观。胀想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