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翅膀的高度

翅膀的高度

苍鹰在选择翅膀时,它首先想到了今后在天空盘旋的高度。

立志是我们与生俱有的一种求生欲望。然而,在我们年龄成熟期所产生的立志则非常重要。当我们选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就要锲而不舍去努力奋斗抵达这个目标。

我们要学会在平常的生活里,磨练自己的志向。我们要学会积累、要学会准备,不要马上就想抵达你所界定的目标,我们的志向就像滴水穿石一样,是缓慢的,循序渐进的。

对于普通的人来说,他的志向目标是很简单朴实的;对于智慧活跃的人来说,他的志向是奇异的,充满想象空间的。立志也要因人而异,不要用强求的手段,拔高立志的目标,我们有时也要顺其自然的发展,在自然发展的规律中寻找立志契机。

每一个人都有他特殊能力的激情点,但这个激情点的爆发时间有早有迟;有的人在少年得志,有的人在青年时才懂得立志发奋,不管怎样,能力的爆发,是建立在立志基础上的,我们必须牢固地打造好这个基础,才能使能力持续、健康地发展。

立志是我们走上健康生活的标志。它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是我们寄托在心灵上的成熟的果实。

学会立志,既要看到眼前工作的平凡,又要看到将来目标的辉煌,它是一项有计划的行动,凡是无序的、无长久耐力的立志劳作,都将是徒劳的。

好高骛远是形成我们不切实际立志的通病。我们过高的要求,往往会架空我们实际能力与近期或远期目标的距离,成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我们不要强求从小立志,把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心过早地关进立志的笼子里。相反,我们应该打开立志的笼子,让孩子尽量去接触自然阳光雨露的滋润,使他们心灵得到自由元素的充实,为以后较为成熟的志向能力的爆发,做好准备。

立志的空间非常广阔,它那非凡的光辉,涉及到我们生活空间的各个领域和层次。所以,我们不必自卑自己所处于的劣势的地域,只要努力,就能达到。

立志也要有胆量,要有不被任何艰难险阻征服的勇气,每每在最关键的时刻坚持下来,成功的曙光就在眼前。

尽管黄豆在石磨里呻吟,最后宁愿粉身碎骨成粉末,可是,就是在这样研磨的过程中,它的愿望达到了,磨出了富有营养价值的豆浆。豆浆经过卤水点化,又成型为洁白细腻的豆腐,这就是黄豆整个磨难的旅程。

我们人生旅途,所经过的风风雨雨磨练过程,就像磨豆腐一样,必须把我们人生的每一个足迹,磨砺得彻底透亮。这样,智慧的源泉,才会源源不断输入进我们的血液,然后经过深思熟虑的实践经验加工,转型成我们人生的财富。磨砺虽然是痛苦而艰辛的,但是,磨砺的价值是无限辉煌的。不然,未经过打磨的人生,就跟永远得不到石磨研磨的黄豆一样,它是看不到自己细腻洁白的一面。

经过痛苦磨砺的人生,才能显现出真美来。

我们应该主张在孩子真正懂事的时候开始明白一些浅显的立志道理。立志的过程和目标是枯燥的、寂寞的。这个期间,我们或许会给自己的孩子灌输包含着许多立志道理的大话、废话。如果强加与孩子,他们往往会厌倦,他们会认为立志是一件很乏味的苦差事,他们的年龄是不喜欢太多理性的东西。所以,我们必须循序渐进,注意立志的过程。对过程产生出来的兴趣是慢慢培养出来的。立志也是一项细细研磨的手工活,只要磨出兴趣,立志潜移默化的功效就显现出来了。

立志是由远见和智慧决定的。胸怀抱负的人,志向要显得更加强烈一些。而那些即有抱负,又有远见和智慧的人,立志的目标很早就在心中形成。目标越远大,立志的欲望就越强烈。反之,那些只看见眼前利益的人,志向一般都比较浅薄。这就是伟人与普通人的区别。有远大的抱负人,必定有独特的智慧和了不起的远见卓识。他的志向取决于高智商的土壤,是普通人不能理解的。这就好比挺拔的松树要生长在高寒的山巅,弱小的花草只适宜躲在山谷里生长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志向来衡量他将来能做多大的事业。

不过,我们要逐渐清除掉志向中所含的野心成分。立志不能夹杂着野心。否则,我们的志向很容易被野心所驱使,误入歧途。被扭曲的志向所颠覆,是人生中最可悲的事情。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淡定,一种别样的幸福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淡定,一种别样的幸福

淡定,一种别样的幸福英国某小镇,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唱为生。这儿,有一个华人妇女,远离家人,在这里打工。他们总是在同一个小餐馆用餐,于是他们屡屡相遇。时间长了,彼此已十分的熟悉。有一...

佛陀教你不生气:持有不动心

佛陀教你不生气:持有不动心

持有不动心不为外物所动之为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能够抵挡外物影响的心,才是一颗静下来的心。有个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工作一直做得有声有色。他周围的同学大都经商、从政,见面时经常给他泼冷水,还举...

佛法概要:五大菩萨

佛法概要:五大菩萨

五大菩萨第一节弥勒菩萨(一)弥勒的事迹弥勒,全译梅达丽(maitreya),又译为慈。弥勒是姓,名阿逸多,义译无能胜。公元前六世纪人,与释迦牟尼同时。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他生...

人和星球存在一种感应

人和星球存在一种感应

今天是七夕,是乞巧节。就是古人向织女乞巧,尤其是古代妇女。这个是天体运行中出现的。我感觉现在人对天文和地理都不敏感了。或者认识上有错误。以前人认识天文地理,把天上的星宿分为二十八个,都按五行来分,地...

佛教故事:心境平和了,溪水才会变得清澈

佛教故事:心境平和了,溪水才会变得清澈

心境平和了,溪水才会变得清澈有一次,佛陀和他的弟子走在路上,那天的太阳格外强烈。到了中午的时候,佛陀饥渴难耐,便对弟子说:刚才我们不是经过一条小溪吗?你去弄些水回来。侍者于是拿着盛水的容器去了。路并...

首届天童山禅茶文化节举行

首届天童山禅茶文化节举行

10月9日至11日,宁波天童禅寺举行了首届天童山禅茶文化节暨第二届天童禅宗文化研究交流大会,来自海内外诸山长老、学者嘉宾300余人参加活动。天童禅寺有东南佛国之称,今年是明代密云圆悟禅师诞辰45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