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营养口诀:一二三四五,红黄白绿黑

我们吃素,也要讲究营养搭配,搭配合理的素食对健康是有益的。想享受素食带来的好处,一定要充分了解素食的营养搭配知识,才能避免营养缺乏的危险。

有一个非常容易记忆的合理膳食口诀,就是:一二三四五,红黄白绿黑。

一、是指每天早晚喝一杯豆浆。它的主要目的是补钙。

二、是250~350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300~400克主食。对每个人来说,这300~400克不是固定的。比如有干体力活的年轻人,可能一餐就要吃750克,而有些工作量很轻的女孩子,可能一顿100克主食就够了,自己根据情况来调整,也可以起到控制体重的作用。

三、是指三分高蛋白。蛋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合适就好。一份就是100克豆腐或者25克黄豆。

四、是什么意思呢?四句话,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五、就是500克蔬菜和水果(水果食品)。相当于400克蔬菜(蔬菜食品)100克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能起到预防癌症的效果。

再说说红黄白绿黑。

红色:包括番茄、桑葚、大枣、山楂、红苹果、草莓等。红色食品富含番茄红素、胡萝卜素、铁和部分氨基酸,此类食品含有大量抗氧化剂,能够降低患上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危险。

黄色:主要指黄豆,包括豆类和豆制品,还有黄色的水果和蔬菜以及蛋类,如黄豆芽、柿子、柑橘、南瓜、香蕉等。黄色果蔬的优势在于富含两种维生素A和D、纤维素、果胶,能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很好地保护胃肠黏膜,对于防止食管癌、胃癌、肠癌等疾患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白色:包括大米、白薯、山药、白萝卜、白木耳、白醋等。此类食品含有丰富的淀粉、糖分、蛋白质等,很多就是主食,它们能够为身体提供很多必要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肿瘤的发生。

绿色:主要指绿叶蔬菜和瓜果,主要包括芹菜、青瓜、菠菜、青椒、空心菜、绿豆、绿茶等。

绿色的食物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能清理肠胃防止便秘,减少直肠癌的发病率。另外,经常吃绿色蔬菜能让我们的身体保持酸碱平衡,更大程度上避免癌症的发生。

黑色:指有保健功效的黑色食物,如香菇、黑木耳、紫米、黑豆、黑芝麻、紫菜等。

现代医学认为:黑色食品不但营养丰富,且多有补肾、防衰老,保健益寿、防病治病、乌发美容等独特功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挽回无果的原因和道歉得不到谅解?

挽回无果的原因和道歉得不到谅解?

一、性格不适合?这不是你们分手的根本原因在分手之后,被问及分手原因时候,很多人会说因为性格不合适不知道什么原因,挽回无果的原因,性格不合适并不能成为分手的根本原因,这样的选择只是无法接受分手的事实而...

不再行伤生害己之举,成为利益众生的行者!

不再行伤生害己之举,成为利益众生的行者!

当孩子被钩子勾住嘴时......晚上,孩子想吃寿司,我就出门去买,让她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寿司门店就在小区,用不了几分钟我就赶回来了。和往常一样,到了家门口我敲了敲门,准备让孩子来开门。可谁知,却听见...

一位佛门通灵人的地狱见闻

一位佛门通灵人的地狱见闻

下过几次地狱,每次去的地方都不尽相同,因为记忆零碎,暂时因为修为未到不可化零为整,所以讲述可能未尽详细,有缘来此空间的朋友可以谅解。(一)地狱体检室是我第一个去参观的地方。因为胆子小,所以上面让我循...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如何看待你家小菩萨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如何看待你家小菩萨

五、如何看待你家小菩萨以佛教而言,家庭即是弘法利生的基础,家庭成员关系的和乐、家庭教育的成功,便能提升个人品质,进而达到净化社会的目的。不过,这几年台湾的社会转型快速,每个人在日常的食衣住行中,时时...

《百业经》:(99)莲花  赡养莲花 得佛授记--学佛网

《百业经》:(99)莲花 赡养莲花 得佛授记--学佛网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

文 / 一诚长老

《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和负担,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人来到这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有所求,心里就一定会有所思所想,求而不得时,所思所想就容易变成执著。

一旦有了执著心,内心就有了挂碍,没办法获得自在。所以说要做到心无挂碍很难,尤其在现实,人的牵挂和负担很重,工作、家庭、生存的竞争,生活的压力,环境的压抑,都让人的身心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很难放松下来。

归根结底,心里的负担重、牵挂重,是因为我们向外的攀求太多了。期求事业成功,生意兴旺;希望父母、伴侣、孩子完全符合自己的喜好;梦想财富加身,越多越好;或者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整天计算着这些,当然不可能有放松的空间。

更何况世事又是十之八九不如意,求的东西越多,失望和痛苦也就越大,如此这般,该上哪儿去找自在?

一个人白天工作时心神不宁,吃饭味同嚼蜡,晚上睡不好觉,噩梦连连,人际上也处得很紧张,那就说明他心里有很多的思虑,很多的欲望,这样的人往往心眼小,看不开,不能通达,身心也难以安住。反过来,内心通达的人,遇到什么事都不会慌张,好事也好,坏事也罢,都不会念念不忘,没有什么能够真正地动摇他,束缚他。

这样的境界就好比《心经》里另一句话所描述的那样:“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里头没有挂碍,所以没有恐怖,不会用“颠倒”的观念去看待世事人生,任何时候都活得坦然、自在。

当年四祖禅师到南京的时候,看到山上的气与其他地方不同,就知道有高人在那里。山中住的是一位叫懒融的禅师。他住的地方,竟然有老虎替他看门。平日他也不用自己做饭,因为有天人给他送饭。

两个人见了面,就互相参禅,参到很晚。四祖睡觉时打鼾。懒融禅师听到呼噜声,睡不着。他醒着时,发现身上有虱子,就把虱子抖到地上。天亮之后,他对四祖说:“咳,什么祖师,一晚上打鼾,打我的闲岔。”四祖道:“打闲岔?你把虱子抖到地上,害它摔断了腿,叫了一夜,还打我的闲岔呢!”

呼噜响着,还听到虱子叫,这就是功夫。四祖之所以有这种“功夫”,是因为他的修为已经精深到“心无一物”的境界。一定是人的心里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存在,然后生活、情绪、人际才会出现问题。如果内心干干净净,不留一物,那么任何事都不会成为你的障碍。

现在有很多人,心里头很怕啊,有很多的恐惧,害怕权力不能长久,金钱不能长留,生命无法永恒。其实,这些“怕”都怕得没有道理。任有多少能耐,谁又能永远地留住权力、金钱和生命?谁都留不住。

既然无论如何也留不住,那又何必害怕失去这些东西。明知道这世间的一切都无法永恒,偏要死死攥在手心里,不肯放手,这不是自寻苦恼么。可是偏有许多人被贪欲蒙蔽了心智,不能够明了这个很简单的道理,以至于时刻在恐怖和颠倒之中,活得沉重,烦恼多多。

古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我们白天有很多的贪欲、追求不得实现,心里头累积了很多的害怕、恐惧,晚上睡觉的时候,很可能就会做噩梦。我不会解梦,但是偶尔听人提及自己的梦境,多少也能从梦中的情形推断出这个人当时的心境。

比如,一个人总是梦见自己身陷迷宫,怎么也找不到出口,这很可能就代表着这个人内心的迷惘和无路可走;若有人经常梦见自己遭遇很恐怖的灾难,这就意味着在他的意识里,隐藏着很多不好的念头,他的内心不够净化。

假如说,我们真的有全然的善心,用全然的善念去对待一切人事,不苛责,不抱怨,不贪求,让心中三分田地,平平坦坦,不负人,不负己,少些计较,欢喜度日,那我们心念深处的噩梦就会消失不见,生活能少一点焦躁恐惧。

“心无挂碍”的意思是什么?

文 / 一诚长老《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和负担,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人来到这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有所求,心里就一定会有所思所想,求而不得时,所思所想就容易变成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