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我曾在杂志上看到一则笑话:清朝有一老童生,虽步入中年但仍未考中秀才,某年恰与儿子同科。到了放榜这天,儿子被录取,赶紧回家报喜,而他的父亲正在房内洗澡。

儿子高声道:“父亲,我已考取第 X 名了!”

父亲在房里一听,便呵斥:“考取一个秀才,算得了什么,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儿子一听,吓得不敢再大声,便轻轻说:“父亲,您也被录取了!”

父亲一听,立刻冲出房门:“你为什么不早说!”

他浑然不觉自已此时衣不蔽体……看得人哑然失笑。

故事中的父亲喜出望外后得意忘形,表面故作镇定却掩饰不了内心的狂喜!想到这里,我时刻告诫自己是个修行人,要谨言慎行、冷静自持。

然而知易行难,修行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真正把生活佛法化,用佛教的教义来指导生活。然而世间八法紧紧纠缠着我们,如何在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那确实考验修行。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说法法音的其中一盘《断绝凡情二十法》让我深受震撼,受益匪浅。

凡情二十法即是名利兴衰、福乐增损、嗔怨气恨、谋谤夺害、病苦别亡。

面临对境时,我才发现自己的情绪很容易陷入上述凡情中,如同石投水波,泛起涟漪,心随外境所牵,被情绪所左右,患得患失,毫无定力,真是让人汗颜。

一天,我到政府部门办事。其中一个环节是必须提供该部门审批通过的手机验证码,在我苦等了一个多小时后,手机还毫无动静。工作人员说,按照平常惯例,半个小时就会发来验证码。

我在沙发上如坐针毡,那种焦急等待的心情无法形容。如果通不过审核,后面一系列事情都无法完成,一切都回归起点,从头再来,那将极费时间、精力、财力和物力。

说真的,我当时的镇定只是表面上的故作平静。虽然面带微笑不断跟工作人员交涉,请她时刻关注进度,但我的内心却是惊涛骇浪。万一通不过审核,接下来的工作真没法进行。我深吸了一口气,心中默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祈求佛菩萨加持。

随着时间不断流逝,我的心也越来越沉重,越来越焦虑。两个小时后,还是杳无音讯。每次手机短信提醒音都让我那颗充满期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但一次次都不是想要的结果。那天时间真是漫长,我心神不安,只剩无奈等待……

偶然间反省:我是一个修行人,明白万事万法都是因缘所致,不管这件事能不能顺利通过审批,都是因缘,都是我自己的因果造成,又何必执着呢?我立即跟工作人员说,我不等了,有什么进展烦请电话通知。说完我就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我打开手机,还是没有信息,但我没有丧气,我想也许目前就是这样的因缘,等时机成熟了,再努力推进相关工作吧!

此时,有个电话打过来,那个工作人员告诉我,已经通过验证了!当时我犹如放下了千斤顶,真是太好了,没有白忙活!但我马上放下狂喜,归于平静。

事后,我思考整个过程,想到之前的不顺也是因缘所致,要明信因果,泰然处之,可当时还是被凡情所扰,惴惴不安,失去了平常心。

闭目深思,修行之路,知易行难,生活中的小事也是考验,有没有在修行桥上前进自己掂量。一不小心,我就陷入了我执魔的包围圈,在凡情二十法里打转,倒退了数步。望大家引以为戒,真正把修行落实在生活中,付诸实践,也时刻反省自身缺点、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修行之路,任重道远。若修行不过关,谈何转凡成圣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你不相信有轮回,轮回却一直在发生

你不相信有轮回,轮回却一直在发生

有些东西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并等于不存在,有些事你可能不相信但并不等于没有发生;就像很多人不相信有轮回这件事,但轮回却真实存在。时间是轮回的。一年四季,春天耕地播种,夏天锄田除草,秋天采摘丰收,冬天敛谷...

地藏菩萨感应录:发心诵经十数日 衣食丰溢远荤腥

地藏菩萨感应录:发心诵经十数日 衣食丰溢远荤腥

我是2007年才接触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但很是惭愧,我业障深重,时而精进时而松懈。按理说,我们学佛不应执着感应,但是在网上看到许多师兄诵《地藏经》的感应时,心里还是很欢喜的,大家都说《地藏经》好,...

什么是素食者?

什么是素食者?

素食者一般的定义是指不食用肉类,鱼类,禽类及其副产品的人,但素食者根据避免动物制品的程度的不同而主要分成下面四大类:严格素食者(Vegan):不食用动物的肉,包括肉类,禽类,鱼类(或海鲜),也不食用...

看日子结婚怎么定日子 避开岁破年 避免子嗣困难

看日子结婚怎么定日子 避开岁破年 避免子嗣困难

结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因为在结婚之后,人们就可以开始一段自己的新生活。有一句话说得好,结婚相当于第二次投胎,如果这胎投的好,那么生活可以从此幸福和谐、和乐美满。当然,如果没投好胎...

一个故事告诉你若何成为富人!

一个故事告诉你若何成为富人!

本文内容出自《佛说罪福报应经》(白话译文)佛在迦维罗卫国和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路住在精舍的时刻。因为结夏安居已经停止,于是佛从禅室出来,和学生一同前往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这两国之间有一棵大树,叫...

道家养生的根本在哪里?

道家养生的根本在哪里?

老君曰:人生大期,百年为限,节护之者,可至千岁。如膏之用,小炷与大耳。众人大言而我小语,众人多烦而我少记,众人悸暴而我不怒,不以人事累意,不修仕录之业,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为不死之药,天下莫我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