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和颜爱语:法在释尊在

法在释尊在

按照我们禅门的解释,法即释尊的觉悟。将释尊的觉悟原原本本、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这个觉悟的地方,释尊就能永生。

打比方说,"灯灯无尽"一语见于《维摩经》,如果将一支蜡烛的火移到下一支蜡烛,即使原来的蜡烛融化了,它所燃起的火仍是与原来别无二致的火,辗转连续不断地点燃下面的蜡烛,这支蜡烛本身尽管燃尽,但火却永远生辉。所以,在觉悟的灯火点燃的地方,释尊至今仍俨然活着。这样的解释是禅门的解释,大乘佛教全部做这样的解释。

法然上人在临终之时,有人商议上人的遗骸如何处置?上人说:"不用给我造墓,哪里有佛号,哪里就是我的墓。在这个世上,哪怕在穷乡僻壤,只要还有人念南无阿弥陀佛,法然就活在那里。"

思诵南无阿弥陀佛

我亦惟驻六字中

有法在的地方,祖师就活着。释尊也活着。所以严格护法,使它薪火永传,是我们的重大职责。

如此一想不能不发人深省:今天的日本,今天的日本佛教界,究竟还有法吗?

"不饮酒是佛"不被酒饮的坦山和尚

从前,第一个开设东京大学佛学讲座的原坦山和尚应邀到某家共进午餐。云照律师是赫赫有名的戒律家,滴酒不沾,而坦山和尚却是斗酒不辞的酒中豪杰,这一对偏偏碰到一起。

云照律师平素对信徒严格说教,见坦山和尚毫不客气开怀畅饮,终于忍无可忍,便点了坦山和尚几句。可坦山和尚却满不在乎,还大言不惭"不喝酒的家伙,不是人。"

"不是人,是什么?"云照不依。

"是佛啊。"坦山若无其事,弄得云照律师也有口难辩,只好忍气吞声。乐饮者中,自古不乏英雄豪杰、伟人、大艺术家,甚至名僧知识,所以不见得饮酒都是坏事。问题是酒无罪,而被酒乱智就成问题了。对我等并非英雄伟人的凡人因酒失去理智,贻害家庭、社会竟至身败名裂,如来深感痛心,因之严戒,曰"勿饮酒"。

至于被饮,就不仅限于酒了。我们实际上在被各种东西饮之,醉态百出,而旁观者的眼光也变得令人费解的盲目,麻木不仁。被色欲、财欲、空想饮之,为名誉心、文学、哲学、思想,甚至神佛陶醉,丧失一切自主性,进而丧失正确的理性和判断。大乘佛教在广义上将这些沉醉者统称为犯不饮酒戒者。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信师去牲祷神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信师去牲祷神

信师去牲祷神  有一次,正值旱灾荒年,五谷不生,人民面临饥荒,惶恐不安,纷纷议论要宰杀牲畜,祭天降雨。信大师见人民如此愚痴的作法,深生怜悯,于是对众人说:“杀害牲畜,祈求降雨,是悖逆天理残暴的愚昧行...

佛教故事:觉性的故事:年青比丘的故事

佛教故事:觉性的故事:年青比丘的故事

年青比丘的故事佛陀时期,在舍卫城里有位年青的比丘去找他的舅舅一起生活,他的这位舅舅是个长老比丘。住了不久,年青的比丘便生起了还俗的念头。这一天,他正在服侍着长老比丘,内心想着:还俗后,我就卖掉衣物买...

父亲是我生命中的一座山,我愿做父亲的一艘船

父亲是我生命中的一座山,我愿做父亲的一艘船

我的父亲并不高大,甚至在人群中显得很矮小,很容易被人忽视。小时候,我只感觉父亲很关心我,但更多时候是感觉到,似乎父亲老是得罪人,很多人都不待见他,我还经常责怪他不合群。等我长大了,自己做了父亲,猛然...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支道林 (都城名士 山林玄僧)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支道林 (都城名士 山林玄僧)

支道林 (都城名士 山林玄僧)名士王濛卧病在床,吩咐仆人:无论亲疏远近,都不许通报。一日,仆人小心翼翼跑进来道:有一异人在门口,不敢不来禀报。哈哈!这一定是林公,快请!这异人便是东晋时候往还于都市与...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大颠宝通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大颠宝通禅师悟道因缘

大颠宝通禅师悟道因缘潮州灵山大颠宝通禅师,石头希迁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初参石头和尚。石头和尚问:那(哪)个是汝心?大颠禅师道:见言语者是。石头和尚大喝一声,将他赶出丈室。过了十多天,大颠禅师又来礼...

菱角素肉汤

菱角素肉汤

时间:30分钟材料: 香菜少许、素火腿100公克/香菇6朵、菱角300公克调味料: 盐1匙、味素1匙要领:菱角买以剥壳的较方便。做法: A、将香菇泡水泡软。 B、素火腿切块,香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