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和颜爱语:居苦乐中而离苦乐

居苦乐中而离苦乐

热时说"热!",热杀你,冷时说"冷!",冻杀你,说法相当不客气。热时忘记自己适应热,冷时忘记自己适应冷,那就是不暑不寒之处吧。

彼岸是不暑不寒之地,没有善恶,没有喜厌,没有胜负,没有生死的对方,这样的世界在哪里呢?实际是必须在现实的此岸去发现。

除去了此岸,哪里也没有彼岸。用似是而非的空想和观念,我们不能得到满足。要在现实的、身在痛苦中发现没有痛苦的世界,身在生死中超越生死,身处寒暑中克服寒暑,那里一定有佛教的彼岸。

正冈子规临终前做了一首辞世的俳句。

丝瓜花开时,痰塞苦成佛。

"丝瓜花开时"是夏天的季题,而"痰塞苦成佛"是子规咏自己。子规濒临死亡,痰卡在喉咙咕噜作响,一口痰卡住,子规就会命归黄泉。如果拘泥于死亡边缘的自己,必定做痛苦的挣扎;而暂时离开现实的自己,能够客观冷静地进行观察做俳句,这样的心境不能不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这种心境,我们称之为彼岸。置身现实生活之中,居苦乐中而离开苦乐,居生死中而忘记生死,这样的心境,名之曰彼岸。

基督教有这样的说法:"不变成赤子心,就进不了天堂。"赤子心是什么心呢?有学者解释曰:"赤子,即十六个月时懂得一,三十二个月时懂得二。"并说懂得二,即懂得自己与别人的区别。懂得自己与别人的区别,即懂得好恶,懂得亏盈,懂得胜负,懂得善恶,懂得美丑,懂得生死。即意识的对立性分裂。"不变成赤子心,就进不了天堂。"即懂得二以前的、纯真的、本我的心,自觉自我意识以前的纯洁无瑕的心。

如其教诲"你要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居"那样,摒弃自己与别人的区别,摒弃善恶、亏盈差异的心境,所以"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那里不就是彼岸吗。

亲鸾圣人所说"弥陀本愿不择老少善恶",是说在如来面前,老人、年轻人、善人、恶人一律平等,而达到老少善恶无区别的心境,即"到彼岸",抵达彼之岸。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美味:蒜蓉茄子

素食美味:蒜蓉茄子

导读有蒜蓉的菜是最好吃的菜。所以每次做这个烤茄子时料一定要放足才好吃。大蒜中含有一种叫 硫化丙烯的辣素,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预防感冒,减轻发烧、咳嗽、喉痛及鼻塞等感冒症状。所用食材...

净土法门法语:2014净土大经科注,法语菁华录(七四)

净土法门法语:2014净土大经科注,法语菁华录(七四)

1 诸佛如来、祖师大德,苦口婆心的劝勉我们,唯恐我们在这一生把这个机会错过了,那叫真的太可惜。佛在经上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确实不容易,经教里头常说,「三途一堕五千劫」。为什么说这个话...

宽见法师:养心二十四字

宽见法师:养心二十四字

养心二十四字释宽见养护心性二十四字,超越生死离苦得乐:别不平、莫抱怨、会欣赏、勿强求、要感恩、习莫牵、为意主、普贤行。注:一、别不平:别不平,指于内,心中莫要不平。当我们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不必心中不...

斋天科仪

斋天科仪

斋天科仪 斋天又名供天,是寺院中每年岁朝佛事,也有斋主以供天祈福。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仟法》时开始的。仟法中依经奉请大梵尊天、帝释尊天、护世四王、金刚密迹、散脂大将、大...

佛教名词:【浮屠】_浮屠是什么意思_七级浮屠是什么意思

佛教名词:【浮屠】_浮屠是什么意思_七级浮屠是什么意思

浮屠(佛教解释)浮屠,在《佛学大辞典》中的解释是:亦作浮图,休屠。按浮屠浮图,皆即佛陀之异译。佛教为佛所创。古人因称佛教徒为浮屠。佛教为浮屠道。后并称佛塔为浮屠。后人们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

星云大师:阿赖耶识及作用

星云大师:阿赖耶识及作用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七识都有死亡、毁坏的时候,只有第八阿赖耶识的「我」,是吾人的真心本性,它可以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