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真正学佛的修行人吗?自己要仔细掂量掂量!

当有人问你是否是一个真正学佛修行的人,你也许会说:“我皈依了就是佛弟子吧,肯定是真正学佛修行人啊!”

皈依了就是佛弟子,就是真正的学佛修行人吗?

反观我们自己,佛陀的教戒我们常常挂在口中,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行为怎么样呢?

佛陀在《什么叫修行》中说法:“我们的修行,所依缘之对象则是佛陀。依照佛陀的完美觉位作为我们所修之相应楷模,以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学佛陀的一切,使一切不净惑业缘起恶行远离不得沾边,只令其时时离避远恶,不使其有所近沾三业增加恶因。而一切缘起善业都要行持,哪怕就是一善念,只能增益,不可损减。日日增加善缘、善因、善业,简言之即是时时离恶积善。”

前几天,我见到一个初学佛的师姐,她告诉我:她对于身边好些佛弟子很失望,并且说她不太想学佛了。她的话让我很吃惊,我一时有点懵了,我说:“师姐你怎么这么说呢?学佛修行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有善根的人才能有缘学到如来正法,你怎么能感觉失望呢?”她就跟我说:“我去寺院举行皈依仪式后,看到一个不好的现象,当寺院主持宣布给每个人发一个撤供的小礼品时,要求大家依次排队领取吉祥物,而很多人一窝蜂地涌过去,全然不顾他人的利益,只想抢到自己的吉祥物。”

这位师姐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这不是学佛人应有的行为,大家应该很自觉的排队领取,不排队一窝蜂而上,这和社会上的人没有差别,这种现象让她很失望,所以她就有了不想学佛的念头。听她这么一说,我心里很难过,作为佛弟子真不应该是这样的,一派市井习性,还不如社会上一些没学佛的人素质高,难怪这位师姐有这种消极的想法。

南无羌佛在《极圣解脱大手印》指出:“在任何時候上座修持、下座行业凡是私心为我,皆在打轮回结,只要打轮回结就是进一步深入轮回,铸造坚实凡夫罪业痛苦壳的根由。”作为佛弟子时时刻刻都应审查自己是否在依教奉行,这种一哄而上的行为的确不是一个佛弟子该有的行为,完全是一种贪得自私的表现,自私贪得又怎么能成就解脱呢?碰到自己喜欢的、自己想要的就去放肆贪得,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学佛修行的佛弟子,哪里有一点修行人的影子?

后来我多次跟这位师姐沟通分享,告诉她我们学佛不是跟这些佛弟子学,而是以佛陀为楷模而依止,学佛陀的一切,按照佛陀的教诫去修行,行修好了自然能得到佛陀传的大法。那些抢吉祥物的师兄师姐也有很多是新人,大家都是凡夫,习性一时难改,相信大家都在修行,通过学习佛陀的说法,相信大家都会越学越好的。

还有几位老师姐也和这位新师姐沟通了几次,引导她去恭闻佛陀亲说的法音、恭学佛陀的法著,通过学习她明白了很多佛法道理,进步很大。后来这位师姐主动帮忙打理佛堂,积极做佛事,很快得到了佛菩萨的加持,真正感受到了学佛的益处。就在前几天,她告诉我她想引导她的孩子学习如来正法。看到师姐的变化,我心里非常高兴。

这件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一个真正修行人的重要性,如果仅仅是皈依了,仅仅是表面上的,又不闻佛陀法音,戒律也不按着佛陀说的去守,那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人,更称不上真正的佛弟子。真正的修行人是按照佛陀的教诫,不打折扣地去照着做。只有真修实行,身口意与佛菩萨三业相应,才能走向成就解脱之路!

撰文:敏儿
编辑:蓝馨、安然

(以上内容仅代表笔者的个人学佛知见,一切法义应以佛陀说法为准。)

恭闻南无羌佛的法音,修学《极圣解脱大手印》、《藉心经说真谛》、《学佛》和《什么叫修行》,是学佛最正确快捷的成就之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皈依后办洒席的时候要杀生,该如何处理?

皈依后办洒席的时候要杀生,该如何处理?

皈依后办洒席的时候要杀生,该如何处理? 问:在生活中,有喜事办洒席的时候难免杀生,可是皈依后还受了五戒,该如何处理呢? 达真堪布答:杀生是不允许的,杀生就违犯了皈依戒,就不是真正的佛教徒。佛门弟子、...

歌手潘安邦学佛的灵验感应

歌手潘安邦学佛的灵验感应

持诵「大悲咒」陆续发生灵验感应 盼以真诚的歌声引发更多人的心灵共鸣 【记者俞振安台北报导】歌手潘安邦廿年前以一首「外婆的澎湖湾」红极一时,这次应邀在星云大师弘法五十周年佛教歌曲发表会中献唱。对此殊...

韩国饮食拾趣

韩国饮食拾趣

泡菜冰箱以前到一个韩国太太家去做客,发现韩国人不仅在饮食上很有特点,讲究“五味五色”,即由甜、酸、苦、辣、咸五味和红、白、黑、绿、黄五色调和而成;另外,在厨房的器物上也有特点,她家就摆了两个很高很大...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他被误杀死亡后竟神奇复活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他被误杀死亡后竟神奇复活

很久很久以前,深山里住着一个修道人。他心地善良,为人慈悲,经常扶危救苦。当时,迦夷国有一对老夫妻,都是盲人,两人年近花甲,膝下无子,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后来,老夫妻两人决心一起到深山中修行,以求得到...

《居士传新编》:43、陆法和:穿缁衣身先士卒施田宅燃香礼佛

《居士传新编》:43、陆法和:穿缁衣身先士卒施田宅燃香礼佛

隆宣法师总监释永真彭殿清撰集南朝时代陆法和,自号荆山居士,史乘上记载其出身不详。齐梁间,隐于湖北江陵百里洲,过着与苦行的削发人一样的生活。年事大的人说他们小时刻就看见过他,他的容貌神色经常改变,人莫...

索达吉堪布:全世界要想实现最大的和平、最好的和谐,应该从大乘佛教自他交换的精神入手

索达吉堪布:全世界要想实现最大的和平、最好的和谐,应该从大乘佛教自他交换的精神入手

索达吉堪布:全世界要想实现最大的和平、最好的和谐,应该从大乘佛教自他交换的精神入手 索达吉堪布在南京大学博士论坛的精彩答问 『2011年3月14日晚上』 (一)问:我是辽宁北方一所普通高校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