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和颜爱语:见谁都拜

见谁都拜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森罗万象都是从同一个宇宙原理生发而来,人类都是来自同一个宇宙,为一体,并非异物。那里穿着不可视的温馨的佛性之线,世间万物穿着佛心之线,是人类至高无上的幸福。在新郎新娘大喜的日子里,我把人生的成功秘芨传授给你们,以此作为我对你们的贺辞。"

见谁都拜

《六方礼经》是短篇经文,即拜东西南北上下六方的经。

有一天一早,释尊托钵出门,来到一家人家跟前,见一青年洗脸后恭敬地向东一拜,再向南、向西、向北恭敬一拜,然后向上拜,向下拜,便近前问道:"你每天都这样拜吗?"

"是的,每天如此。"

"向东拜谁?向南呢?向西、向北,还有上下,都在拜谁?"

"拜谁我不清楚,只是按照父母的教导这么做的。"

"是吗?你做的是好事却不知其意,岂不可惜。我告诉你它的意思吧。向东拜,是对生你养你的父母感恩道谢;向南拜,是对教你识文断字、教你裁缝烹饪、教你本领的所有老师谢恩;向西拜,是对妻子儿女感恩道谢;向北拜,是对孩提时代的伙伴、同事朋友、左邻右舍的朋友感恩道谢;向上拜,是对引导你正确的神佛之道的师长们致谢;向下拜,是对佣人感恩道谢。这叫拜六方。"释尊这样教导说。

如此彻底尊重人的教诲,世上还有第二家吗?拜父母、先生是常见的教诲,而这里佛说要拜妻子儿女,因为对方是青年男子,如果是女子就会说丈夫儿女了。拜妻子:"感谢你与我这粗人相伴终生";拜儿女:"虽不知你前世是何方人士,感谢你生为我的孩子。因为你的降临,我才能为人父母"。无论多么幼小,孩子也有与大人同等的人格。感谢吧,一个个不同人格的人,因为因缘结为亲子。以这样的情感培养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再者,尽管释尊身处奴隶制度森严的时代,而且出身显贵,却要人们敬拜家里的佣人,拜社会最底层含辛茹苦的所有劳动者。释尊教导要拜佣人,拜朋友,拜社会所有的人,这才是有佛心的人之本心,才是正道。

心里有气,就不会拜。那家伙一身臭毛病,这家伙没事爱找茬儿,那人欠我的钱老不还,如果脑袋里总纠缠这些事,不可能去拜谁。过去的、了断的事情就彻底忘掉吧,对所有人都能平等地拜其佛心,这样的心即调顺之心。将所有的人和物,甚至监狱里服刑的人,都作为佛来拜,懂得这一点的虔诚心态,即调顺之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请上师描述一下光明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达真堪布:请上师描述一下光明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达真堪布:请上师描述一下光明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问:我想听闻佛法,也想学修佛法,还想解脱成佛,救度众生。可是我一看书就特别闹心,肚子也会痛,请问上师该怎么办? 答:为了解脱,为了救度众生,再努力一...

净土法门法语:他是一个四品将军,这个衣钵他拿不起来

净土法门法语:他是一个四品将军,这个衣钵他拿不起来

1我们在《六祖坛经》里面看到,五祖把衣钵传给惠能,叫他带着衣钵到南方去避难,后面有很多人追他,要夺他的衣钵,其中有个惠明法师,他也是五祖的弟子,没有出家之前做过四品将军,他追到了。追到之后,惠能很聪...

因果随行 ▏五台山“人皮鼓”

因果随行 ▏五台山“人皮鼓”

世间的因果报应,跟人的善恶业力是直接关联的,如影随形,如谷答响。印祖曾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中举过一个例子,是流传在五台山一带的公案,叫“人皮鼓”,讲述一个人投生为牛的因缘,说明了因果可畏。在唐...

法云法师文集:放下

法云法师文集:放下

放下法云法师从前农业社会,生活简单,民风纯厚,若有一家几代人要分家,算盘一打,几个小时便搞好了。可是,现代社会,物欲强盛,负担太重,一位友人家道小康,前次搬家,花了半月时间,还没搬好,物资过剩,负担...

达真堪布:心像风刮的沙,怎样让它自然停下?

达真堪布:心像风刮的沙,怎样让它自然停下?

达真堪布:心像风刮的沙,怎样让它自然停下? 上师在法语里说过,“当心不追随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执着现在的时候,它就自然停。就像风刮着沙,风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怎样领会这句话的含义呢? 答:不...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人生的真理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人生的真理

人生的真理有一个国家很富有,拥有全天下的东西,但是他们的国王却仍然感到不快乐,因为他想要的东西都已经得到了,生活中没有期待,也没有惊喜。有一天,他对一位大臣说:你们到别的国家,想办法买一种我们国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