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和颜爱语:使心清净的妙用

使心清净的妙用

天龙寺的开山祖是梦窗国师。国师年轻之时参拜伊势逸事,见于国师《梦中问答》一书。

"神主带领他从内宫到外宫做了详细说明,说这里的神是日本的祖神,最灵验的神。祖神喜清净,最不喜污秽。到这里来参拜,请不要像在别处那样,在神前撒钱。钱这个东西,对于人类也许是宝,但是神看来就是不洁。"

"如果有志供奉神,在宇治桥外有家御师,兼做旅馆,多少不限,就交给他们好了。他们会准备新鲜菜蔬、鱼来供奉,所以请不要在神前撒钱;同时也不要在神前祈愿、祷告。"

"祷告什么祈求祛病除灾,买卖兴隆,儿子出人头地,女儿找到快婿,阖家安康,子孙长久等等,听上去贪欲过重。给一文钱,祈愿发财百两千两银子,那是欲望,是心的污垢。污垢是神最不喜的。对人类不可缺少的是什么,无所不知的神无需催促。真正诣神,是在五十铃川净手净口,静静地从参道走来,净心,立神前,击掌谢恩:感谢您保佑,今天也平安无事!"

"在五十铃川净手净口,从参道静静走来,净心,立于神前,就像西行法师虽不知有何好事降临,早已感恩涕泗,即使离开家门时还心灵污垢不堪的人也会得到彻底清净,以清爽的心境回家,有此妙用。赚钱不是妙用,使心清净才是妙用。"

听罢这番解说,国师悟出原来日本神道的教诲与佛法的教诲是相通的。心清净,是日本神道的教诲,是佛教的教诲,是基督教的教诲,也是孔子的教诲。其间有涵盖基督教的东方之道。人类,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变成清净心。换言之,即成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菩提本无树

菩提本无树

菩提本无树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达真堪布:不以凡夫衡量佛法

达真堪布:不以凡夫衡量佛法

不以凡夫衡量佛法至尊上师达真堪布仁波切致佛子们的一封信(连载一)各位佛子大家好: 随喜你们为了父母众生的解脱而精进修行的功德! 随喜你们在各自的生活与工作中为父母众生服务的功德! 好久没有与大家见面...

大般涅盘经40卷连载 第十卷

大般涅盘经40卷连载 第十卷

《大般涅盘经第十卷》(第四品 佛性 第七节 众生同一佛性)(第五品 一切大众所问  第一节 最后供养  第二节 尚有余义)―― ―大般涅盘经第四品 佛性  第七节 众生同一佛性本节主题:1 众生皆有...

实用佛教:第二课、佛教的伦理观

实用佛教:第二课、佛教的伦理观

第二课 佛教的伦理观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次序与默契,是依不同场合、身份而共遵的轨则。中国讲「伦理」最早见于《孟子》。此后,「五伦」建立便成为中国人理想社会的目标。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生根发展,许多...

佛教故事:心境平和了,溪水才会变得清澈

佛教故事:心境平和了,溪水才会变得清澈

心境平和了,溪水才会变得清澈有一次,佛陀和他的弟子走在路上,那天的太阳格外强烈。到了中午的时候,佛陀饥渴难耐,便对弟子说:刚才我们不是经过一条小溪吗?你去弄些水回来。侍者于是拿着盛水的容器去了。路并...

海涛法师:老爸中风已经是植物人,希望法师能为老爸消灾

海涛法师:老爸中风已经是植物人,希望法师能为老爸消灾

海涛法师:老爸中风已经是植物人,希望法师能为老爸消灾 有人问:老爸中风已经四年多,现在神智不清,已经是植物人,希望法师能为老爸消灾,祈求三宝加持,让老爸离苦得乐。答:这是一定要做的,但是讲到这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