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见一切众生。应当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归十戒。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而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是菩萨若不发教化众生心者。犯轻垢罪。

菩萨要发「大悲心」,知一切众生,及三世诸佛,与我身心,无二无别。经云「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是故当愿所有众生超出三界、六道,同证涅槃性德之乐。「心念口言」,是了达同体法性之力,以心思及言辞设种种方便,以激发道心,冀今感通开悟。

所谓「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动物也有灵性。更有些动物,能解人语。这要看此畜生的业力如何,其因缘非一。自古畜生,因睹佛闻法,而开悟往生净土者,其数不鲜。今述以下公案,作为引证:在北京西山上有一所檀觉寺。寺里养一只猫,那只猫会念佛。某日小沙弥吃完饭,从外边走进来,看见那只猫伏在炕上,似是睡着了,于是骂一声:「懒猫!」但该寺老和尚是善知识,乃说:「这只猫不是在睡觉,它正在念佛。听它呼噜呼噜地念佛,它的修行比你还高哩!」

不久那只猫往生了,庙上的人把它埋在土里,从其坟间居然长出一朵莲花!在旱地而能生莲花,甚为稀有,足以证明猫也能超生净土。由此观之,六道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具缘:此是遮业。不化众生,是乖违菩萨弘愿。四弘誓愿中,第一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若见一切畜生,而不发心度化之,非菩萨本怀,非大悲心。四缘成罪。(一)众生。(二)众生想。(三)无教化心。(四)不行教化。若遇可化者,而偏不化,随事结过。

第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

若佛子。常应教化。起大悲心。若入檀越贵人家。一切众中。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在白衣众前。高座上坐。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华供养。四众听者下坐。如孝顺父母。敬顺师教。如事火婆罗门。其说法者。若不如法说。犯轻垢罪。

法师者,以法为师,亦以法化人。所谓「法赖僧传」,故身为说法法师,当知自身代表三宝,任重道远,而端整威严,奉行仪轨,不可乖违或漠视之!出家人为白衣说法,不应站立,应处高座。而听法者,应以香华种种供养,以尊重法故;有如孝顺父母师长,处于下座,殷勤笃谨,洗耳恭听,方为如法,方得大利。

「高座」,是以高卑而言。「上坐」,是以上下而言。「不如法说」,谓不顺说法的仪式,非谓颠倒谬说。

具缘:此是遮业,三缘成罪。(一)不如法。(二)不如法想。(三)正说法:不顺说法仪式,而为来者说法,即犯。若为名利而说,则加上染污犯。律藏中更详明:人卧己坐,不得为说法。人坐己立;人在座,己在非座;人在高座,己在下座;人在前行,己在后行;人在道,己在非道--以上等等,皆不得为说法。乃至于沙弥,若说法时,亦应登高座。

开缘:《僧祇律》云,若比丘为塔事僧事,往诣国王及地主处所,若彼言:「比丘,为我说法。」为免其生疑故,乃许开方便门,立为国王说而不犯。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陈大惠:你会吃饭吗?你会睡觉吗

陈大惠:你会吃饭吗?你会睡觉吗

隋唐时期的佛教建筑情况,佛教的沿袭是有原因的!公元581年隋代建立, 589年完成南北方统一, 结束了中国自3世纪初至6世纪末3个世纪的分裂与动荡。之后的37年,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时期,隋代文、炀...

佛教故事:罗汉菜:求不死家的火

佛教故事:罗汉菜:求不死家的火

求不死家的火从前有一老母,仅有一子,忽然死了,老母痛不欲生,哭诉说:「我仅有此子,希望他养老送终,那知竟舍我而去,我还有什么希望?我也不要活了,当拚命与他一道去」。这样的在儿停尸冢前,接连哭了四五日...

佛教故事:小沙弥的故事——划桨

佛教故事:小沙弥的故事——划桨

春去春又来(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Again)小沙弥的故事 -- 划桨划桨沉睡中翻来覆去的小沙弥突然惊得坐了起来。他好象做了什么噩梦般瑟瑟发...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12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12集

逝去的时间比是否说慌更让人痛惜--小和尚眼中的寺庙生活1 我们寺里有时候会来一些奇奇怪怪的香客,有天清晨,天还灰蒙蒙的,刚做完早课,打开寺门,忽然从外面涌入一群女施主。 寺里也经常有来来往往的香客...

毛凌云:持斋愈病 六

毛凌云:持斋愈病 六

持斋愈病 六风湿速愈 程愿西居士之姊,民国廿一年夏手患风湿,遍请内外科医治,至八月底仍均无效。夙知茹素可以疗疾,即焚香虔祷于供奉之观音菩萨座前,发愿自九月一日起,持斋至十九日大士出家纪念日止,以求速...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二十二回 天马峰歼除虎患 玻璃城路得光明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二十二回 天马峰歼除虎患 玻璃城路得光明

第二十二回 天马峰歼除虎患 玻璃城路得光明话说妙善大师见这好好一个地方,却不产米谷,就动了慈悲之心,便向卢芸说道:员外呀!你们这里很好一个地方,却不料不生米谷,只有麦菽,真是一件大大的缺憾。现在贫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