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凡事预则立

人在世间上生活,每凡做一件事,都要有预备、有计划,才能逐步完成。即使是要订一个计划,也必须把人力、财力、时空、人事等关系,都要能预算到计划之中、如能因缘条件俱全,则事业成功,自然有望。

现在的社会愈来愈复杂,不再像过去“走一步,算一步”、“船到桥头自然直”了;现在的社会,都是“拔一毛而牵动全身”。例如,身体有病了,要到医院治疗,都必须预先经过检查、验血、照X光等诊断,然后才能治疗。如果要修筑一段公路,也必须事先测量、购地、绘图、发包,把监工、用材,甚至气候、周围环境、行人的安全、工人的管理等相关事情,都要预先计划周全,才能事半功倍。

现在所提倡的生涯规划、生活规划、事业规划等,在在都说明:凡事预则立。当然,生活中有一些事情是临时起意,也并非不可以,只是也必须要有一些事前的因缘条件,例如领导者的条件,或者是万缘皆备,或者是时势所趋,或者是顺时应势;如果事前因缘条件都不具备,所谓没有计划、没有预备,要想事情圆满成功,这就难矣了!

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一生应邀做过无数场的讲演,但是他不喜欢别人未经事先安排,临时就要他即席讲演,他说这是强人所难;他认为一场成功的讲演,唯有经过事前充份的准备,内容才会充实。

有一次,林语堂应邀参观一所大学。参观后,与大家共进午餐,这时校长认为机不可失,便再三邀请林语堂对同学即席讲话,林语堂推辞不过,于是走上讲台,说了这么一个故事:

古罗马时代,暴虐的帝王喜欢把人丢进斗兽场,看着猛兽把人吃掉。

这一天,皇帝又把一个人丢进了兽栏里。此人虽然矮小,却是勇气十足,当老虎向他走来,只见他镇定的对着老虎耳语一番,老虎便默默的离开了。皇帝很惊讶,又放了一头狮子进去,此人依旧对着狮子的耳边说话,之后狮子一样悄悄的离开。这时皇帝再也忍不住好奇,便把此人放出来,问他:“你到底对狮子、老虎说了什么话,为什么牠们都不吃你?”此人回答说:“很简单呀,我只是告诉牠们,吃我可以,但是吃过以后,你要做一场讲演。”

一席话听得学生哄堂大笑,可是一旁的校长却窘得不知所措。

对于一个如林语堂这么擅长讲演的学者,他都不做没有预备的讲演,可见事前预备工作的重要。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堪作为吾人生活的座右铭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法音集:因果不爽

佛教故事:法音集:因果不爽

因果不爽佛在世时,有一贾客,名弗迦沙。某日因事,入罗阅城,刚行至城门内,迎面来一狂牛,无故被牛抵死。是时牛主,眼见撞下大祸,心生怖畏,于是廉价速将牛卖出。买主得牛后,于欣喜之下,牵牛往河边饮水,不料...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十六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十六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十六集) 让我们先恭敬合掌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及念开经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

第十节 三重楼喻

第十节 三重楼喻

第十节 三重楼喻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木匠答言:...

宣化上人:证初果罗汉已经对境无心但还有七番生死

宣化上人:证初果罗汉已经对境无心但还有七番生死

坐禅,坐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远无其物的时候,就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 得,未来心不可得。」到这种境界,并不是得到真功夫,怎样了不起。或者坐一个钟头...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孝子割肉济父母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孝子割肉济父母

孝子割肉济父母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国王统治着一片很大的领土。他有六个儿子,分别驻扎在国内六个重镇要地。国王有一个大臣,名叫罗睺求,是一个阴险狡猾的人。他利用国王的信任,暗地里积聚势力,然后兴兵作乱,把...

阿弥陀佛接引像为什么是站像?

阿弥陀佛接引像为什么是站像?

阿弥陀佛接引像都是站着,为什么不是坐像?佛看到众生马上就要堕到三恶道火坑里面去,这时候援手救拔是不容一刻的迟缓,马上就要举足伸手过去拉一把,不可能那么安逸地坐在莲座上。佛的大慈悲心里面偏怜三恶道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