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宽心:生命的解脱

星云大师宽心:生命的解脱

从前有一位飞锡禅师,他跟同参们说:入卧着死,你们看过没有?

同参们说:当然看过。

那么坐着死,你们可曾看过?也曾看过。同参们当下说出几个例子。

那么站着死,你们可曾见过?

虽然稀奇,但是也见过。

那么,头朝地,脚朝天,倒立着死呢?

同参道:这种死法,未所见闻。

飞锡禅师道:好!我死给你们看。说完做个倒立姿势就死了。

在笑谈间解决了生死大事,这是何等的豁然、达观!这不正是解脱了吗?解脱者的生命是怎样的一种生命呢?他不用将解脱寄托于未来,也不妄想当下不病、不老、不死。生命的解脱,当下你就可以获得。

生命的解脱是没有忧悲苦恼的情绪。一个人只要有忧悲苦恼的情绪,就不得解脱;只要我们能对足以让我们忧悲苦恼的事淡然处之,那么我们就解脱了。

生命的解脱是没有有无得失的念头。一般人喜欢患得患失,有则欢喜,无则烦恼,得则高兴,失则悲伤。一心系于有无得失的人,是不能得到解脱的。

生命的解脱是没有拘束障碍的困难。这世间加诸我们身上的拘束障碍当然很多,以一个解脱者的心灵观之,无论是多大的拘束障碍,他都不当是一种困难,再大拘束障碍都不会困扰一个解脱者的心灵。

生命的解脱是没有生老病死的感受。任何人都一样有生老病死,不信佛教的有生老病死,信了佛教的一样有生老病死。但是,信仰者和不信仰者(即解脱者和不解脱者)对生老病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没有信仰者,即没有解脱的人,对生则喜,面临老死时的那种惊惶、死怖、颠倒真是难以言喻;而对解脱者而言,他的感受是,生也不足喜,死也不足悲,生死都是同样的实相。

过去有一位庞居士,全家信佛。一天,庞居士及其夫人一起往生极乐世界了,正在耕田的儿子手上还拿着一柄锄头,一听到这个消息,叫道:哎!他们怎么去得如此之快?我要去追他们!当下就立化往生了。你们看,虽然是死亡,这种死法岂不美哉!

佛光菜根谭

提升心灵,放宽眼界,自能海阔天空;

放下执著,随缘放旷,自能超越生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修行笔记 智慧不生烦恼

海涛法师:修行笔记 智慧不生烦恼

◎维摩诘居士说:‘要以菩提心起于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摄智慧起大舍心。’(布施观)◎维摩诘居士的却敌法:‘人生的欲望无穷,应有四信,才能脱离五欲,去除五欲才能得到常住快乐。四信...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苦乐部 第九章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苦乐部 第九章

苦乐部 第九章如婆沙论说。鬼中苦者。即彼无威德鬼。恒常饥渴。累年不闻浆水之名。岂得逢斯甘露。设值大河。欲饮即变为炬火。纵得入口即腹烂燋。然如斯之类。岂不苦哉。第二鬼中乐者。即彼有威德中。富足丰美。衣...

佛说末法时代水旱不调五谷不熟贪官横行

佛说末法时代水旱不调五谷不熟贪官横行

女人精进,恒作功德;须眉懈慢,不用法语。《佛说法灭尽经》:“法欲灭时,女人精进,恒作功德;须眉懈慢,不用法语,目击沙门,如视粪土,无有信心。法将殄没,登尔之时,诸天泣泪,水旱不调,五谷不熟,疫气风行...

佛教所说的“因果”论有哪些;特点?

佛教所说的“因果”论有哪些;特点?

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大至整个世界,小至一粒微尘,无不笼罩在因果的关系网中,没有因果关系的,可说一法也没有。不但佛法是这样讲,就是世人也有说到,世间一切法,各各有其...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溺水的小孩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溺水的小孩

有位农妇在地里干活,听见不远处的水库里有小孩在喊救命,她没理睬,干完活就回家了。中午时分,许多人赶往水库边,说有孩子溺水死了。农妇烧好饭后,也赶着去看个究竟。但她怎么也不敢相信那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她...

想要挽回感情 就必须要去学习一些新招

想要挽回感情 就必须要去学习一些新招

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他们的感情也会有身体一切,对于真正相爱的两个人来说,他们的感情都会比较深,偶尔出现吵架的时候,可能他们就会说是要面临着分手的现象。很多的情侣可能有时候会因为一件小事吵架,但是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