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理故事:选择一个专注的对象

选择一个专注的对象

一行禅师

正念与平和是行禅的目的,

因为其需要觉知,

所以我们使用了了分明的呼吸、行走、数数及含笑。

这四种要素带给我们精神上的力量,

他们就居住在我们身内,并显示着那觉察与全知的心之存在。

透过行禅,

我们发现了 Niem 和 dinh。

Niem 代表正念(mindfulness),

dinh 代表专注(concentration),

两者合在一起则指心处於稳定且集中的状态-此时心无冲突、分散,

而且觉知是随时处於正道之上。

要拥有寂静与平和,

你无须同时具足呼吸、数数、行走及含笑等四种要素。

有很多时候是只要步行便足够了,

但如果正念在步行时难以维持,

那么便要使用其他的一、两种要素了。

每个人都能统合协调步行、呼吸及数数,

但如果对其中一项过於注意,

如步伐,那么对呼吸及数数的觉知便会比较薄弱,

就像开了暖气机后之灯泡一般。

不过这样就可以,

只要你继续维持对你的脚步之觉知。

你可能会问:

假如我将所有心力全放在观察脚步或行走时在脚步下所绽放的莲花等这些事物上,

那我怎能去体会到其他正在发生的奥妙呢!

如沿路的竹林、风的移动或带着香味的稻田等。

的确,当你专注的范围愈大时,

你专注的焦点便会变得愈弱。

要是你选择莲花,那就只对他们专注。

如果你选择大地,那就专注在它的显现。

只要你的脚步一踏在地面上,

大地将像魔术般地自这些脚步下出现。

你将可同时察觉到你的脚步与大地两者。

如果你愿意去享受稻香、竹荫、青草或云朵,

那就停下你的脚步。

然后保持你对呼吸的了了分明,

让自己同时享受这一切。

在唇上绽露微笑,且自然地保持它。

一会儿后,再继续你的步行,回复对你的脚步之专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禅宗小故事:发生在燃灯寺的传奇故事

禅宗小故事:发生在燃灯寺的传奇故事

燃灯寺唐朝末年,皇室衰微,地方军阀并起,连年的军阀混战,弄得民不聊生。就连不问世事,一心向佛的寺院也未能幸免。成都西郊的广宁寺就是如此,主持方丈因阻挠官军将寺院据为军营,便被官兵捆绑起来吊在树上,用...

虚云法师开示录-放下万缘努力修行

虚云法师开示录-放下万缘努力修行

五月十八日开示《禅门日诵》上载有憨山大师《费闲歌》十首,讲十件难事。这十件事办不到,就是空费力,就是闲无用,故曰《费闲歌》。若把这十事做到,就了生死。十件难事是:体道难,守规难,遇师难,出尘难,实心...

村头那口古井

村头那口古井

村头有一口不知哪一年凿成的古井,兴旺时男人每天都要到井头汲水,女人则在井旁洗衣、择菜。井头不时传来男人粗犷的吆喝和女人们打闹的欢笑声。通了自来水后,再也没有人愿意去古井了。只是在茶余饭后闲谈时,偶尔...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一个小行为也能成为巨大的能量源泉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一个小行为也能成为巨大的能量源泉

有这样一位打工者,每天面对老板毕恭毕敬、端茶送水。有一天突然想到:爸妈把我养这么大,我从来没有对他们这么好,等有机会一定要以服侍老板的规格服侍爸妈一次。这一天他爸爸来城里看他,上下车时他就忙着给爸爸...

第十回  祝寿筵前畅言旨妙  再贬厨下杂作苦工

第十回 祝寿筵前畅言旨妙 再贬厨下杂作苦工

话说妙善公主将园中整理清洁,时届停午,耳边厢一阵悠悠细乐之声,随风送到,接看又是一片融和笑语之声,知道他们来了,本来就想迎上去接驾,后来心中一动,想起刚才妙庄王说过,有两位驸马同来,男女有别,昧然出...

神奇《金刚经》--学佛网

神奇《金刚经》--学佛网

《宁靖广记》上曾记载隋朝时一路极端神奇的工作:四川益州新繁县西四十里有个王李村,村中有位姓苟的墨客,擅长王羲之的书法而从不显露,是以无人知他有这个本事。他曾在村东头野外的空间四面凌空虚写《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