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理故事:选择一个专注的对象

选择一个专注的对象

一行禅师

正念与平和是行禅的目的,

因为其需要觉知,

所以我们使用了了分明的呼吸、行走、数数及含笑。

这四种要素带给我们精神上的力量,

他们就居住在我们身内,并显示着那觉察与全知的心之存在。

透过行禅,

我们发现了 Niem 和 dinh。

Niem 代表正念(mindfulness),

dinh 代表专注(concentration),

两者合在一起则指心处於稳定且集中的状态-此时心无冲突、分散,

而且觉知是随时处於正道之上。

要拥有寂静与平和,

你无须同时具足呼吸、数数、行走及含笑等四种要素。

有很多时候是只要步行便足够了,

但如果正念在步行时难以维持,

那么便要使用其他的一、两种要素了。

每个人都能统合协调步行、呼吸及数数,

但如果对其中一项过於注意,

如步伐,那么对呼吸及数数的觉知便会比较薄弱,

就像开了暖气机后之灯泡一般。

不过这样就可以,

只要你继续维持对你的脚步之觉知。

你可能会问:

假如我将所有心力全放在观察脚步或行走时在脚步下所绽放的莲花等这些事物上,

那我怎能去体会到其他正在发生的奥妙呢!

如沿路的竹林、风的移动或带着香味的稻田等。

的确,当你专注的范围愈大时,

你专注的焦点便会变得愈弱。

要是你选择莲花,那就只对他们专注。

如果你选择大地,那就专注在它的显现。

只要你的脚步一踏在地面上,

大地将像魔术般地自这些脚步下出现。

你将可同时察觉到你的脚步与大地两者。

如果你愿意去享受稻香、竹荫、青草或云朵,

那就停下你的脚步。

然后保持你对呼吸的了了分明,

让自己同时享受这一切。

在唇上绽露微笑,且自然地保持它。

一会儿后,再继续你的步行,回复对你的脚步之专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陈大惠:止语积福德,人有三不说

陈大惠:止语积福德,人有三不说

止语积福德,人有三种不可说:1、自己的功德好处;  2、他人的恶处不善;  3、自己未来的计划。儒家说:一个人的祸福,要看他谦虚还是骄傲。人,不要随便说未成之事、计划之事。因果,说了就变。和人间的恩...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苦乐部 第九章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苦乐部 第九章

苦乐部 第九章如婆沙论说。鬼中苦者。即彼无威德鬼。恒常饥渴。累年不闻浆水之名。岂得逢斯甘露。设值大河。欲饮即变为炬火。纵得入口即腹烂燋。然如斯之类。岂不苦哉。第二鬼中乐者。即彼有威德中。富足丰美。衣...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巴利语汇解 六、道果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巴利语汇解 六、道果

巴利语汇解 六、道果弟子:巴利语svaka,直译作声闻,意谓通过听闻佛陀音声言教而修行、证果的弟子。如果依胜义谛,只有证悟道果的圣弟子(四双八辈)才能称为声闻;但若依世俗谛,则包括只要受了三皈五戒的...

大安法师:五浊恶世啊,舍去念佛法门,我们绝对不可能得到救度的

大安法师:五浊恶世啊,舍去念佛法门,我们绝对不可能得到救度的

在这五时说法的过程中,特别开出了一个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的特别法门,称为胜异方便的念佛法门。我们看到一代时教的五时。有别五时、通五时。念佛法门是通五时的。在华严时就开始宣说念佛法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

种花的邮差

种花的邮差

种花的邮差有个小村庄里有位中年邮差,他从刚满二十岁起便开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复一日将忧欢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这样二十年一晃而过,人事物几番变迁, 唯独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从过去...

胡小林:习气重如何对治

胡小林:习气重如何对治

胡小林:习气重如何对治 问:胡老师您好,听了您的感恩改过的报告很受感动,您确实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所存在的问题是学佛近十年,佛学常识稍知一些,由於未能将老法师的教诲落实在生活中不得受用,贪瞋痴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