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以素食为主 除病以恬静为高(健康箴言)

图文来源网络

养生以素食为主除病以恬静为高(健康箴言)-(如下式原文章内容)这是苏局仙为周浦敬老院的题联。选自《苏局仙联语选》。

素食是与荤食相对而言的。所谓素食是指素的饭食和不掺有肉类的用蔬菜、瓜果等做的菜。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发现,长期以荤食为主,容易导致疾病,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韩非子杨权》)。相反,素食饮食则较少罹患疾病。2000多年前,在《黄帝内经素问脏气发时论》中就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合理搭配的膳食原则。这里的五谷、五果、五菜都是素食,只有五畜是荤腥。显然,这是一个荤素搭配、以素为主的饮食养生原则。享寿101岁的药王孙思邈则提出每食不用重肉(《千金要方道林养性》)的主张。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年)中也提出:每人每天应吃谷类、薯类及杂豆类等。这个膳食结构金字塔与《黄帝内经》提出的膳食原则是一致的。现代研究证实,素食为主的饮食结构有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肥胖病、癌症等。联作者101岁时也题墨介绍自己的饮食养生经验:一日三餐,少荤多素。清洁新鲜,烹调合度。精粗结合,浓淡适宜。浪费宜戒,吝啬也非所宜。

上联主张养生以素食为主,既是他的经验之谈,也是他对老年人的忠告。出于对老年人的关切,他还为敬老院题了另一联:

老易贪馋,应当留心饮食;

居宜清洁,更该注意卫生。

如有病应如何祛除呢?以恬静为高。恬静,是恬淡安静,心境清静自适而无所营求。清人陈文囿曾言:欲延生者,心神宜恬静而无躁扰,饮食宜适中而无过伤。(《医述医学溯源养生》)对于祛病,更要心神恬静,药固有安心养血之功,不若平心易气,养其在己而已。(明戴元礼《推求师意》卷上)人若能保持心神恬静,心情舒畅,无所营求,万虑俱忘,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作用就能保持正常状态,这样,不仅利于养生,也有助于防病除病。除病固然医药不可少,恬静养神更重要。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称念圣号亡母得升天上

称念圣号亡母得升天上

亡母五代时,苇州邓氏女,其母早亡,伯父养育,昼夜恋母,祈问沙门,云何复见母颜?沙门曰:地藏菩萨,本愿大悲,一心称念,会复得见。女即昼夜称名。后对沙门曰:女依师恩,再见慈颜,衣裳一领,谨以奉施。沙门具...

念佛奇迹:内脏烂了几个洞,梦中被补好了

念佛奇迹:内脏烂了几个洞,梦中被补好了

转载:我是在2004年信的佛。那时的我,是一个脾气不好、老是与父母顶撞,而且顽固的无神论者。 由于我老在外面吃饭,所以很早就得了乙肝,其中,大三阳的时间长达六年之久! 由于病情非常严重,所以什么药都...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二十六、干布国王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二十六、干布国王

二十六、干布国王残杀五百罗汉,恒在地狱受苦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个正在地狱受苦的怪物。牠的躯体庞大,没有双眼,全身溃烂,溃烂处还有许多小虫不停地吸食,真是苦不堪言。当它跑到平原时,有狮子、老虎、...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五(七)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五(七)

又问。何者是。佛言。若为三种祭祀.十六祀具。供养众僧使不断绝。及为招提僧起僧房堂阁。不如起欢喜心。口自发言。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此福最胜。又问。齐此三归。得大果报耶。复有胜者。佛言。有。又问。...

印光、弘一、谛闲、倓虚、律航等大师菩萨的往生

印光、弘一、谛闲、倓虚、律航等大师菩萨的往生

摘自陈柏达居士著《净土的见证》 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被称为科学时代,在那一百年中,缘熟而往生西方净土者,不知凡几,虽《净土圣贤录》和《往生传》尽量搜罗记载,亦难免挂一漏万,无法尽录。于此仅录在那...

秋季养生五状元 素食滋补正当时

秋季养生五状元 素食滋补正当时

   第一菜:莲藕  民间早有“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的说法。秋令时节,正是鲜藕应市之时。此时天气干燥,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时,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