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重境界?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重境界?

问:前些时候,我看到一段话:“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请您解释一下这三重境界。

答:没学佛的时候,对万法有强烈的实执,这就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学佛之后,以中观的理论观察时,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学佛到一定境界后,虽然体悟到无一法可得,但在显现中仍要随顺众生,这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就拿幸福来讲,也可以相应这三种境界:首先,没学佛时认为,幸福是个真实存在的法;中间,学习佛法后,明白幸福是一种心态,而且它是空性的;最后,虽然有了不可思议的境界,可是在随顺众生时,也承认幸福是存在的。

需要指出的是,随顺众生非常重要!

佛陀已证悟了最高的境界,可是在众生面前,他还是像普通人一样托钵、吃饭。许多大成就者也是如此,虽然内心有常人望尘莫及的境界,但外在的显现还和普通人一模一样。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不信因果报应,再求佛也无用

不信因果报应,再求佛也无用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从来不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因果报应是个复杂的关系,它有时候不会立即现报,甚至会经历多生多劫现报,这个依因缘,因缘一旦具足,果报即显现。报应可能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节选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节选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节选 《净修捷要报恩谈》 黄念祖居士著第十二拜、第十三拜、第十四拜的内容都是很重要的!是《净修捷要》之中的精华,也是整个佛教的精华,不光是净土宗,涉及到了各个重要的经论。...

大方广圆觉经

大方广圆觉经

大方广圆觉经又作《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唐佛陀多罗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

钟茂森:富贵的人能够在上不骄,满而不溢,才能够长久

钟茂森:富贵的人能够在上不骄,满而不溢,才能够长久

钟茂森:富贵的人能够在上不骄,满而不溢,才能够长久 富贵的人能够在上不骄,能够满而不溢,才能够长久,如果是一骄奢淫逸,他的富贵很快就崩溃。很多所谓的快速成长起来的这些企业家们,可能因为自己骄奢淫逸,...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什么叫正会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什么叫正会

什么叫正会要如何才是祈福的「正会」呢?信施者既是以求福为目的,希望家庭清吉,长幼平安,人健财丰,迎祥纳福,万事如意,德业增进,除障消灾,延年益寿,离苦得乐。达到幸福的康衢而行大施者,先要具备有清净心...

春茶入壶 饮之有道

春茶入壶 饮之有道

  新茶如酒易醉人所谓新茶,是指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清明之前采摘的茶,被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摘的茶,被称为雨前茶。这两种茶,因其品质优良,常被视为茶中珍品。新茶上市,有人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