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无贪无惧?

索达吉堪布: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无贪无惧?

问: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无贪无惧?

答:于佛陀所说的人法二无我真空妙理,有不同层次契入,所以于现有的显现法皆不会生起欣乐贪爱。因为已了知一切法皆是依因缘而暂时有名言显现,虽现无有真实坚固之性,如同梦幻一般不值得贪执,如《阿含经》中所言:“诸色如聚沫,诸受类浮泡,诸想同阳焰,诸行喻芭蕉,诸识犹幻事,日亲之所说。”声闻罗汉以上的圣者皆通达了如是法义,故于身心五蕴情器世间的一切显现法,皆知非常有成实,以此自然会无欣乐执著。

如《心经》中所言:“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乃至无佛无众生,泯灭一切戏论分别名言。若内心已了知真空无我之理,即不会于此离戏大空性正理产生怖畏之心。

因为已了知一切法无我,并非自性成立,故色等诸法体性虽无,也不会成断灭,而是有不会断灭的缘起显现。

总之,若能了知无我正理,即能坏灭贪嗔希惧实执种子,由此诸证悟无我的圣者,于有无诸法中皆能安住实相,不为所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每次只肯念一声佛,铭记在心得利益

每次只肯念一声佛,铭记在心得利益

每次只肯念一声佛,铭记在心得利益早年,天竺国有一个叫做「阿苏沙」的小国,国里面有一个婆罗门;我们都知道,当时婆罗门在印度的地位是很高的,可是这个婆罗门异常的愚痴,而且经常恶业缠身,忧?不堪,但却没有...

如果你做事常常半途而废,请自问三个问题找到病根

如果你做事常常半途而废,请自问三个问题找到病根

“我要减肥,我要减肥!”邻居小沐一年前就把“减肥”挂嘴边,可过了两天,问她开始没?她说天气不好,等天气好了开始。又过了一周,再问她减肥效果如何?她挠挠头说,最近觉得累,等身体好点再开始,结果至今也没...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二十三节 慈爱为第一善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二十三节 慈爱为第一善

第二十三节 慈爱为第一善瞋恨之火燃烧着人类世界,唯有慈爱才能给予冷静和安抚慈爱为第一善德。佛陀当佛陀宣布他希望去王舍城时,阿难陀担忧地说道:「世尊,整个印度有的是宽敞明亮的房屋,最好还是去舍卫城吧,...

白扁豆番茄木耳汤

白扁豆番茄木耳汤

新鲜的白扁豆,外壳绿绿的、里面豆儿白白嫩嫩,浅灰绿色的丝丝豆纹隐约可见,买回家、剥出来一碗漂亮的白色泛绿的豆豆!哦,做个白扁豆汤吧! 原料:新鲜白扁豆(也可用干的白扁豆)、番茄、黑木耳。调料:植物油...

大势至念佛 圆通章 要义

大势至念佛 圆通章 要义

大势至念佛 圆通章 要义大势至念佛 圆通章 要义李炳南老居士讲述岁己酉,台湾光复节日,师应台中莲社青莲谦益两念佛班之启请,为讲楞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曰:学佛须知行解,由解而行,方能入道,解而不行,...

什么是佛教徒?

什么是佛教徒?

佛教徒是信仰佛法僧三宝的在家,出家四众的通称。包括在家(优婆塞,优婆夷)众,出家(比丘,比丘尼)众,合称四众弟子。(也有七众的说法,包括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戒叉摩那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