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香严智闲禅师悟道因缘

香严智闲禅师悟道因缘

邓州(今河南南阳)香严智闲禅师,沩山灵祐禅师之法嗣,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人。智闲禅师生得身材高大,博闻强记,既能干又有谋略,乡亲们都认为,他只要发奋学习,将来必成佐时之良器。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智闲禅师对世间功名越来越不感兴趣。成年后,他即辞亲出家,观方慕道。

当时,百丈怀海禅师尚在世传法,智闲禅师遂亲往参学。智闲禅师性识聪敏,教理懂得很多。每逢酬问,他都能侃侃而谈,但是,对于自己的本分事却未曾明白。后来,百丈禅师圆寂了,他便改参师兄沩山灵祐禅师。

沩山禅师问道: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

智闲禅师被沩山禅师这一问,直得茫然无对。

回到寮房后,他把自己平日所看过的经书都搬出来,从头到底,一一查找,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个合适的答案,可是翻阅了几天,结果却一无所获。智闲禅师感叹道:画饼不可充饥。

于是他便屡次去方丈室,乞求沩山禅师为他说破,但是,遭到沩山禅师的拒绝。沩山禅师道:我若说似汝,汝已后(以后)骂我去。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

绝望之余,智闲禅师便将自己平昔所看的文字付之一炬,说道: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

智闲禅师哭着辞别了沩山,开始四处行脚。有一天,他来到南阳慧忠禅师的旧址。目睹了慧忠国师道场之遗迹,觉得这个地方挺不错,于是决定在这里住下来,加以整拾。

一日,智闲禅师正在芟除草木,不经意音,抛起一块瓦砾,恰好打在竹子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他忽然大悟。于是便急忙回到室内,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叹道: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并作颂曰: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沩山禅师听说了智闲禅师的这首偈子,便对仰山禅师道:此子彻也。

仰山禅师道:此是心机意识,著述得成。待某甲亲自勘过。

于是仰山便前往见智闲禅师,说道:和尚赞叹师弟发明大事,你试说看。

智闲禅师遂举前颂。

仰山禅师道:此是夙习记持而成,若有正悟(真正的发明开悟),别更说看。

智闲禅师一听,便又作一颂曰:

去年贫,未是贫,

今年贫,始是贫。

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

今年贫,锥也无。

仰山禅师道:如来禅许师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

智闲禅师于是又作一颂,曰:

我有一机,瞬目视伊。

若人不会,别唤沙弥。

仰山禅师这才放心他确实彻悟了,于是便回去报告沩山禅师道:且喜闲师弟会祖师禅也。

智闲禅师后驻锡于邓州香严,教化一方,四方衲子,争相亲近。

关于修祖师禅,智闲禅师特别强调,要离心意识去参,不要沉溺于语言文字,更不能呈口舌之快。大道不在别处,只在目前。若能在日用中,念念回光返照,即是与道相应。智闲禅师曾有上堂法语云:道由悟达,不在语言。况是密密堂堂,曾无间隔,不劳心意,暂借回光。日用全功,迷徒自背。

又云:若论此事,如人上树,口衔树枝,脚上蹋(踏)枝,手不攀枝,树下忽有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不对他,又违他所问。若对他,又是丧身失命。当恁么时作么生即得?时有虎头招上座出众云:树上即不问,未上树时请和尚道。师乃呵呵大笑。

智闲禅师开示学徒,语言简直,不尚奇特,曾有偈颂二百余篇传世。后谥袭灯禅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陆游与唐琬的爱别离:一段母命难为的沧桑与执着

陆游与唐琬的爱别离:一段母命难为的沧桑与执着

前言:陆游(1125 年—1210 年),字务观,号放翁,生逢北宋灭亡之际,是著名的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一生创作二万余首诗词,流传于世的尚有九千二百余首,是我国现存诗作最多的诗人。虽然,...

印度:越有地位、越有文化越吃素

印度:越有地位、越有文化越吃素

 印度是一个素食文化盛行的国家,素食在印度如此大行其道的背后是深厚的宗教背景和历史传统。一、素食者社会地位  在印度吃素可是一种身份和荣耀,由于历史与宗教原因,占总人口70%以上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小猪故事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小猪故事

小猪故事小猪胖胖看着朋友们远去的背影,低着头对妈妈说:妈妈,我错了。小猪胖胖在外婆家认识了很多朋友,有小兔、小羊和小鸭。他们玩得可高兴了。分别的时候,小猪胖胖请朋友们明天到他家去玩。他们高兴地答应一...

抄经及印经的神奇感应

抄经及印经的神奇感应

抄经及印经的神奇感应天覆宝盖 隋朝益州新繁县四十里王季村,有位书生姓荀,擅长书法,但是村中的人都不知道。荀姓书生曾经在村东的空中四面,书写金刚经,打算要给诸天读诵。 起初,村中的人并不知道。有一天下...

众生皆是自己成就的助缘

众生皆是自己成就的助缘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净土法门法语:要培养念佛的习气

净土法门法语:要培养念佛的习气

1 佛在经上劝导我们,人要行善、人要积善,死的时候就没有恶念。善心善行能够提高自己的层次,可是一定要知道,恶念是妄念,善念还是妄念,善念感三善道,恶念感三恶道,你出不了六道轮回。2 用什么方法克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