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拈花微笑

拈花微笑是禅宗史上的第一则公案,也是禅宗的纪元节。在禅宗的许多典中,都载有这则公案,但均有若干文字的出入,而与《碧岩录》合称禅典双璧的《无门关》第六则,则详细地记录着:

世尊者昔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我这里有照见一切真实教法与包藏一切善法的眼,巧妙的这涅般之心有形相的真实相,不可思议的法门;现在我不用评议文字,用经典以外的教诲,来传给摩诃迦叶尊者。)

这则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以心传心的公案,后来就被冠上拈花微笑,而广为流传。

许多人或许会怀疑:不能以文字表达的东西,究竟如何传授呢?倘若没有互相的了解,是办不到的。

由于世尊与迦叶尊者,都已经大彻大悟,甚至得到了相同的证量,所以当世尊拈花时,迦叶尊者便当下心领神会,并且露出微笑,表示共鸣之意这就以心传心;如果彼此境界相差过于悬殊,心意便无法充分传达。

古来传说世尊对迦叶尊者有三处传心:第一是在多子塔前分给迦叶半座,使大众吃惊。第二是此则拈花微笑。第三是在沙罗树下的棺材下面,两腿结跏趺坐,等待后来的迦叶垂示遗嘱。我们不必去考证其真伪,我们只要知道,它的旨趣在于教者任命了的的相承的法师,使他负起代代相传的重责大任。

世尊拈起的金波罗花,正是我们在三界、六道轮回之火中拈萎了的莲花;由于他的拈起,使我们得知,我们自性的莲花,只是枯萎,并未死亡,一旦甘霖普润,仍能重新发芽、茁壮、开花、结果。

古人的消息是不可以道里计的,唯有打破心意识的揣测,各自猛省一番,才能在缘虑尽除时,豁然触目皆心光。这正是:一夜落花雨,满溪流水香!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密宗里为什么要皈依上师三宝?

达真堪布:密宗里为什么要皈依上师三宝?

达真堪布:密宗里为什么要皈依上师三宝? 问:密宗里为什幺要皈依上师三宝?答:显教里也特别强调善知识。有一次阿难曾经跟佛说:“我才知道善知识的重要,修行的大部分成就都要靠善知识。”佛说:“不是大部分,...

放生功德:放生鱼籽 功德无量

放生功德:放生鱼籽 功德无量

唐文宗御膳房内烹煮的鸡蛋在锅子里面集体地呼喊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胞胎和蛋确实有生命啊!它不幸轮回这么一个身相,它还是一个神识,它有灵性,它也有佛性。它有难时你救它,你有难时天救你,天道好还。只要碰到煮...

陈秀中将一幅墨宝“落户”药师坛城文化艺术馆

陈秀中将一幅墨宝“落户”药师坛城文化艺术馆

陈秀将军墨宝陈秀:原兰州军区原副司令员(中将)墨宝:《崇高品德 博大胸怀》2016年“八一”前后药师坛城文化集团恭请陈秀将军一幅“墨宝”(可遇不可求) 中国泥灸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

只有越过苦难,才能懂得幸福的内涵

只有越过苦难,才能懂得幸福的内涵

人往往经历过黑暗,才明白光明的宝贵;经历过痛苦,才懂得眼前的美好。若没经过挫败,可能品尝不到成功之后幸福的甜味。很多时候,幸福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而取得。(一)“拄拐少年”到“肌肉小...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如是我闻”的由来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如是我闻”的由来

伟大的佛陀,应身的年龄到了八十岁的时候,带着阿难行化到遮婆罗塔的地方,许多比丘都来聚会在这里,佛陀就对大家说道:诸比丘!今天在这里和你们相遇很好。我自从成道证得正觉以来,爱护比丘及一切弟子,教化大众...

必破财的家居物品 放一个穷一生 赶紧丢掉

必破财的家居物品 放一个穷一生 赶紧丢掉

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升高,购买能力也逐渐提升,人们开始会购入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为自己的一种收藏爱好,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方面的追求。但是,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收藏物品都是适合家里的,有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