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拈花微笑

拈花微笑是禅宗史上的第一则公案,也是禅宗的纪元节。在禅宗的许多典中,都载有这则公案,但均有若干文字的出入,而与《碧岩录》合称禅典双璧的《无门关》第六则,则详细地记录着:

世尊者昔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我这里有照见一切真实教法与包藏一切善法的眼,巧妙的这涅般之心有形相的真实相,不可思议的法门;现在我不用评议文字,用经典以外的教诲,来传给摩诃迦叶尊者。)

这则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以心传心的公案,后来就被冠上拈花微笑,而广为流传。

许多人或许会怀疑:不能以文字表达的东西,究竟如何传授呢?倘若没有互相的了解,是办不到的。

由于世尊与迦叶尊者,都已经大彻大悟,甚至得到了相同的证量,所以当世尊拈花时,迦叶尊者便当下心领神会,并且露出微笑,表示共鸣之意这就以心传心;如果彼此境界相差过于悬殊,心意便无法充分传达。

古来传说世尊对迦叶尊者有三处传心:第一是在多子塔前分给迦叶半座,使大众吃惊。第二是此则拈花微笑。第三是在沙罗树下的棺材下面,两腿结跏趺坐,等待后来的迦叶垂示遗嘱。我们不必去考证其真伪,我们只要知道,它的旨趣在于教者任命了的的相承的法师,使他负起代代相传的重责大任。

世尊拈起的金波罗花,正是我们在三界、六道轮回之火中拈萎了的莲花;由于他的拈起,使我们得知,我们自性的莲花,只是枯萎,并未死亡,一旦甘霖普润,仍能重新发芽、茁壮、开花、结果。

古人的消息是不可以道里计的,唯有打破心意识的揣测,各自猛省一番,才能在缘虑尽除时,豁然触目皆心光。这正是:一夜落花雨,满溪流水香!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五十七回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五十七回

第五十七回连环梦──真正的度苦法器雁儿的修行是进步了。此时他的心一直想着雁群、小燕、咪咪、鸦子兄弟,还有外头无数的众生。小鸦劝他沉住气,一股作气修到底,说大师还有许多功夫是他未学会的。他也深信这点,...

留学生割肝救母,释迦世尊割肉喂鹰,我们能做到吗?

留学生割肝救母,释迦世尊割肉喂鹰,我们能做到吗?

“三界六道众生无始以来于轮回转折中皆我父母”,“ 慈爱:每时每刻,从于三业之行所生发,慈爱一切众生、父母,长寿无病富贵吉祥,终生喜乐。”南无羌佛在《什么叫修行》说法中慈悲的法语让我觉醒,让我深思。是...

达真堪布:如何得到加行的传承?

达真堪布:如何得到加行的传承?

达真堪布:如何得到加行的传承? 问:想修加行,如何能得到上师关于加行的传承?上师答:加行的传承以前念过,自己找音频听一下,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念传承。《成就宝鉴论》有光盘和书,里面讲的都是加行的内容,...

地藏菩萨成就你的菩提大愿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

佛又跟观世音菩萨说:“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佛又跟观世音菩萨说,在未来,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候,有那个想修行的、想了生死的、想做善事的善男子、善女人,或者想利益众生的,发大慈心帮助别人、要救度一切众生苦难的;或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或者想出离三界,这都是菩萨,这是发菩提心。

不管男人女人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广大心,就是咱们学《华严经》经常要我们发愿发大心。总的说,救度一切众生苦难,想成佛,或者想离开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但是这就要去执着,得无执着。

等你有什么力量把这个愿满了,满足了这个大愿——发了愿就想成就,使这愿满,这个愿都很大的——如果自己感觉着恐怖,因为满足不了,那没关系,你就念念地藏菩萨好了。

“是诸人等”,若能见到地藏的形像、闻到地藏的名号,“至心归依”——我们念“南无地藏菩萨”,就是归依地藏菩萨,“南无”就是翻“归依”,你念“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念念归依地藏菩萨。

或者听到地藏菩萨名号,诚诚恳恳地归依;或者是用香华、衣服,一切宝贝东西,饮食,供养瞻礼地藏菩萨——以这个供养心、功德心,你前头所发的大愿都能圆满,“所愿速成”。

你不是想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吗?你不是想证得无上菩提吗?这个大愿都能很快成就,障碍消失。每天发愿我们的善根增长,就满足了你,地藏菩萨能够加持你,成就你的大愿。

这样做,地藏菩萨能够加持你

地藏菩萨成就你的菩提大愿【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六十二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六十二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六十二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六十二卷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贤圣品第六之六 已因便说顺解脱分。入观次第是正所论。于中已明诸加行道。世第一法为其后边。应说从斯复生何道...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一个婢女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一个婢女

一个婢女有五个人,共同出钱买了一个婢女,其中一个对婢女说∶『你要给我洗衣服。』以外的四个人,也叫婢女洗衣服。这五个人,都要叫婢女给他洗衣服,这使得婢女非常为难没法对付。她想∶『我只能先洗一个,然後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