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大德故事:珍惜现在

日本亲鸾上人九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他要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就问他说:你还这么小,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我虽年仅九岁,父母却已双亡,我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与父母分离不可?所以,为了探索这层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后,非常不以为然的道: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是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那么高年,你也不能保证您是否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慈镇禅师听了这话以后,拍手叫好。并满心欢喜的道:对的!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马上就为你剃度吧!

我国唐代玄奘大师,十二岁出家时,因唐代出家为僧须经考试及格,其时玄奘年幼,未能录取,玄奘伤心痛哭,主考官郑善果问为何定要出家?玄奘答以要光大如来遗教,绍隆菩提佛种,因其志愿宏伟,特准出家,今中日两圣者,古今辉映,亦佛教之美谈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真正发出菩提心的那一刻,一切会当下圆满,命运会改变

达真堪布:真正发出菩提心的那一刻,一切会当下圆满,命运会改变

达真堪布:真正发出菩提心的那一刻,一切会当下圆满,命运会改变 我们的上师如意宝讲的很直接,如果想究竟利益自己,“暂时利他乃窍诀”。想究竟利益自己,就应该暂时的利益他人,这才是最好的窍诀,是圆满自己...

星云法师:欲乐与法乐

星云法师:欲乐与法乐

世间上的人,种种的营求,都是为了追求快乐。快乐处处求,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欲乐,一种是法乐。 所谓欲乐,一般说,世间上有“五欲”——财、色、名、食、睡。 财——财富人人都想拥有;拥有财富固然可以为人...

情感挽回过程中如何提升自我

情感挽回过程中如何提升自我

一旦对方坚决的提出分手,那意味着有以下几种可能性:1、在平常的生活当中,你是属于被动一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付出型;2、你出现了原则性问题(和其他异性搞暧昧);3、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没有达到对方的期...

吉日择时很常见 在合适的时间和空间 做合适的事情

吉日择时很常见 在合适的时间和空间 做合适的事情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身边的长辈,凡是在遇到上梁安门、新屋入伙,或者是啊安床安灶、公司开业等字这些日常生活事项的时候,都要进行吉日择时,也就是择吉。择吉是一种方术,这种方术可不仅仅流传于民间,...

生活窍门:疲劳也许与喝水有关

生活窍门:疲劳也许与喝水有关

在生命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体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呈微碱性的内环境,人体体液在正常状态下的PH值为7.04,也就是说,人体在处于偏碱性状态时,是最平衡、最健康的。但由于现代人大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的偏酸性...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七则·求法的妇人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七则·求法的妇人

第七则求法的妇人从前,有个聪明、善良的妇人,深信佛法,经常在家中做好斋饭,款待僧人,以便学习佛法。有一天,她又在家中做好斋饭,招待云游的行脚僧和附近寺庙中的僧侣来用斋。僧人们用完斋饭,对妇人说些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