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大德故事: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

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

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

「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

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

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

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还是从山坡上面滚落到原地。慧明稍事休息了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接着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是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

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然后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尘元的去向。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

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尘元向同修们解释:

「寺后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下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

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的啊。」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

「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 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

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然后高僧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元,

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堪验你们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世间痴情之人,执着于勇气和顽强者不在少数,但是往往却如故事中的慧明一样,

并不能达到心中向往的那个地方,只是摔得鼻青脸肿,最终一无所获。在己之所欲面前,我们缺少的是一份低头看的淡泊和从容。低头看,并不意味着信念的不坚定和放弃,

只是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回旋的余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你心中有没有别人?

你心中有没有别人?

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在写「行者无疆」一书里的「追寻德国」那篇文章时,为了彻底了解德国,曾一个人到德国去深入体验生活。他找了一间出租房子,房东是一位德国老人,和蔼可亲;房子在五楼,余秋雨看了看,感觉还不...

太上感应篇图说133:用药杀树

太上感应篇图说133:用药杀树

经文:用药杀树。【原文】神树枯时爱女亡,梦中一斧足相偿。若非田姓先生救,殒玉埋香在左厢。注:方长不折,仁人之用心也。至树木年久,或为鬼神所栖,不可轻伐。夫伐且不可,况用药以杀之乎!杀之者,或系他人之...

佛教故事:护生故事:许真君折箭登仙

佛教故事:护生故事:许真君折箭登仙

许真君折箭登仙许真君晋代汝南人,年轻时,喜好打猎。一天射中了一只小鹿。看见一只母鹿,给小鹿舔伤痕,舔了很长时间没有活。母鹿由于过分哀伤小鹿的不幸死去,也死了。许真君甚疑惑剖开母鹿的肚子一看,肠子一寸...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吴毓祥居士往生事略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吴毓祥居士往生事略

吴毓祥居士往生事略吴毓祥,江苏泰兴人,继先世业医,仁心仁术,忠厚慈祥,乡里咸爱戴之。其先尝独资修葺庙宇,深信佛教,历代相传至今。吴毓祥居士,年五十六时,患重疾,群医束手,虔诵观音圣号不辍,梦大士洒以...

茶禅一体:禅心以一贯之

茶禅一体:禅心以一贯之

中国在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相传圆悟克勤禅师提出“禅茶一味”之后,禅与茶便形影相随。几乎寺必备茶,僧必饮茶。 禅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中国茶禅文化传入日本,于...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0)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0)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0) 无量寿经讲座20(第二品) 就有了数量,无量的智,能够照见种种不同之相。刚才说众生有种种根,所以我们给种种药。如你不通达众生,那你怎么给药呀。众生种种差别呀!种种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