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大德故事: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

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

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

「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

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

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

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还是从山坡上面滚落到原地。慧明稍事休息了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接着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是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

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然后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尘元的去向。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

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尘元向同修们解释:

「寺后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下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

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的啊。」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

「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 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

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然后高僧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元,

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堪验你们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世间痴情之人,执着于勇气和顽强者不在少数,但是往往却如故事中的慧明一样,

并不能达到心中向往的那个地方,只是摔得鼻青脸肿,最终一无所获。在己之所欲面前,我们缺少的是一份低头看的淡泊和从容。低头看,并不意味着信念的不坚定和放弃,

只是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回旋的余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的好处,知道的人不多,请告知你身边的人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的好处,知道的人不多,请告知你身边的人

1 《心经》后面讲“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那个无上咒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是梵语,翻成中文,意思是“无上的密咒”。佛在《大集经》讲,这句佛号是“无上甚深禅”。2 这一句佛号,禅里面是无上甚...

知义法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不是能成?

知义法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不是能成?

知义法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不是能成? 一般人只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贵,而不知道一切众生的生命可贵,更不知道慧命更为可贵!也就是说,只知道屠刀能杀害生命,却不知道心刀能杀害慧命!因为众生的识心善于分...

吵架后如何挽回老公的心?和合术帮助挽回

吵架后如何挽回老公的心?和合术帮助挽回

情侣感情失和的原因,大多是有了外遇或长久的恋情导致的感情疲乏,因此婚姻中吵架是经常的事,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吵架后如何挽回老公的心?和合术帮助挽回。跟老公吵架,由于他每次吵架就离家出走,加上当时...

八种素食教你清理血管垃圾

八种素食教你清理血管垃圾

人体的血管就像下水管道,时间长了容易积聚垃圾,应该时不时清理一下。总结出的有血管清洁工之称的8种食物,平时可以多吃些。1豆类红豆、白豆、黑豆、鹰嘴豆和扁豆等各种豆类都是可溶性纤维的极佳食物来源。纤维...

生西法师:法王说过念诵六百万佛号就能往生极乐吗?

生西法师:法王说过念诵六百万佛号就能往生极乐吗?

生西法师:法王说过念诵六百万佛号就能往生极乐吗? 问:顶礼法师!我看到讲记中说,念诵六百万佛号会创造往生极乐世界的殊胜缘起,请问这和确定往生的意思相同吗?法王当时说的是念诵一百万藏文圣号,请问六百...

宣化上人:有功德的人,人人见了他都欢喜,为什么欢喜呢?

宣化上人:有功德的人,人人见了他都欢喜,为什么欢喜呢?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