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天人没有以嗔恨心造业,为什么还会下地狱呢?

达真堪布:天人没有以嗔恨心造业,为什么还会下地狱呢?

问:在讲因果轮回的时候讲到,“由嗔心导致的杀盗淫妄是堕入地狱的因”,又讲到“天人死后多数直接堕落地狱”。但是没有听说过天人因嗔心造杀盗淫妄酒的业,为什么还堕落地狱呢?

答:他没有上天之前做过啊!可能是因为善业的力量大,就先上天了,等这个福报穷尽了,他的相续中还有恶业的力量,这个时候由于嗔恨或者杀生等恶业成熟了,就堕落地狱了。天人死后也有堕入人间,也有堕入其他道的。他的阿赖耶当中有很多种子,不一定哪个先成熟。

一般是哪个重哪个就先成熟;轻重程度一样时,离死亡近的先成熟;离死亡远近也一样时,串习力重先成熟;串习力也一样时,先造业的先成熟。这些因果关系,除了佛,谁也不能完全说清楚。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三招告诉你分手后挽回前男友说顺其自然应该怎

三招告诉你分手后挽回前男友说顺其自然应该怎

当一段感情结束,女生知道自己被男友分手了,就感觉是天要塌下来了一样。只是顾着自己伤心难过,对于自己前男友的想法却并不关注,其实他有可能也在伤心,只有你敢于行动,敢于主动联系他,你们就有复合的可能。不...

    我们真正能够为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解脱;我们真正能够饶益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自在。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地去关心照顾他人,就是饶益众生。

 

    饶益众生才能得到解脱,但是一定要从家人做起。没有要求、不要回报地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为他们付出,这就是修行。家人和周围的人是与你最有缘分的众生,是最需要你的众生,一定要从他们做起,然后再慢慢扩大范围。从父母、儿女,再慢慢扩大到亲朋好友,扩大到邻里同事,扩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最后扩大到所有的众生,需要这样的过程,不是一下子要做到。

  

    先把家里内部的关系搞好。连最有缘分、最了解你的众生都没有度化,想去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是不可能的。第一个事情没有做好,第二个事情能做好吗?

 

    寂天菩萨的《入行论》中也讲了,发心的时候要慢慢扩大范围,尤其是实际做的时候更要按次第。从自己身边有缘的众生做起,无缘的众生你想帮也帮不了,想度也度不了。“我对外人挺好,但是我对家人不行。我对其他人有慈悲心,但是对家人始终发不出来慈悲心。”这就说明了你就是没有慈悲心!那些外人不经常接触你,不太了解你,也不是特别需要你,所以没有什么矛盾和冲突。家人不一样,天天接触,互相太了解了,太熟悉了,你那么自私,互相很难相处。其实你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才是你真正的心态,真正的面目!对外人乐乐呵呵的,挺祥和的,这都是装的,时间长了也不行。

 

    所以从家人做起,好好地过日子,这就是修行!你周围的人,你的家人,这些都是众生,你一边伤害他们,让他们起烦恼,一边供佛拜佛,佛菩萨能高兴吗?不可能的!没有条件地、不求回报地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为他们付出,他们不可能不感动,一定会对你五体投地,一定会跟随你,跟你学,跟你修,这不就度化了么!你表法没有表好,他知道你学佛学成这样,连人都做不好,还能被你感化吗?还能跟随你吗?不可能的!

 

    你要转变自己。你自己转变了,所有的都会转变。有些人学佛修行以后真转变了,所以周围的人也转变了,命运也转变了。身体健康了,家庭和睦了,工作顺利了,一切吉祥了。你完全发清净心为他人好,完全是饶益他人的,不自私,不自利,他人自然而然就会跟随你。清净心有这个力量。

把菩提心从家庭扩大到法界

    我们真正能够为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解脱;我们真正能够饶益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自在。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地去关心照顾他人,就是饶益众生。  ...

一对猪夫妻的前因

一对猪夫妻的前因

一对猪夫妻的前因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有言: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可见根据佛教六道轮回的理论,世界上的猪,都是前生做了坏事的人,死后投胎为猪。省庵大师所述,是前世杀业太重所致,现在要讲的是前生犯了邪...

济群法师: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济群法师: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坏聚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皆属于恶见的范畴。坏聚见,又称身见、萨迦耶见。坏为毁坏、无常之义,坏聚指五蕴色身,于此五蕴法上,妄生执取,计我、我所。认为我是常的,或者是断...

爱戴吃素,爱上有限度的自由

爱戴吃素,爱上有限度的自由

爱戴:吃素,爱上有限度的自由小麦色肌肤,活力笑容,超短热裤,爱戴就这样出现。美女正迷恋又酷又拉风的大型机车,腿部被摩托车排气管烫伤都无所谓;有空就奔网球场,球技超强,把陪练吊到满场飞;即将发行的新唱...

论佛教戒酒,饮酒带来惨烈报应

论佛教戒酒,饮酒带来惨烈报应

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饮用。对于酒的定义和分类,经、论、戒典多有详说。据《俱舍论》卷十四载,酒有三种:由米麦等谷类酿成的穴罗(梵语s11ra,苏罗);以果实或植物的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