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如何迅速断除自己的执著心?

索达吉堪布:如何迅速断除自己的执著心?

问:如何迅速断除自己顽固的执著心?

索达吉堪布答:

一是我们若以理智来观察色声香味等六境,则不难了知此等诸法都是虚妄无实的本性,故断定此为迷乱显现,从而励力断除一切贪执之心。

二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所作所为一经观察都是无有意义的,故应以理智来将其断定为迷乱分别心的作为而加以舍弃。

三是无论什么样的贪执,皆为欺惑苦恼之因,所以我们也应将之断定为迷乱而舍弃。

四应了知一切名闻利养皆为欺诱之性,故应断定为迷乱而舍弃。

五应了知无论怨敌还是亲人都无恒常之性,有些亲人翻脸如翻书,一不如意当即变成怨敌,若值遇其他因缘,怨敌瞬间也会变成自己的亲人,故怨亲都无决定性,我们应将之断定为迷乱而舍弃。

六是若了知万法无实的本性,则能摧毁对一切迷乱显现的执著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漫过心底的爱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漫过心底的爱

漫过心底的爱许多时候,能让我们超越极限的力量,不是名利,不是财富,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是,而是在血管里涌动,一次次漫过心底的爱啊。电视台正在播放一档新节目,名为《超越极限》。参赛者被选中后,须在规定...

南塔光涌禅师悟道因缘

南塔光涌禅师悟道因缘

南塔光涌禅师悟道因缘袁州仰山南塔光涌禅师,仰山慧寂禅师之法嗣,俗姓章,豫章丰城人。刚出生时,神光照庭,马皆惊鸣,因起名光涌。光涌禅师少时长得非常英俊聪敏,依仰山慧寂禅师剃度出家。后北游参学,曾礼谒过...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

法国一位年轻人很穷,很苦。后来,他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迅速跻身于法国50大富翁之列,成为一们年轻的媒体大亨。不幸,他因患上前列腺癌,1998年去世。他去世后,法国的一份报纸刊...

青岛105岁老寿星爱吃甜食素食

青岛105岁老寿星爱吃甜食素食

幺鸡二饼东风105岁的郝金香老人,打麻将将近70年了。年轻时,她打麻将是为了讨好房东太太,希望对方少涨点房租。年老后,她打麻将是为了锻炼脑子,让自己延年益寿。昨天,市老龄办和青岛早报主办的 学会爱老...

谚语“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比喻的是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才设法求助。不过发生急事后,再去 “抱佛脚”真能解决问题吗?

宋朝张世南《宦游纪闻》有这么一则故事:

云南的南面有一个外族建立的小国家,这个国家的民众都是佛教徒。 有一次,一个被判了死刑的罪犯在深夜挣断了锁链和木枷越狱逃跑了。第二天清晨, 官府发现后即派兵丁差役四处追捕。那个罪犯逃了一天一夜后已精疲力竭,眼看追兵已近,他自知难以逃脱,便一头撞进了一座古庙。 

这座庙宇里供着一座释迦牟尼的坐像,佛像高大无比。罪犯一见佛像,心里悔恨不已,抱着佛像的脚一边磕头,一边嘴里不停地说:“佛祖慈悲为怀,我自知有罪,请求剃度为僧,从今往后,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不一会儿,他的头也磕破了,弄得浑身上下都是鲜血。该国国王笃信佛祖,听说这件事后,赦免了罪犯的死罪,让他入寺剃发当了和尚。

可是从语源的角度考证, “抱佛脚”其实源于西域。

据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所述,古印度“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凡斯九等,极唯一拜。跪而赞德,谓之尽敬”。后来佛教吸收了其中“俯首示敬”“合掌平拱”“屈膝”“长跪”和“五体投地”等五种,略加改造就成了佛门的致敬之礼,并以“五体投地”为佛门最高致敬礼。

“五体”指双膝、双肘与额顶。所谓“五体投地”,就是五体至地作礼,先正立合掌,右手褰衣,然后屈双膝并双肘着地,翻起双掌以示承接尊者之足,最后是顶礼,以头触地或触尊者之脚,表现对佛的敬重。如《无量寿经》说:“阿难起整衣服,正身西面,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因而就“抱佛脚”的初义看,是兼含信佛与求佛护佑之类意思的。

同故事中犯人“抱佛脚悔过”停止作恶,得佛保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同。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的欲求,或是想要急功近利,而选择临时抱佛脚,带上贡品,自以为烧香磕头后,佛就会听到自己心中的愿望,从而帮自己实现了。

可是一个心中没有佛的人,又怎么会得到佛的庇佑呢?这不就像是一个平时不努力,却整天等待着天上掉下馅饼的人吗?所以,就算是临时“抱佛脚”,也不是与佛菩萨做交易,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忏悔,发自内心的信佛。

学佛就是要改变自己,修心修行。修心就是把心里不好的贪瞋痴慢疑全部修正掉,只有将自己的心修正到清净无染,与佛相应,才能更好地得到佛菩萨的护佑。

来源:南普陀寺

临时抱佛脚,是否能得到护佑?

谚语“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比喻的是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才设法求助。不过发生急事后,再去 “抱佛脚”真能解决问题吗?宋朝张世南《宦游纪闻》有这么一则故事:云南的南面有一个外族建立的小国家,这...

放生、杀生的神奇感应故事

放生、杀生的神奇感应故事

这个生命就因为要给我吃才杀它,那尽量避免。我们不只不愿意、禁止去杀生,我们更积极的放生。在历史当中就有记载,汉朝杨保他有一天遇到一只鸟受伤了,很严重,他非常有爱心把它照顾好,把它救活了,后来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