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盘山宝积禅师悟道因缘

盘山宝积禅师悟道因缘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

一般人开悟都离不开善知识的随机点拨。而盘山宝积禅师的悟道因缘却颇为奇特,完全出乎人的意料。据《五灯会元》记载:

有一天,宝积禅师从市场上经过,看见有一位客官正在买猪肉,客官告诉屠家说:精底(瘦肉),割一斤来!屠家把刀啪地一声放在肉案上,叉着手说道:长史!那(哪)个不是精的?宝积禅师一听,忽然有省。

后来又有一天,宝积禅师刚走出寺门,就碰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送葬队伍的前头,有一位歌郎正摇着铃铛,拖着长腔唱道: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委(不知)魂灵往那方?而跟在棺材后面的帐幕下死者的儿子悲伤地哭道:哀啊哀啊!宝积禅师一听,豁然大悟,身心踊跃,当即跑回寺院,把自己的证悟告诉了马祖。马祖印可了他。

宝积禅师的悟道表面上看似很偶然,实际上是他功夫用到了一定的火候。如果功夫不到家,这样的场景碰见得再多,也没有用。这说明了一个道理:道不仅仅是在深山老林里,道就在日用中;法也不仅仅是在寺院里,生活中的一切,不管是有情的生命,还是无情的草木,它们都无时不在说法。关键看我们的心是否在道上。若能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能做到心不离道、道不离心,那么,日常生活中,哪怕一个很平常的情景,都有可能成为你悟道的契机,就象宝积禅师那样。

宝积禅师离开马祖后,即北上幽州,驻锡于盘山,在此大弘南宗顿教法门。在北方弘传祖师禅法的,应该说宝积禅师算是比较早的一位。除他之外,当时北方传禅比较有名的还有赵州和临济二位祖师。

关于宝积禅师的禅法,我们可以从他的上堂法语中略知一二:

心若无事,万法不生。意绝玄机,纤尘何立?道本无体,因体而立名。道本无名,因名而得号。若言即心即佛,今时未入玄微。若言非心非佛,犹是指踪极则。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夫大道无中,复谁先后?长空绝际,何用称量?空既如斯,道复何说?

夫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镜,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复是何物?禅德,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不及,斯乃空轮无迹,剑刃无亏。若能如是,心心无知,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始为道矣。

禅德,可中(假若)学道,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若如此者,是名出家。故导师云:法本不相碍,三际亦复然。无为无事人,犹是金锁难。所以灵源独耀,道绝无生。大智非明,真空无迹。真如凡圣,皆是梦言。佛及涅槃,并为增语。禅德,直须自看,无人替代。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璿玑(音xuan ji,观测天象的仪器,此处喻自性)不动,寂尔无言。觌(di)面相呈,更无余事。珍重!

宝积禅师临入寂的时候,仍不忘用画肖像的因缘,启悟他的弟子们觉悟自性本空的道理。

他告诉徒众说:有人邈得吾真否(还有人能描绘我的真影吗)?

于是众弟子纷纷为他写真,但都不契合他的心意。这时普化禅师从众人里走出来,说道:某甲邈得。

宝积禅师道:何不呈似老僧(为什么不拿给老僧看看)?

普化禅师于是打一个筋斗出去了。

宝积禅师笑道:这汉向后如风狂接人去在(这汉今后疯疯颠颠的,接引学人)!

说完,便入寂。后谥凝寂大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华藏安民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华藏安民禅师悟道因缘

华藏安民禅师悟道因缘建康府华藏密印安民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朱,嘉定府(今四川乐山县)人。安民禅师出家后专攻经论,一度于成都宣讲《首楞严经》,为义学僧众所归仰。当时,圆悟克勤禅师正住持昭觉寺...

诵念大悲咒逢凶化吉

诵念大悲咒逢凶化吉

清朝末年,有个珠宝商人叫崇德,虔诚敬拜观世音菩萨,每天早晚诵念大悲咒,从不间断。有一次到外地采购珠宝完毕,回返途中,误住黑店,店主是大盗,专干谋财害命的勾当。店主得知他是珠宝商人,到了三更后,手持尖...

素食主义者,不仅仅是食素

素食主义者,不仅仅是食素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给素食主义这样下定义:由于道德、禁欲或营养的原因而推崇以蔬菜、水果、谷物和坚果为主食的理论或习惯。基于宗教信仰的素食,在亚洲广大的印度教与佛教地区,自古有之。这里所说的素食主义...

推荐给素食的朋友,香糯入味,省时省力

推荐给素食的朋友,香糯入味,省时省力

在四川,我们把芋头称之为芋儿,我从小都喜欢吃芋儿,不管是炖肉还是煮汤,吃火锅或串串香,芋儿也是必选项。芋儿烧鸡在川菜里算是一道名菜,但我并不爱吃鸡肉,素烧芋儿也同样美味,将芋儿切片,节约了烹饪的时间...

神奇《金刚经》--学佛网

神奇《金刚经》--学佛网

《宁靖广记》上曾记载隋朝时一路极端神奇的工作:四川益州新繁县西四十里有个王李村,村中有位姓苟的墨客,擅长王羲之的书法而从不显露,是以无人知他有这个本事。他曾在村东头野外的空间四面凌空虚写《金刚经》,...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受害者思想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受害者思想

受害者思想这一阵子无预警失业的人实在多。有位朋友在香港的投资银行工作,星期五下班前一个半钟头,他被总裁叫进办公室里,总裁以温和的口气告诉他:这是你工作的最后一天。我们必须要裁员,才能度过景气寒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