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喝透五教

棒喝在禅宗的作用颇为广博而微妙, 德山棒、临济喝是响彻古今的宗门风范。不知有多少豪迈英俊之士于斯豁开正眼而归家稳坐, 可见其作用之微妙, 非言语所能表达。兹举一则喝的公案供养大众, 以略窥其微妙:

宋徽宗时, 当朝太尉请诸山长老来家开无遮大会, 当时禅宗的大德圆悟勤也在座, 徽宗皇帝也着便衣来会随喜。

会间有华严座主提问道: 在我们教下讲来要成佛须经三大阿僧祗劫, 而禅宗则说一棒一喝即能证道, 这和佛所说大相径庭,不能使人无疑。今宗下大德在此, 如一喝能透得贤首五教, 则能使大家信服, 棒喝确有此功效; 如透不过五教, 则所谓棒喝能使人成道者, 便同魔说。敬请宗下大德来开示愚蒙。

时圆悟以目视净因成禅师, 成会意, 乃对大众曰: 此问题很简单, 不值前辈长老解答, 由我小长老来试答。

要透五教, 先将五教的教义立明, 以免下喝时混淆不清:

①小乘教: 小乘著有, 以有法可修, 有生死可了, 有涅槃可证为义。

②大乘始教: 乃真空绝相之理法界, 以一法不立, 一尘不染为尚。

③大乘终教: 以非空非有为义, 空有双非, 乃空有皆不住之事法界。

④大乘顿教: 以即空即有为义, 空不碍有, 有不碍空, 乃空有双运之理事无碍法界。

⑤大乘圆教: 以非空而非有, 非有而非空, 圆融无碍为旨,乃佛祖心髓之事事无碍法界。

成举罢问座主:五教之义旨是否如此?主曰:如是如是。

成乃大喝一声,问众曰:还听见否?众曰:听见了。成曰:那末是有了,可透小乘教。

历久声消,成问众曰:还听见否?众曰:听不见了。成曰:那么是空了,能透大乘始教。

成进云:现在无声,刚刚有声,是非空;刚才虽有而现在则无,是非有,这非有非空能透大乘终教了。

现在说空,因刚刚有才说空,如刚刚无有,现在无从说空。那么,说空之时有在空。例此,因空才说有,如无空说什么有?故说有之时空在有,这是相对相成的,这就是即空即有,即有即空,透得过大乘终教了。

再说大乘圆教非有而非空,非空而非有者,我一喝不作一喝用,做一切事毫无去留、粘染。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着衣,未尝挂着一根丝;不动身心而日应万缘,端拱无为而妙用恒沙;说无之时,周遍沙界,说有之时,纤毫不立。诸子百家,百工技艺,莫不如此,此大乘圆教圆融无碍之旨也。

大众闻后,莫不信服赞叹,徽宗在座也点头不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因果故事四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因果故事四

因果故事四从前佛陀在说法的时候,附近的池塘里,有一只蛤,非常欢喜的跳出了池子,在池塘旁边一心的谛听佛在说法。偶然之间,这只蛤就被来听佛法的人的拐杖刺死了;因为一心听佛法的缘故,功德很大,所以这只蛤死...

麦彭仁波切说:荟供……超胜所有供养。

麦彭仁波切说:荟供……超胜所有供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继母自私遭报成乞丐,继子竟不计前嫌接回团圆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继母自私遭报成乞丐,继子竟不计前嫌接回团圆

在明朝有一个读书人叫吴子恬,他的太太姓孙。吴子恬的母亲过世早,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偏心,对他弟弟比较好,对他不好。他心里慢慢地就有不平,有怨。后来他娶妻了,继母对他太太也不是很好。他就不平,想要去找继...

太上感应篇图说137:好侵好夺

太上感应篇图说137:好侵好夺

经文:好侵好夺。【原文】防奸须要防亲戚,莫使无端放荡游。凡事若将心腹待,倚官到处肆诛求。注:以诡计暗取,谓之侵,以势力明取,谓之夺。又侵者所取少,夺则取之尽也,皆损人利己之事。好者,孜孜为之,不肯已...

地藏菩萨助父升天

地藏菩萨助父升天

唐代抚州某剌史的夫人姓祖,归依敬奉地藏菩萨,信心真切。但她亲生父母却不相信,夫人便捐出金钱,为父母造一尊金色的地藏菩萨像,有三尺高。很诚敬地供奉着,当时她父亲因事外出,母亲一人在家,夜里有一窃贼,准...

诵经功德

诵经功德

诵经功德《金刚经》说:四句偈的功德大于如恒河沙数的七宝供养。诵经念佛本是无上功德的佛事,不能以世俗的价值等量之,如果心意虔诚庄敬,一文钱大如须弥山;如果贪吝计较,再多的金钱也贱如粪土,毫无功德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