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功德

诵经功德

《金刚经》说:四句偈的功德大于如恒河沙数的七宝供养。诵经念佛本是无上功德的佛事,不能以世俗的价值等量之,如果心意虔诚庄敬,一文钱大如须弥山;如果贪吝计较,再多的金钱也贱如粪土,毫无功德可言。为逝世的亲人举存佛事,本是一件纯孝可嘉的善行,也是一桩修行的功德,但是如果以市侩心度量计较,本来无上无价的功德便变成福德,甚至弄巧反拙贻笑的大方。

有一位信佛虔诚的老居士,专修净土法门,平时持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不断,一心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感受到自己时日不多,大限之期即将来到,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前,殷殷嘱咐:

「我就快要死了,谢谢你们平日对我的尽心孝养,我希望你依照佛教仪式送我最后一程。我死以后,你一定要礼请寺院的法师来为我诵经助念,引导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说完安详地盍目而逝。

儿子哀恸欲绝地办理父亲的丧事,并且遵循老父的遗言到寺院请来法师为父亲举存佛事,儿子自奉俭约,悭吝成性,想到这丧葬佛事一定所费不赀,赶忙问法师说:

「超存往生佛事要念诵什么经?需要多少钱?」

法师一听:原来是个一毛不拔的守财奴,有意教育他:

「接引亡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念诵阿弥陀佛经,要花费一千钱。」

儿子听了,满脸舍不得的神情,为难地说:

「这么贵呀!能不能给个优待,打个八折怎样?」

「咦?请人诵经做佛事是心甘情愿的事,又不是买东西打折扣,绝对不二价。」

「拜托拜托!无论如何请你行个方便,打八折好不好?」儿子拿出平日在市场与商贩缁铢计较的功夫,一本正经地和法师杀起价来。

法师拗不过他的缠功,只好妥协:

「好!好!打八折就打八折。」

灯香烛菓一切准备就绪后,法师庄严坛场举腔诵经超度亡者,诵经前要礼请诸佛菩萨海会云来集,加被往生的人,只见法师不急不缓地念道:

「南无东方阿闪佛国的诸佛菩萨,请您们慈悲降临坛场,把亡者接引到东方世界去往生。」如此举腔三请,一次比一次声音宏量,字字撞击在儿子的心坎上,儿子连忙打断诵经的程序,一脸疑惑地问:

「且慢!我父亲交待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师父您却请东方佛国的诸佛菩萨来接引他呢?」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需要一千钱的费用,你坚持要打八折,八百钱只能到距离近一点的东方世界啰!」法师神情笃定,一派若无其事的样子。

儿子沈吟细思:为了自己吝惜二百钱,连累父亲往生不了西方极乐世界,只能到东方佛国,实在大逆不孝。他咬咬牙,终于破釜沈舟下了最大的决心:

「师父!我愿意多加二百钱,请您重来还是接引家父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吧!」

法师举手振铃,重新祝祷道:

「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请您们手持金台来接引亡者往生彼国。」

佛事正庄严如仪地进行,突然躺在棺椁中的父亲,一骨禄地坐了起来,指着儿子的鼻子大骂:

「你这个不肖子!为了你要节省二百钱,一会儿东方,一会儿西方,害你老子东奔西跑,忙坏东西方的佛菩萨,累散我一身的老骨架,你知道吗?」说完,整整衣裾安安详详地躺回棺中。儿子早已吓得如寒蝉,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猴子转生为人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猴子转生为人

猴子转生为人达尔文尝试以进化论解释人类的进化,这个理论至今仍是争论不息。然而马来西亚的一名有尾婴孩,却似乎增强了此进化论的可信程度。这名已三个月大的婴孩,居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他那条随著年岁而增长...

分那得道度主人

分那得道度主人

分那得道度主人从前,有一个靠近南海的国家,名叫那梨,人民以采集珍珠及种植栴檀木为业。其中,有一对兄弟自父母双亡后,就想要分家创业,而双亲所留下的除了财产外,还有一位名叫分那的仆人,他年少聪明,对于买...

大安法师:这句佛号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大安法师:这句佛号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请看经文:“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专持名号,就能契入三昧,就能够带业往生,就能解决生死问题,就能够圆...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求子杀子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求子杀子

求子有一位中年妇女,曾经养育了一个儿子,还想再生一子,苦于不知求子的方法。她问其他的女人:谁有本领使我能再生养一个儿子?女人中有一位老妇人,回答她说:我可以使你心想事成,再生一个儿子。但是,你必须去...

佛说缘份的故事

佛说缘份的故事

佛说缘份的故事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对着所有弟子在讲经说法,忽然他叫起了阿难说: 你拿一个桶子,到前方五里路远的一个小村庄,向一个在井边洗衣服的老妇人,要一桶水回来, 记得态度要客气和善一点。阿难点点头...

索达吉堪布:痛苦的来源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痛苦的来源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痛苦的来源是什么? 问:很多人在生活中不断感受痛苦而受尽折磨,这种痛苦的来源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我们所感受的这些苦,若从外境中寻找,其始作俑者根本不存在。假如真有一个“苦难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