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枢密徐俯居士悟道因缘

枢密徐俯居士悟道因缘

枢密徐俯居士,圆悟克勤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师川,号东湖居士,洪州分宁人。其父徐禧,字德川,博游周览,知古今事变,后授镇安军节度使推官、给事中、龙图阁直学士等职。

徐俯居士少时怀才负气,七岁能诗,颇为其舅父黄山谷所重。在随侍父亲龙图徐禧外出就任期间,徐俯居士得以有机会经常礼谒法昌倚遇和灵源惟清二位禅师。三人常常语论终日。那时,徐俯居士尚未入佛门,故听了两位禅师的言论,茫然无知。后因目睹法昌倚遇禅师临终时,预知时至,在笑谈之间自在迁化,徐俯居士深感诧异,原来生死是可以自主的,从此以后,他便开始笃信佛教。

徐俯居士成年后,适逢西夏人入侵,父亲徐禧不幸战死沙场。因为其父是为国捐躯的,故朝中为体恤其后,特授徐俯居士通直郎之职,后又荐为右谏议大夫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等职。父亲之死,给徐俯居士的打击很大。为报罔极之恩,徐俯居士特地邀请灵源惟清禅师来到他守孝的地方说法。

那天,灵源禅师登座说法完毕,最后问道:诸仁者,只如龙图(徐禧)平日读万卷书,如水传器,涓滴不遗。且道寻常著在甚么处?而今舍识之后,这著万卷书底,又却向甚么处著?

徐俯居士一听,言下大悟,说道:吾无憾矣!

灵源禅师便下座,问道:学士适来见个甚么,便恁么道?

徐俯居士道:若有所见,则钝置和尚去也(如果我回答说有所见,则埋没了和尚,显得和尚鲁钝无智)。

灵源禅师便道:恁么则老僧不如。

徐俯居士道:和尚是何心行?

灵源和尚便哈哈大笑。

靖康初年(1126),徐俯居士被迁为尚书外郎。此间他经常与朝士同志(同朝为官、爱好禅修的朋友)寄宿于天宁寺择木堂,力参圆悟克勤禅师。圆悟禅师亦喜其见地超迈。

一日,徐俯居士至书记寮,指着圆悟克勤禅师的顶相(此指肖像),说道:这老汉脚跟犹未点地在。

圆悟禅师倾斜着头,说道:瓮里何曾走却鳖!

徐俯居士说道:且喜老汉脚跟点地。

圆悟禅师道:莫谤他好!

徐俯居士于是礼拜而去。

徐俯居士卒于绍兴十年(1140),有诗集六卷行世。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道品·第二十品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道品·第二十品

道品第二十品解脱之道(注3)所有道中八正道(注1)最殊胜,所有法中四圣谛(注2)最殊胜;所有境界中不执着(涅槃)最殊胜,两足众生中佛陀最殊胜。 (偈273)这是唯一的正道,除此之外,再没有证入清净知...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忠狗花鹰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忠狗花鹰

忠狗花鹰这是一条很漂亮的猎狗,黑白相间的毛色、匀称的身段、长长的腿,奔跑起来快疾如风;名字也起得很漂亮,叫花鹰,意思是像鹰一样敏捷勇猛。花鹰原先的主人是曼广弄寨子的老猎人艾香宰,但自从收养了花鹰,艾...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善意存于心,菩萨是众生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善意存于心,菩萨是众生

善意存于心,菩萨是众生常行于慈心,去除怨恨想;大悲感众生,悲惜化泪雨。佛家以慈悲为本,所谓慈即爱护众生,有给众生以安乐的心;而怜悯众生,有拔除众生痛苦之心,则为悲。观世音菩萨既有博大的爱护心,又有非...

个人运势查询 看看你未来的运势是怎样的

个人运势查询 看看你未来的运势是怎样的

很多人可能都会关心自己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比如自己是不是可以发大财,或者是是不是可以遇到自己的知心人,又或者是能不能在结婚后过上幸福的日子等等,今天的个人运势查询就帮你查看一下,哪些八字的人在2...

佛陀教你不生气:守财让我们变得疲惫

佛陀教你不生气:守财让我们变得疲惫

守财让我们变得疲惫在我们的生活中,财富可谓是我们不愿舍弃的甜蜜负担。它总是有一种难以想象的魔力,使人服服帖帖地把生命交给它。创造财富只是一种生命的冲动,而我们却把自己创造出的第二性的东西,人为地赋予...

测命里结几次婚 原来姻缘早已是天定

测命里结几次婚 原来姻缘早已是天定

婚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女子来说,婚姻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生活的质量稳定的。但是很可惜的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会经历多少次的婚姻,其实我们本身都是无法自己完全操控的,就像我们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