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护国景元禅师悟道因缘

护国景元禅师悟道因缘

台州护国此庵景元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张,永嘉楠溪人。景元禅师十八岁依灵山希拱禅师出家,受具足戒后,专门学习天台教义三年。后放弃经教,投钟阜礼谒圆悟克勤禅师。

一天,有一位僧人在读死心禅师(黄龙悟新)小参法语云:既迷须得个悟,既悟须识悟中迷、迷中悟。迷悟双忘,却从无迷悟处建立一切法。景元禅师正好从旁边经过,一听,疑情大起,于是便急忙向佛殿走去。当他用双手托开大殿的门扉时,门发出一声吱呀的响声,景元禅师当下豁然大悟。

景元禅师悟道后,继续留在克勤禅师身边,充当侍者。在克勤禅师的不断钳锤下,景元禅师机辩逸发,人莫敢当。克勤禅师曾称他为聱(ao)头元侍者,并自题其肖像,交付给景元禅师,其词曰:

生平只说聱头禅,撞著聱头如铁壁。

脱却罗笼截脚跟,大地撮来墨漆黑。

晚年转复没刀刀,奋金刚椎碎窠窟。

他时要识圆悟面,一为渠侬并拈出。

聱头,又称聱叟,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倔老头,坚持原则,认死理,不听取意见,富有乖忤之精神。克勤禅师平生对来参者要求极严格,不轻易印可人,决不拿佛法当人情。故自称聱头。

克勤禅师回四川后,景元禅师独自回到浙东一带,混迹人群,和光同尘,不求闻达。

后来,括苍太守耿延禧向克勤禅师问道,在阅读克勤禅师语录的时候,偶然看到克勤禅师送给景元禅师的那首题像,因而得以了解景元禅师的为人,于是想邀请景元禅师前住南明山开法。为了找到景元禅师,太守遣使者四处打听,花了很长的时间,终于在台州报恩寺的大众寮中找到了景元禅师。不得已,景元禅师便受命出世弘法。当时报恩寺的方丈古公和灵源禅师的高足,听了景元禅师的开示和提唱,都深感惊诧。

在南明住山期间,曾有僧问:三圣(镇州三圣慧然禅师)道:我逢人即出,出则不为人。意旨如何?景元禅师道:八十翁翁嚼生铁。那僧又问:兴化(魏府兴化存奖禅师)道:我逢人则不出,出即便为人。又作么生?景元禅师道:须弥顶上浪翻空。

又有僧问:天不能盖,地不能载,是甚么物?景元禅师道:无孔铁锤。那僧一听,便道:天人群生类,皆承此恩力也。景元禅师道:莫妄想。

我逢人即出,出则不为人、我逢人则不出,出即便为人,此二公之语,与《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概是同一归趣,所谓随缘应化而不生应化之想。景元禅师的禅风可从以上两则接人之因缘中略见一斑。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七十一回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七十一回

第七十一回爱神沉默了一会。终于,她缓缓地提起左手,似乎有点吃力,然后揭开脸上的面纱。雁儿楞住了。什么「空」,什么「无我」,全都用不上了。他哭了,哭得好伤心好伤心。反而是爱神没事,她好超然,好平静祥和...

起世经

起世经

起世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阎浮洲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婆提城迦利罗石室。时诸比丘。食后皆集常说法堂。一时坐已。各各生念。便共议言。是诸长老。未曾有也。今此世间。众生所居国土天地。云何成立...

辟谷养生的6大好处

辟谷养生的6大好处

辟谷也就是避开五谷不吃五谷,它原本是道教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道教认为,五谷会在肠胃中堆积成分,产生浊气,这种浊气又会养育让人产生邪恶欲念的尸虫,因此无法羽化成仙,因此提倡不吃五谷。辟谷传入民间后,被...

海涛法师:生活很艰难,我现在该怎么做才能够转变?

海涛法师:生活很艰难,我现在该怎么做才能够转变?

海涛法师:生活很艰难,我现在该怎么做才能够转变? 问:我的家族,每一代排行老大,女孩子成家以后,到四十五岁中间就会守寡,而且生活也会变得很艰难,我现在该怎么做才能够转变,让下辈子不会这样子辛苦? 答...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脑代表了外在,心灵代表了内在,外在是征服,内在是顺应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脑代表了外在,心灵代表了内在,外在是征服,内在是顺应

脑代表了外在,心灵代表了内在,外在是征服,内在是顺应拈花智慧:传递心灵的智慧释果宁脑代表了外在,心灵代表了内在,外在是征服,内在是顺应东方人重心灵,西方人重头脑,这是东西方人的差异。那么心灵代表了什...

大病得救

大病得救

大病得救王生福山,系槟城菩提学院主任林贵玉居士之幼子,甚贤德,知孝事慈母,近患热病,灼热达高度,医药无效。智海居士以贵玉居士闻法力行,对于法务,见义勇为,虽赴汤蹈火,乐而忘疲,甚钦佩,亦甚体恤之。力...